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阅读链接传统

辽宁日报 2019年03月22日

高  爽

最近,读到了一篇对作家金宇澄的访谈,让我很有同感。

金宇澄在访谈中说:“其实传统小说并没丧失它的生命力……传统文学其实是我们血液里的东西,中文读者,仍然容易看得进去。当然,年轻人更习惯与西方嫁接的文学,确实现在可能连《红楼梦》都不喜欢了。但是我们看鲁迅那么反传统,他的文字却充满传统的魅力,他的基础教育还是传统文学的营养。这种营养一代比一代淡。因为是这样淡,所以我可以试试看,做得浓一点怎么样,自觉返回。”他的经验是每隔一段时间依靠阅读,实现跟传统的链接,比如《史记》、大量的笔记体小说等。

很巧合,就在阅读这篇访谈的当天,我正在整理书架,突然发现我最熟悉的那套《红楼梦》上已经落满了灰尘,居然有几年的时间没翻了。在此之前,我基本上是每隔一两年都要重读一遍《红楼梦》的,常读常新,除了对其中的人物、情节总有新的发现和感悟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是被它的语言和叙述方式感染。每次读完《红楼梦》之后,我都会觉得自己的文字更灵动了一些。这个发现,也让我找到了最近一直在苦恼的文字表达力减弱的原因。

当然,也不只是《红楼梦》,还有很多我喜欢的传统文学作品,也都会影响到我的语言风格。有一阵子,我特别喜欢元杂剧,尤其是关汉卿的作品,直截了当,鲜明生动,所以那段时间里,无论是日常说话,还是写文章,总会出现“恁”“也么哥”这样有趣的字眼。读《水浒传》,也会经常在半夜里读到“就着熟牛肉大碗喝酒”的场面时肚子饿起来,再写字的时候心里充满豪气。读这些古代经典小说,常常有一种身体吸饱了水的感觉。

以前,我以为这只是我这种没有自己的语言风格的平庸之人才会有的情况。金宇澄的话让我明白了,原来大作家们也是如此,甚至他们更加需要。

由此得到的另一个反思是,我们经常会说传统的力量很强大,是我们血液里的东西,可也正因为觉得它无时无处不在,又会很容易地忽略它。忙乱庸常的生活,一不小心就会让我们的文字、语言和举止变得急不可耐、粗俗可憎,失去了传统文化里那份独特的优雅从容,即使桌上摆着茶台,手里盘着手串,那份心境也不够“中国”了。而依靠经典文学作品阅读实现的与传统的链接,应该是所有对历史文化的传承方式里最有效的一种,从文学作品里是最能直观感受古人的生活状态和文化心态的,也是最具有韵味和感染力的。

金宇澄的另一段话也说得很好:“我们的内心准备上,总觉得西方比我们好,那你自己一直就是来不及的心情,就永远跟着人家走,永远在别人的坐标里确定自己的位置。”在读金宇澄的小说《繁花》时,虽然对他描绘的上海市民生活场景并不熟悉,不能完全体会到上海话的精妙之处,但仍然觉得精彩。一个作家只有在自己最熟悉的文化里,才会那么自如地舞蹈。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文化自信吧,时刻保持与传统的强链接,才会有这份定力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