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爽
这阵子,最受关注的电视剧莫过于《都挺好》。
家庭一直是文学,特别是影视剧的主题。与此前那些以讲述父母爱情、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亲情与代沟或者婆媳冲突的家庭剧相比,《都挺好》比较另类,讲述的是因为父母在养育子女上出现的偏差导致的亲人之间关系的疏离,以及成年子女在如何赡养老父亲的问题上产生的矛盾纠葛。
我也看得很入迷。先是读了原著小说,作者是写过《欢乐颂》的阿耐,她对家庭题材的作品确实有着非凡的把握能力,各种矛盾冲突的设置既有生活依据又极具戏剧性。当然了,在知道了故事情节之后还能追着看,更要归功于倪大红等一众演员的出色演技。
这部剧之所以让很多人看得“爽”,在于把原生家庭的矛盾冲突推到了极致。剧中最重要的角色,也是所有情节的基点是“坏”父亲苏大强这个人物,他不是我们常说的抛妻弃子的那种“坏”,而是既懦弱无能又自私、不负责任,看到大儿子想要尽孝就使劲儿利用、各种为难,在被宠坏了的小儿子和从小被冷落、心中充满怨恨的小女儿面前就拼命逃避,剧中的大部分矛盾冲突都是由他而起,众多评论也借由他控诉了对不合格父母们的愤怒。
但看着看着,这部剧让我有点不是滋味了,主要因为来自于网络上的“观后感”中最有代表性的两句话:一句是“谁说天下无不是的父母”,另外一句是“大大小小的事,都有个选拔体系和标准,都有着或多或少的培训。唯独婚姻和繁衍后代不需要通过考核”。原生家庭的影响是每一个人都摆脱不掉的,不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文学作品中,每个人物一出场,都自带着“我是在这样的家庭长大的”背景音。除了少数的幸运儿,几乎每一个人都有原生家庭赋予我们的品性上的缺欠,世界上也确实有很多教子无方的父母,仅靠“天下无不是的父母”确实不能为他们的错误辩护,这些都是我们必须承认的。但是,这样大张旗鼓地讨伐父母之恶,就能修复我们从原生家庭中带来的缺欠吗?用极端的方式彰显父母的“恶”,用“你没有养我,所以我没有义务养你”的方式“打回去”就可以抚平我们成长中的伤痛吗?“以牙还牙”或者如孔子所说的“以德报怨,何以报德”,并不适用于家庭和亲人之间,家庭剧又岂能以此为原则一“爽”了之。
对比剧中其他人物的多面性,父亲的形象塑造得过于单一,剧已经播放大半,却一点也没有表现出这位父亲在可恨之余还有其他侧面,这也是我对这部作品不够满意之处。我更希望在作品中看到他在做出一些错误行为时的内心纠结、选择上的两难。想到了鲁迅先生,他对社会问题和人性之恶的批判可谓是深入骨髓的,他的杂文语言锋利,观点鲜明至极,但在他的小说里,却从不明确下道德判断,没有一个人物是非黑即白的。最经典的就是阿Q的形象,他欺软怕硬、麻木愚昧,经常自轻自贱又时而狂妄嚣张的样子,与《都挺好》里的苏大强很像。但比起观众对苏大强众口一词地骂,在阿Q身上,我们还可以看到自己的影子并且反思,这才是文学作品的魅力和价值所在。
想起了文学教授许子东说过的一句话:通俗文学与经典的最大区别在于,看通俗文学可以很容易区分出好人和坏人,读经典却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