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高华庚
华润电力(锦州)上大压小新建工程正在紧张建设中。本报特约记者 樊洪波 摄
自我省“重实干、强执行、抓落实”专项行动开展以来,锦州立足专项行动中重点指标、重点工作、重点任务和重大项目等四大方面167项任务的同时,又自加压力,结合全市实际创新增加了123项重点任务,形成了《2019年锦州市“重实干、强执行、抓落实”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全市上下锁定290项目标任务,抢抓时间节点,加快辽西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
实施奖惩制 确保任务按时完成
3月12日上午,锦州凌河区政府与江苏蓝园商业管理有限公司正式签约,标志着苏州市与锦州市对口合作的第一个项目——“锦州蓝·科技文化创意产业园”正式落户锦州。该项目以“科技+文创”产业为核心,将打造集文化创新、科技孵化、互联网新科技以及地方特色文创产品展示、配套服务平台设施为一体的综合性产业集聚区。这个项目是锦州保障重大项目落地投产,全力推进“重实干、强执行、抓落实”专项行动的一个缩影。
2月11日,省政府召开“重实干、强执行、抓落实”专项行动2019年动员部署会后,锦州市第一时间形成了专项行动实施意见和目标任务分工表,成立了“重强抓”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各项任务均明确由分管副市长牵头负责。同时,锦州市对省四大方面167项重点任务进行了认真梳理,又自加压力制定了123项目标任务,科学设置了月、季、年度节点和完成标准。通过实行“一项任务、一名领导、一个团队、一张图表、一抓到底”的方式,确保点对点跟进、实打实解难、面对面服务,干一件成一件。
另外,锦州实行了奖惩制度,确保专项行动落到实处。锦州将“日动态、周研判、月进度”作为工作主轴主线,成立了“重强抓”调度中心,分解任务,专人负责,290项任务全部挂图上墙,到底干没干、干得好不好,上墙“亮”出来,一目了然,让实干善为成为专项行动的“风向标”。
推行管家制 确保项目开复工
“投资增长8%”是锦州“重强抓”专项行动中的重点指标。今年以来,锦州市围绕“8+3”产业布局,建立了“项目管家”制度,结合全市纳入省“双百工程”项目和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情况,共选择90个市本级重点项目由锦州市“四大班子”领导点对点牵头包保,确保重点项目发挥龙头作用。
同时,锦州市落实县(市)区属地化服务责任,为规模以上、限额以上的522户企业,以及总投资500万元至10亿元的所有项目都配备专门的“项目管家”,帮助企业解决难题,服务企业落地投产。
今年,锦州市还成立了由市委书记、市长任双组长的市“项目建设年”活动领导小组,实行“月调度、月通报、季总结”制度,进一步细化考核工作目标、夯实主体责任、落实奖惩机制,按照考核标准进行定量考核打分、年终排名,并根据最后名次实行奖惩机制。
通过一系列的服务举措,锦州项目建设实现了开门红。截至3月18日,锦州市500万元以上开复工项目达到了137个。其中,华润电力(锦州)上大压小新建工程、锦州港粮食物流项目、天工半导体有限公司年产60万片半导体硅晶抛光项目等一批列入省政府“双百工程”的项目进展顺利。
“截至2月底,锦州市固投完成9.7亿元,增长54%。预计一季度全市固投完成34亿元。”锦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人介绍。
扶贫产业全覆盖 确保打赢脱贫攻坚战
“确保完成6100人脱贫、25个贫困村销号、义县省级贫困县摘帽的脱贫攻坚扫尾任务,确保2020年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同全市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确保小康路上不少一人、不落一户。”这样的目标,是锦州市写入2019年“重实干、强执行、抓落实”专项行动目标任务表的庄严承诺,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今年以来,锦州市把脱贫攻坚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头号民生工程,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主要抓手,积极推广十大产业扶贫模式,大力发展以高效田、果树和畜禽养殖为重点,以分布式光伏发电、庭院经济、乡村旅游和家庭工厂为补充的产业扶贫项目,将产业项目和扶贫对象牢牢“捆绑”在一起,做到了村村都有主导产业,户户都有增收项目,实现了贫困户产业项目全覆盖。
与此同时,锦州市聚焦“后脱贫”时代,不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探索长效脱贫“新举措”,积极探索确保贫困户稳定脱贫不返贫的有效措施。今年以来,锦州市打好扶贫组合拳,通过长短结合、产业叠加,完善利益联结机制,确保每名贫困户至少有2种以上扶持增收渠道,实现稳定增收。通过推进农村“三变”改革,锦州市把脱贫攻坚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深入推进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改革,利用土地确权、村社合一等方式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助力脱贫攻坚,义县177个“空壳村”基本销号,解决了村级组织无钱办事这一顽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