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宽阔平坦的水泥路四通八达,干净整洁的民居井然有序,精美生动的文化墙赏心悦目,造型别致的村民广场烘云托月……初春时节的锦州,一个又一个的美丽乡村交相辉映,振兴发展的脚步欢快而踏实。
“自2013年以来,锦州市259个行政村先后开展了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全市对美丽乡村建设投资总额达3.09亿元,仅修建文化墙就达到了22万平方米。锦州市美丽乡村建设已经取得了整体覆盖的态势。”锦州市财力保障中心主任檀成仕说。
3月18日,记者走进北镇市罗罗堡镇康屯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5公里长的文化墙,墙体为仿古城墙样式,上面精心描绘着传统的忠孝故事和文化阐释。路两侧密植着金叶榆和各式花草,排水沟、垃圾箱应有尽有。“这些年村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土路变成了水泥路,房前屋后绿树成荫,眼见着村子一天比一天漂亮了,我心里舒坦。”康屯村62岁的老人杨洪彬乐呵呵地说。
自2013年开始,锦州市开展“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工作以来,通过争取、配套各项财政奖补资金3.09亿元,对全地区259个行政村开展了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据统计,2013年至2018年,锦州市共安装太阳能路灯17387盏,新建垃圾箱3956个,购置垃圾清运车38辆,修建文体广场总面积52万平方米,修建村内道路边沟242公里,修建文化墙22万平方米,植树82万株,栽花30万株。这些基础设施的投入,让原来村子里的脏、乱、差现象没有了,村庄内部各项设施构造更加完善,协调美观的整体村居环境风格初步形成。同时,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文明健康的思想观念和生活习惯已经深入人心、蔚然成风。
创建美丽乡村,道路畅通是最为重要的因素。2013年全省开展“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工作以来,锦州市紧紧围绕道路硬化下足了功夫。各级财政投入奖补资金12.7亿元,在锦州市建设村内沥青或水泥路面道路3960公里。“2019年,锦州市还将利用‘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2.08亿元,规划建设村内道路680公里。”檀成仕说。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村内道路和美丽乡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也有新的问题产生。村级公共服务设施建成后如何维护、资金如何保障等,是亟须解决的问题。近年来,锦州市为确保村级公共运行服务维护机制顺利进行,建立了本村公共运行维护长效机制,选派专人担任“路长”“桥长”“街长”“场长”,确保每个时段、每个节点都有人抓、有人管。对村级保洁人员实行聘用、考核责任制度化,将保洁员工资及运行维护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保持保洁员队伍稳定。同时,锦州市还成立了专项督导考核领导小组,全面推行“谁治理、谁负责”的工作责任制,在组织保障、宣传发动、制度建设、资金保障、日常管理、创新做法和治理成效等方面加强领导。
王晓东 本报记者 高华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