□ 张小龙
辽宁是一个英模辈出的地方。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辽宁英模人物作出高度评价,要求书写新时代的英模故事。这是我们的宝贵财富,也是我们的重大使命。
我们把“英模”这个主题,作为“向世界叫响辽宁文化”的一个特别单元,是有系统考虑和设计的。这期特刊在今天推出,又增加了许多现实针对性。
文化,是由人创造的;人在创造文化的过程中,注定会成为文化的一部分。描写辽宁文化,人是最生动的对象;论说辽宁文化,人是绕不开的话题。
评价辽宁人,角度各异,温度不同。
有人说辽宁人豪爽、豁达。闯关东过来的人,面对陌生的环境、艰苦的条件,非互帮互助不能生存,非洒脱大方不能自解,累月经年,沉淀出东北人特有的脾性,且具有强大的性格代际遗传。
有人说辽宁人勇敢、忠诚。十四年抗战,家国破碎,鲜血染透白山黑水;解放战争,征程纵贯全中国,多少牺牲无怨悔;抗美援朝,后方大基地,保障支援坚强有力。
有人说辽宁人无私、勤劳。建设新中国,急难险重,闯关夺隘,长子情怀至今炽热;支援全国搞建设,抛家舍业,吃苦为乐,献出青春献子孙;改革试点,以局部牺牲换来整体利益,为全国探索新路,提供宝贵经验。
当然,也有人说辽宁人观念落后,在改革开放大潮中醒悟太晚、转身太慢,导致老工业基地境地艰难。今天,甚至有人因为经济发展及营商环境问题,说辽宁人的不是,随意贴上“大忽悠”的标签。辽宁的形象,一定程度上遭到了破坏;辽宁人的形象,也被误读、偏解。
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快慢,与人的形象和文化的形象从来没有必然联系。评价辽宁人,不能用一时之眼光,不能靠管窥之视角。尺雾障天,不亏于大;寸云点日,何损于明?在绵延百年的历史坐标上,在英模辈出的灿烂星空里,辽宁人的形象始终鲜明。
这期特刊的起笔,始于甲午战争,收笔直至当今。100多年来,辽沈大地涌现的英模人物,其数量之多、影响之大、持续之久,在全国实属鲜见。
我们在采写的过程中,有三个“反常规”的做法。
改仰视为平视。把英模人物当作普通人,他们都成长于你我身边,他们也有常人一样的喜怒哀乐,在成长的道路上也有挫折坎坷。换一个视角,他们更亲切,更真实。
改正面为侧面。在集中宣传之后,投射到英模身上的聚光灯必然减弱,但他们的精神和情操从未改变。我们站在侧面观察,有了许多新的发现。雷锋的遗存、黄群的办公室、鞍钢那面写满名字的墙,都是全新的笔调。
改宏大为细节。这期特刊里的人物,大家都很熟悉,怎样写出新的色彩,唯有细节;如何再次打动读者,也在细节。细节,让我们感喟沉思,让我们血涌泪流。
今天的辽宁人,应该怀着怎样的心情来翻阅这份特刊?应该以何种姿态与这些英模对话?
我们有理由骄傲。自重者然后人重,人轻者由我自轻。辽宁是一个英模辈出的地方,生活此间的人们正是培育英模的土壤。这方水土,值得感念;这群英模,与有荣焉。
我们有责任继承。辉煌属于过去,荣誉归功前人,一切都是重新开始。重塑辽宁的形象,赢得辽宁人应有的声誉,要靠我们这一代人。书写新时代的英模故事,笔握在你我手里。
我们有动力奋发。辽宁经济发展已经走出最困难时期,正处于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关键阶段。应该以英模为激励,高擎精神的火炬,创新实干,奋斗自强,做出让人刮目相看的成绩,展示辽宁人的豪迈风采。
需要强调的是,这里所说的辽宁人,不是狭隘的地域概念。这个光彩的群体,既包括生活在这片土地的本地人,也包括在辽宁创业生活的外地人,还包括在外地追梦打拼的老乡们,甚至包括关心辽宁、支持辽宁的各界朋友。
风雨我们共担,光荣我们共享,前途我们共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