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晓丽 文\摄
著名表演艺术家李默然题写的“戏比天大”四个大字悬挂在辽宁人民艺术剧院一楼大厅内。
演员们正在排练。
东北大学话剧团团长张天娇(中)和副团长张博(左)接受记者采访。
提示
文艺界有一个现象被称作“辽艺现象”,指的就是辽宁人民艺术剧院(简称“辽艺”)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为人民服务,坚持艺术创新,坚持现实主义题材戏剧的创作,走出了一条光彩夺目的艺术道路。在辽宁,“辽艺现象”并不孤立。植根于辽沈大地上的艺术团体,对工业题材创作的偏爱,对英模文化的演绎,都体现了辽宁艺术家执着的创作追求。
直抵人心
近年来,在文艺创作领域,辽宁工业题材的作品如电影《钢的琴》、电视剧《钢铁年代》、话剧《工匠世家》《郭明义》等备受关注。
作为主旋律作品,它们不仅叫好又叫座,为展现辽宁工业文化、塑造英模形象树立了典范,同时也引发了新一轮现实主义题材创作热潮。
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提出文艺要为人民大众服务。文艺好比水中的鱼,人民大众则是水。鱼离开水,还有生命可言?在辽宁,文艺工作要永葆活力,必须要深深扎根于辽宁这片热土,坚持为人民服务。
纵观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辽宁文艺作品,英雄模范主题是其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辽宁文艺界十分钟情于英模题材,正是因为创作者们投身于火热的生活中,从生活中汲取创作养分、寻找创作动力,发现并提炼出最可贵的英模文化。
辽宁文艺界大量创作英模题材作品,进一步扩大了英模文化的影响。
辽宁的英模由时势造就,同时,时代也需要这样的英模。辽宁英模群体之所以能够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是因为他们代表着一种共性的先进思想。辽宁英模的高尚境界来自长期的社会养成。辽宁英模的自觉行为背后有着深厚的社会土壤。辽宁的英模由辽宁这片黑土地孕育而生,成为推动辽宁社会进步发展的强大动力。
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辽宁文艺界要做好英模精神与辽宁百姓之间的桥梁,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提起主旋律作品,人们有时会敬而远之。因为一些内容空洞、形式单一的作品令不少人对此类作品形成了刻板印象,甚至产生抗拒心理。
事实上,我们从来都不缺乏精彩的故事,缺乏的是精彩的讲述。
辽宁文艺界宣传英模精神,能做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主要原因就是坚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真正捕捉到了时代的脉搏和英模精神的灵魂,因此,才能做到直抵人心。
辽宁人民艺术剧院走廊
走在时代前沿
《报春花》《高山下的花环》《鸣岐书记》《父亲》《凌河影人》《矸子山上的男人女人》……
进入辽艺的办公区,走廊的墙上挂满了话剧海报,每一个都是影响极为深远的精品话剧。
记者注意到,《干字碑》的海报上写着“第六届国际戏剧‘学院奖’优秀剧目奖”。陪同记者的辽宁人民艺术剧院艺委办公室的王宏海解释说,其实好多作品获得了不止一个奖项,但在海报上不能一一列举。
记者走过这条长长的走廊,仿佛走过了辽宁人民艺术剧院60多年的话剧历史。这里的海报虽然不能囊括所有的作品,但每一个时期的代表作都赫然在列。
说起辽宁人民艺术剧院的历史,院长佟春光介绍说,辽宁人民艺术剧院是延安鲁艺的后代。这些年来,剧院始终秉承鲁艺精神,积极反映人民心声,热情讴歌时代精神,一直坚持现实主义题材戏剧创作,关注现实生活与地域文化。
佟春光自豪地说:“从开始到现在,我们不曾缺位。”60多年来,辽宁人民艺术剧院先后经历了三个艺术创作高峰,每一个时期的作品都紧贴时代脉搏,彰显出现实主义戏剧的魅力。
从上世纪50年代初建院以来,剧院共创排话剧300余台,其中超过200台都是反映工人、农民、军人、时代英模生活和社会变迁的现实主义题材作品。多年来,辽艺一直坚守现实主义题材戏剧创作这个阵地,却并不守旧。就像辽艺的老前辈李默然的这句话:“话剧就是活人演活人,给活人看。”随着时代的发展,辽艺一直站在潮头,站在第一线,反映人民当下的心声,紧扣时代的脉搏。
排练室
以干字碑精神演《干字碑》
辽艺311的排练室中,有几位演员正在紧张排练,他们并没有化装,只拿着简单的道具,记者的到来仿佛并没有打扰到他们。王宏海告诉记者,这间排练室安装了灯光等舞台设施,既可以用作排练,也可以作为舞台演出。
休息的间隙,演员贾毅宁、杨卓、韩宇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他们都是《干字碑》的演员,几天前还在北京演出,今天就要开始排练新的剧目。
记者问:“演一个陌生人,你们会觉得别扭吗?”
杨卓说:“作为话剧演员,我们去演绎一个角色,就要用心去体会那个角色,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其他人也会觉得我就是那个角色。”贾毅宁在《干字碑》里演的是毛丰美的儿子毛正新,采访中,杨卓和韩宇常常叫他“正新”。
贾毅宁介绍,在排练《干字碑》前,大家一起到大梨树村生活了一段时间,每天找村里的人们唠嗑,了解角色的故事、个性和生活环境。事实上,辽艺的每台话剧都要去实地体验角色的生活,感知人物的温度。在这个过程中,导演、舞美设计、演员们被人物的生活、精神所感动,获得了形象的种子,所以才有了后来那种有血有肉、赢得广泛赞誉的真情的表演。他说:“我们都是以干字碑精神去演《干字碑》。”
《干字碑》的第一场就在丹东凤城演出,贾毅宁长得并不像毛正新,但是大梨树村的观众看了,都说他演的就是毛正新。“达到这样的效果,我就心满意足了。”贾毅宁说。
十分钟后,他们又开始新一轮的排练,导演时不时地喊停,挑出演出中不太满意的地方,力求精益求精。王宏海说,辽艺有个传统,演员前辈会经常来看大家排练,手把手地教年轻人演戏,因此,剧院形成了属于自己的演剧学派。在中国戏剧界有这样一个说法:北有辽艺,南有京沪。辽艺是关东演剧学派的核心,按照李默然、王秋颖等老一辈表演艺术家的定义,关东演剧学派的演员表演风格既有大开大合,又有“潺潺流水、静水流深”之感。
剧院大厅
戏比天大
在辽艺一楼大厅里,“戏比天大”四个字十分引人注目,这四个字是李默然老师题写的。
李默然是我省著名的老一代艺术家,留下了许多宝贵的艺术财富,他也是1960年和1995年的全国先进工作者。
每一个辽艺的工作人员,都明白“戏比天大”这四个字背后的重任与辛酸。
佟春光说:“话剧是一次性艺术,不允许犯错。”他解释说,话剧不同于影视剧,不能倒带重来,台上有任何一点错误,这场话剧就是失败的。作为过来人,他对话剧演员的要求很高,不仅不能犯错,还要求大家演“每一场都是第一场”,要保持新鲜感,演出发自内心的感受。
佟春光的这些要求总结成一句话,那就是“戏比天大”。韩宇对此深有感触。话剧演员常常会有一些危险的动作,受伤是难免的,他在演《祖传秘方》的时候胳膊受伤,做了手术。但由于他在剧里的戏份儿很重,在手术后的第三天,就打着绷带走上舞台。下场后,厚厚的演出服装都被汗水打透了,伤口开始渗血,他被马上送回了医院。韩宇说,在辽艺,几乎每个人都会遇到带伤上场的情况,“戏比天大”就是他们的信念。
在辽艺,想要工作与家庭兼顾,往往是一件困难的事。贾毅宁的爱人也在辽艺工作,因为夫妻俩经常出差,父母生病了也没法儿去照顾,只能请保姆。对于贾毅宁来说,对爱人最愧疚的事是孩子出生的第三天,他就出差了。有时候家里没人照顾孩子,夫妻俩就把孩子带到剧场,上台的时候请工作人员帮忙带一带。他说:“我已经错过了孩子人生的许多第一次,未来估计会错过更多,但我不会错过任何一场演出。”
“戏比天大”,这四个字已然深深镌刻于辽艺人的血液里,时刻伴随于他们的工作生活中,是他们的精神坐标。
延伸
校史剧
东北大学大学生活动中心一楼的108室是话剧团开展活动的地方。
团长张天娇今年大二,接任话剧团团长时,正赶上校团委要创作一台校史剧《行行重行行》。这部剧讲述的是四代东大人的故事,其中不乏真实的人物,如刘长春等,预计2019年上半年上演。
“作为东北大学的学生,我们演校史剧有着天然的优势。”张天娇介绍,为了更好地把握人物性格,话剧团的成员们曾经一起去校史馆参观学习,一起去感受校园中留存的历史记忆,一起学习历史知识,一起看相关的纪录片。演校史剧,往往能够激发大家的爱国、爱校情怀。
演话剧并不容易,张天娇非常自豪地介绍,话剧团是整个学校里唯一有课堂的社团。辽宁人民艺术剧院资深编导刘若云是东北大学客座教授,每周都给话剧团上一次表演训练课。2014年,这堂课还被评为特色文化课程,接受了辽宁电视台等多家媒体的采访。
自2008年成立以来,话剧团就一直秉承“年轻活力,美好向上”为创作演出宗旨,成为校内最具影响力的社团,长期活跃于团内的成员达到百余人。
2008年12月8日,话剧团第一部自编、自导、自演的历史话剧《永远的一二·九》获得全校师生的一致好评,之后《追忆五四之风》《兵谏序幕》等多部爱国主义题材的话剧和《明天继续》《两只狗的大学生活》《我为求职狂》等反映学生生活题材的话剧轮番上演,这些剧目在历届辽宁省大学生戏剧节中多次获奖,使得东北大学的话剧团日益成长,成为集编、导、演、舞美、灯光等特殊技能人才于一体、具有较高艺术创作和鉴赏能力的团队。
副团长张博说,话剧团经常组织同学去看演出,各种风格的话剧都会涉猎。2018年11月15日,辽宁人民艺术剧院的《工匠世家》首演,话剧团的成员全部去观摩了。张博说,当剧中人物“二两半”舍掉自己的手指时,确实催人泪下。
张博是学艺术设计专业的,他更关注这台话剧的舞美设计,“他们的舞美太棒了,还有演员的站位安排得特别合理,那么多的演员一点也不乱。”
张天娇说,每次去演出,大家都会有不同的收获。他们要学习不同话剧的题材选择、故事梗概,学习编剧怎么设置剧情、把矛盾引出来,也学习台词和肢体语言。观察到越多的细节,就会学到更多的东西,把这些都运用到表演实践中。
由于话剧团经费有限,而在演出时总要用到一些简单的道具,常常需要大家发挥想象力解决道具问题。有一回,辽宁人民艺术剧院的尤美懿、袁光、林红智到学校指导话剧团的表演,当看见话剧团把蓝色的塑料布抖动起来、充当波动的河流时,曾给出这样的评价:“表演虽然还显稚嫩,但创意十足。”
张天娇说,未来东北大学话剧团要向辽宁人民艺术剧院学习,将现实主义题材融入到创作中去,立足于学生群体、立足于东北大学,演出更打动人心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