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共筑“精神家园”

——丹东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纪实
辽宁日报 2019年03月19日

本报记者 王卢莎

市民大讲堂开设的蛋糕制作课程,吸引了许多市民来学习。(资料图)

小市民参加市民大讲堂开设的绘画课。(资料图)

为了积极营造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社会氛围,凝聚起振兴发展的精神力量,丹东市委印发《丹东市开展市民业余学习行动 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实施方案》,正式启动了市民业余学习行动、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工作。

在此项工作开展过程中,丹东市以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为平台,在全市建设了一批核心基地、骨干基地、基层基地、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和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广大市民提供理论知识、生活百科、人文历史、法律常识、文学艺术、体育知识6方面的学习内容,让市民业余生活“活”起来。

全覆盖 “大讲堂”遍及城乡

为不断提升广大市民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丹东市以市、县(市)区、乡镇、村四级为单元,全面铺开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推动其全覆盖。

基于此,丹东市建立了1个市级核心基地,即市党群服务中心和11个骨干基地,通过采取“一挂牌、二上墙、三建档、四考核”的办法,实现基地场所广而告之、教学管理制度上墙、课程预告提前发布。在全市8个县(市)区,设立丹东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基层基地,通过在乡镇、街道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让文明实践活动不断延伸。重点在村、社区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

各基地在做好日常规范管理工作的基础上,不仅提前一周通过网络、微信等平台进行课程发布,为市民提供便捷的学习报名通道,还为市民提供人性化的课堂路径指引。

去年11月22日晚,市民业余学习大讲堂第一次开课,就受到广泛好评。丹东市老年大学二楼大教室128个座位座无虚席,来听课的市民,年龄最小的6岁,最大的80岁。

在丹东市统一安排部署下,各县(市)区委负责文明实践工作的统筹协调和组织实施,并负责指导乡镇、村研究制定工作规划。各乡镇、街道按照统一部署,开展文明实践活动,并向村、社区延伸。

目前,全市在基层单位建立基地54个,为县(市)区群众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提供了场所;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所95个,分布在乡镇、街道;已在村、社区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826个。

齐点赞 课程深受市民欢迎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市民业余学习大讲堂的课程设置,从市民日趋多样的文化需求出发,内容十分丰富。上课地点也考虑到方便市民,聘请各个行业和领域的专家为市民教学……一系列便民、利民举措,让市民点赞。

各级文明实践场所形成合力,以“鸭绿江大讲堂”为品牌,重点打造包括理论知识、生活百科、人文历史、法律常识、文学艺术、体育知识6方面学习内容。

3月15日下午,元宝区兴东街道草市社区党员活动室热闹非凡,兴东派出所教导员杨树迁为大家带来了特殊的一课。此次授课是兴东街道落实市民业余学习行动、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活动创新开展的精品课内容,授课内容由居民“点单”,为满足居民个性化需求提供了有力支撑。杨树迁通过以往的真实案例,介绍了常见的矛盾纠纷,提高了居民的安全意识,强化了防范措施。因为所讲内容与居民息息相关,大家听课认真,有的人用手机录下视频,有的人认真记录……

丹东市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先进典型、文化人才、科技能人、法律工作者、理论宣传志愿者等骨干作用,成立了“丹东市志愿服务总队”,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解决教育培训师资队伍问题。

“理论宣传志愿者”“生活百科达人”“人文历史学者”等6支志愿队伍担负起无偿授课的重任。与此同时,丹东市志愿服务总队吸纳医学专家、文化艺术界专家、科普专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等专业人才200余人,各县(市)区也纷纷成立志愿服务分队,成为丹东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活动的有力支撑。

在边境经济合作区江畔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举办的首场宣讲活动中,83岁的栾兆华来到东方测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为该企业年轻员工作了一场主题为“大变革时代青年人如何立足”的党课,引用网络“金句”和中华传统文化“典故”在年轻人心中引起共鸣。栾兆华还结合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中华民族“仁、义、礼、智、信”传统文化,用“小故事”阐明“大道理”,鼓励青年职工奋发图强,把技术和文化、道德有机结合,筑牢理想信念的根基。

前不久,丹东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收到了一封表扬信:“从入冬以来,户外活动场所减少,市委的这项公益活动在解决了我们冬季活动场所的同时,也很大程度上用知识丰富了我们的业余生活……”这些朴实的话语,表达出市民对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市民业余学习大讲堂的高度认可。丹东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吕丹说:“课程多数是在双休日开课,工作人员克服了各种困难,市民的表扬和赞许,是我们继续前行的动力。”

有保障 强化机构资源配置保运行

为确保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丹东市重点从组织领导、运行机制、资源调配方面提供全方位有力保障。

为此,丹东市成立了专项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市委书记担任,副组长由市委、市政府相关领导同志担任,成员包括各县(市)区、各责任部门主要领导。下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委宣传部和市党群服务中心,负责活动的规划管理、组织协调和检查考核,为推动工作顺利开展提供组织保证。

丹东市立足现有资源,重点整合理论宣传志愿活动站、道德讲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图书馆、科技馆、群众艺术馆、体育馆等基层公共服务阵地场所,同时有效利用各级各类理论宣讲平台、教育服务平台、文化服务平台、科技与科普服务平台、健身体育服务平台开展文明实践活动。各县(市)区及基层单位也纷纷盘活现有闲置资产,对闲置资产进行再利用,为开展市民业余学习行动、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创造良好有效的活动场所。

“一级带一级、核心带骨干”,丹东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全市一盘棋”。运行期间,由市领导小组办公室统筹调度各县(市)区、各责任部门,对工作中出现的难题进行逐一破解;由市核心基地统筹全市教学资源,编排骨干基地教学课表,为基层基地和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提供点课服务。

截至目前,丹东市已开设理论、声乐、舞蹈、急救、摄影、烘焙、茶艺、烹饪、剪纸等多门课程,骨干基地、基层基地和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已开课800余堂,受益群众达两万多人次,深受广大群众好评。

现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市民业余学习大讲堂吸纳了不少粉丝。“我都养成习惯了,每周一都要看看微信公众号‘丹东发布’,上面公布的每周课程,只要内容适合我们这些退休的老姐妹,一定参加。”64岁的市民齐玉芬说,“大讲堂授课的都是专业老师,不好好学都觉得对不住老师。”

据悉,下一步丹东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市民业余学习大讲堂将按照实践性、趣味性和灵活性的要求,本着贴近百姓生活的原则,根据不同年龄、不同层次、不同需求,陆续推出巾帼课堂、少儿课堂、青年双创课堂等,精心设计课程内容,让市民的业余生活真正“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