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王庙村念起养牛致富经

辽宁日报 2019年03月26日

本报记者  高华庚

两年前,来自锦州市直机关工委的田秋昌作为“第一书记”来到义县高台子镇药王庙村,他带领村民搞起了肉牛养殖,并通过吸纳贫困户入股分红的方式,带动大家创收获利。两年过去了,药王庙村肉牛存栏量达到了1000多头,每年可产生经济效益200余万元。

位于义县北部山区的药王庙村,共有500余户村民。“多年来,村民靠种植玉米、土豆等农作物维持生计,穷怕了的年轻人多选择外出打工,村里虽然已经脱贫,但是生活仍不富裕。”田秋昌说道。

2017年9月,田秋昌到药王庙村任职后,开始了两个月的走访调研,记满了两本驻村日记的同时,他对药王庙村也有了一定的了解。田秋昌发现,村子有搞养殖的传统,近年来肉牛市场平稳,且利润可观,何不帮助村民养牛,带领贫困户共同获利?冒出这一想法后,田秋昌又专门请教了畜牧专家,得到肯定的答复后,他坚定了要在村里做“牛文章”的信心。

2018年,在田秋昌的沟通协调下,药王庙村获得了200余万元扶贫贷款。“每户贫困户均可获得无抵押、无担保的扶贫贷款,我们通过入股有经验的养牛大户,获得收益分红,每户每年可分红1000多元,再加上光伏发电分红每户800元,村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了。”田秋昌说道。

俗话说“家财万贯,带毛的不算”,折射出的是养殖业的风险。药王庙村近两年来靠养牛逐渐致富,但规模的增大也带来了风险控制的担忧。为了帮助村民防范风险,田秋昌靠着不断地学习,从一名机关干部变成了可以给牛保健治病的养牛专家。今年3月初,药王庙村新买来的40多头牛犊开始拉肚子,并且不吃不喝。“这些牛犊是村子的希望,出现了意外怎么向大家交代?”他立即开车从锦州市畜牧局请来了技术人员,通过诊断确定患病牛犊为水土不服,需要口服些药物后静待情况。

“田书记挨个为牛犊喂药,仔细观察每头牛的情况,整整两夜守在牛棚没有合眼。”养牛大户、饲养员王田辉说。几天后牛犊一个个康复,田秋昌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

“我下一步的目标是按照标准化养殖小区的要求,帮助村里建起正规的养殖场,令村民扩大养牛规模,实现全民小康的目标。”田秋昌充满自信地说道。

田秋昌查看肉牛的生长情况。本报记者  高华庚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