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吕丽报道 记者从3月20日召开的大连市农村工作会议获悉,大连现代海洋经济持续健康发展,2018年新建海洋牧场6667公顷,新增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4个。截至目前,全市累计获批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14个,面积达1.14万公顷,是全国数量最多、面积最大的城市。据悉,今年大连市将创建市级以上海洋牧场示范区4个,海上“蓝色粮仓”建设稳步推进。
海洋渔业是大连的传统优势产业,“建设现代海洋牧场”是大连渔业的重要发展战略。近年来,大连市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加快推进海洋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推动渔业从“猎捕型”向“农牧型”转变,以人工智能、海洋生物技术等现代科技为引领和支撑,修复和优化生态环境,养护和增殖渔业资源,调和发展与需求之间的矛盾,向生态化、智能化、规范化、产业化要效益,推动大连市由海洋资源大市向海洋经济强市转变。其中,2018年通过扩大虾蟹鱼苗种放流规模,稳步恢复海洋生物资源,放流各类苗种22.87亿尾(头),增加渔业捕捞量3323吨,新增渔业产值3.9亿元。
据介绍,大连市海洋牧场理论和实践一直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我国第一个海洋牧场学术研究机构、第一个海洋牧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第一个全国性海洋牧场科技创新联盟平台、首届国际海洋牧场大会等都是在大连的积极努力下促成或落户的。
根据已发布的《大连市海洋渔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到2020年,大连市将建设海洋牧场示范区50处,新建人工鱼礁区3.3万公顷,增殖放流各类优质苗种150亿尾(头)。全市实现渔业经济总产值1030亿元,年均增长7%,渔民人均纯收入达3.9万元。计划到2025年,现代海洋牧场建设面积达6.67万公顷,海珍品产量年增长近万吨,实现产值年增长20亿元,生物资源量增加30%,捕捞生产产值占渔业总产值的比重降低到20%以下,海洋环境得到进一步保护,渔业产业减量增收、提质增效,形成全产业链海洋牧场建设模式,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