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丛焕宇
在本钢集团的科研团队里,刘宏亮入职时间不长,成绩却非常突出。最让人佩服的是,刘宏亮虽然是一位博士,但自愿扎根基层当一名技术工人,而且一干就是7年。
细心人给刘宏亮算过一笔账:他7年里没请过假,每天不是扎在研究所带头搞科研,就是跑车间严把技术关;他科研成果最多,有多项填补本钢空白,并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不善言谈、一脸书卷气的刘宏亮,是个80后。2012年,在东北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刘宏亮没有像其他同学那样“孔雀东南飞”或出国深造,而是选择进入本钢博士后工作站当了一名技术工人,承担起企业项目和辽宁省博士后基金资助项目。出站后,正赶上本钢产品研究院成立,刘宏亮又出人意料地留了下来。每当有人质疑他“头脑发热欠考虑”时,他总是沉稳地说:“本钢给技术人员搭建了施展才华的舞台。把所学知识融入产品研发中,为祖国作贡献,这就是我的追求。”
刘宏亮的笃定与执着,为他从事研发工作赢得了机会。本钢集团把汽车用先进高强钢的研发项目交给刘宏亮,任命他为本钢集团首席工程师、汽车板研发负责人。刘宏亮深感责任重大,更加勤奋敬业。
7年来,经过孜孜不倦的创新研发,刘宏亮带领团队通过优化生产工艺,先后完成DP780、TR780、DP980等多个先进高强钢产品的研发任务,有多项技术填补了本钢空白,并在国内国际处于领先水平,为本钢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刘宏亮也因此获得“本溪市特等劳动模范”“中国钢铁工业先进科技工作者”“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千人层次人才”“辽宁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等殊荣。
在成绩和荣誉面前,刘宏亮不骄不躁,更加努力。他说,作为一名科研人员,心中有个钢铁强国梦。用青春淬炼优质钢材,在实践中施展抱负,为中国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便是最真诚、最踏实的爱国与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