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高 爽
辽宁省博物馆的流动宣展车。
2016年,流动博物馆在葫芦岛驻军某部完成首秀。
“风起霓裳——古今服装秀”的表演者在制作服装和头饰。
2017年,流动宣展车在北票市博物馆市民广场举办展览。
“博物馆热”正在不断升温。在越来越多的市民走进博物馆的同时,博物馆人又把“历史”和“文化”搬出了博物馆,将文物展览办到了校园、军营、社区和偏远乡村,办到了老百姓的家门口。
持续多年的辽宁省博物馆送展进基层活动,成为公共文化服务的又一支轻骑兵。传统的展览形式和固定的空间模式被打破,流动起来的博物馆让更多的群众知道了博物馆,感受到了历史文化的力量。
大型展览车让博物馆“动”起来
在辽宁省博物馆的停车场里,停放着一台16米长、2.6米宽、4米高的“巨无霸”。掀开厚厚的苫布,车身上印着五个大字“流动博物馆”。这就是辽宁省博物馆在2016年底添置的新装备,集文物(文创产品)展示、多媒体互动、传统展板等丰富的展示互动内容于一体的流动博物馆宣展车,它让辽博成为全国第四家,也是东北地区唯一一家拥有大型展览车的文博机构。
辽宁省博物馆公共服务部教育员庞博形容这辆车像“变形金刚”。
当一次展览开始后,安装在车身前部的LED大屏幕点亮,向车外的观众播放视频和影像资料;两侧的车厢向外探出,宽度从2.6米增加到4.8米,将内部的观展空间增加到50平方米。观众从车厢后侧的门走进车内,右手边是5个透明展柜,陈列辽博馆藏文物的复制品和馆里自主研发的文化创意产品;左手边,三个壁挂式一体机播放3D动画和其他视频资料,两个分屏异步触摸屏分别介绍辽博新馆概况以及《古代辽宁》常设展览的基本内容;居中的双拼屏介绍辽博的馆藏精品文物。
随车一起到来的,还有一个以展板形式出现的专题展览,把展板从另一辆车上卸下来,有具有爱国主义教育意义的《复兴之路》辽宁展、介绍辽宁悠久历史和地域文化的《辽宁千年文脉》图片展,形成了一个小型的露天展览。
除了参观之外,观众还可以参加互动知识问答、模拟制作陶艺、填写观众调查问卷等活动,既了解了文物知识,又增强了动手实践能力,集知识性、娱乐性、互动性、科学性于一身。
2016年12月10日,是流动博物馆的首秀,它开进了葫芦岛驻军某部的军营里,赢得了战士们的一片叫好声。此后两年间,这台辽博人口中的“大篷车”,在全省各地举办了50余次展览。部队、学校、企业、乡镇以及热闹的市民广场,都成了展览现场。
“去哪里办展,出于两种考虑。一是比较偏远的地区;二是面向没有条件进博物馆参观的人群。”辽宁省博物馆公共服务部副主任康宁介绍。葫芦岛驻军某部队、抚顺市雷锋生前所在部队、抚顺市新宾满族自治县木奇学校、沈阳市辽中区四方台镇学校、建昌县黑山科乡小学、建昌县贺杖子乡、沈阳市沈北新区兴隆台镇、国家电网凤城市供电公司、北票市哈尔脑初级中学……一串展览举办地的名单,充分体现了办展者的初衷:把展览送到最基层、最需要的人那里。
讲演结合的创新形式让历史文化“活”起来
今年2月24日,一场名为“风起霓裳——古今服装秀”的大型原创情景表演在营口大石桥市黄土岭镇上演。与表演内容同样特别的还在于,50名演员都不是专业的文艺工作者,他们都来自辽宁省博物馆。
“演出是在镇政府最大的会议室进行的,场地不大,只能容纳近100人,天还很冷,可演出一开始,屋子里就热起来了。”回忆起演出的热烈场面,辽宁省博物馆公共服务部樊荣说,“观众来自全镇各个村庄,远一点儿的都是坐车来的,所以演出过程中还不断有观众到来。第一组演员一上台,观众就都站起来了,每个人都在拿出手机拍,边拍边说‘太好看了’。一直到演出结束,还有人恋恋不舍地说:‘怎么这么快就结束了?’”
“风起霓裳——古今服装秀”是辽博自编、自导、自演的原创节目,还原了从远古到春秋、秦、汉、唐、宋、元、明、清、民国直至现代的各个历史时期的服饰,向观众展示了中国服饰文化的演变历史。服饰展示的同时,还加入了音乐、舞蹈、情景再现等元素,演员的表演结合旁白说明,既直观生动,又富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不仅仅是展示服饰,还还原了古人的生活场景、日常的礼仪和举止。比如,古人是怎么行礼、怎么回礼的,行拱手礼时一般是右手握拳在内、左手在外的……”樊荣说。
服装是参与演出者自己制作的,他们翻阅了大量的书籍和文物图片,自己设计、自己买材料,很多服饰是大家利用家里的旧布料做成的,有床单,还有桌布、窗帘布,极尽巧思。有一个细节:头上的造型是最复杂的,买假发价钱太贵,样式也不合适,演员们就去批发市场买了很多黑色的缝衣线自己做,做成之后不服帖,就套上黑丝袜,远远看去很逼真。表演也是考验,“大家虽然不是专业演员,但我们的目的是为了展示历史文化,所以大家都很热情。每次来参加活动的人都不固定,这就要求每一个演员都必须熟悉整场演出,每个角色都有N个B角。”
“讲演结合”的展示形式是辽博独创的。康宁介绍说,“送展下基层与阵地讲解有很大不同。博物馆里的文物是静止的,观众走进博物馆是主动的,本身就有探究的热情。而送展下基层时,观众是被动的,他们中很多人对博物馆不了解,不知道自己要看什么,所以,常规的博物馆讲解方式对他们没有吸引力,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在形式上进行创新。”
创新的想法在2006年落到了实处。那一年,由河南博物馆学会、河南博物院在郑州举办的全国部分省市“博物馆与青少年创新展示”活动中,辽博情景剧《叩开历史之门》反响热烈,荣获最高奖项“创新奖”,它展示了原始社会人类的生活方式,钻木取火、狩猎等活动都由真人现场还原。这也是2013年辽博推出“风起霓裳——古今服装秀”的创意来源。
黄土岭镇的演出结束了,参与演出者武莉写下了这样一段话:“华夏文明服装秀,黄土岭镇古今行。一场凝结着众人才思巧心的服装秀新春送展活动结束了,一段乡村文化之旅结束了,但文化的传播、文明的延续不会结束。今后辽宁省博物馆将开展更加丰富的送展活动,使博物馆文化服务惠及更多的人民群众。”
志愿者活动让博物馆离群众更近了
说到送展下基层,就必须说说辽博庞大的志愿者队伍。“这也是辽宁省博物馆的传统了。老一辈辽博人都走过送展的道路。”公共服务部主任林利介绍,“1949年7月,辽宁省博物馆的前身——东北博物馆成立,那时就建起了讲解员队伍,在全国是最早的。这支队伍,除了承担馆内的讲解任务外,还要走出去,在群众中开展文物知识的普及工作。”
进入新世纪,随着国民教育水平的提高,博物馆进一步走进了人们的视线,特别是2008年面向社会免费开放后,原有的讲解员数量更是无法满足观众的参观需求。于是,在2008年,辽博首次公开招募社会志愿者,建立了一支老中青相结合的社会志愿者团队。11年过去了,志愿者人数累计已达830余人。2019年辽博注册志愿者达130余人,他们来自社会各界,有医生、教师、学生,也有个体经营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等,既有年逾七旬的长者,也有十几岁的少年。对志愿者的录用和考核是非常严格的,成为辽博志愿者,要通过严格的面试、培训和讲解考核等环节。志愿者每年的累计服务时间必须达到72小时、讲解50场,才能注册为下一年度志愿者。
高晶梅是在2009年成为辽博志愿者的,“本来是想为孩子报名的,没想到自己也被博物馆吸引进来了。”回顾这些年的收获,她颇为感慨:“我们自己从中增长了知识,也就特别想把这些历史文化知识传播给更多的人。虽然过程中也是很不容易的,‘风起霓裳——古今服装秀’演出时,要起大早就化好妆,顶着重重的头饰、穿着宽大且单薄的衣服坚持好几个小时,确实很辛苦,但也很有成就感。”
这支优秀的流动文化小分队不仅让博物馆的馆内服务水平大为提升,同时志愿者的加入也为博物馆开展走进基层的活动注入了新鲜血液。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丰富多彩的送展活动开展起来,《复兴之路》《辽宁千年文脉》《中国古代碑志展》《明清瓷器精品展》《明清玉器精品展》,这些辽博的精品展览,都被流动博物馆带到了学校的课堂上,带进了社区、乡村、机关和厂矿。
2012年,辽博的“走近历史——辽宁省博物馆志愿者进校园活动”获评文化部“全国基层文化志愿服务活动优秀项目”。2013年,在文化部“文化志愿者基层服务年”活动中,“辽宁省博物馆志愿者历史文化宣讲团服务活动”项目被评选为示范项目。
“持续几年送展下基层,能够充分感觉到大家对博物馆的认可度越来越高了。”樊荣说,“头些年,我们去小学做活动,给孩子们讲解文物的知识,开展儿童手工艺大赛,举办画文物的绘画大赛,还有很多老师担心影响孩子的学习。可现在,我们的进校园活动都是学校主动来和我们联系的,档期都有点儿排不开了。”
历史文化的种子,被辽博的送展人播种到了越来越多的群众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