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小平
“治本在得人,得人在审举,审举在核真。”中央政治局会议日前审议的《党政领导干部考核工作条例》,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改进干部考核工作的一贯要求,对推动解决当前干部考核工作和干部队伍存在的突出问题,激励引导广大干部以更好的状态、更实的作风带头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确保全党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步调一致前进,具有重要意义。
考核是“指挥棒”, “指挥棒”指哪儿,人们就会向哪儿使劲用力;有什么样的考核导向,就会有什么样的政绩观、发展观。可以说,科学有效的考核,是大胆选用干部、坚决调整干部的重要手段,也是激励、约束干部的重要依据。只有把干部考准察实,才能选准人、用对人,实现干部进步与事业发展的双赢。
政治标准是硬杠杠,选用的干部必须政治上过得硬、靠得住。考准察实干部,就要旗帜鲜明把政治标准贯穿干部考核工作始终。为此,要坚持经常化、制度化、全覆盖,既把功夫下在平时,全方位、多渠道了解干部,又注重了解干部在完成急难险重任务、处理复杂问题、应对重大考验中的表现,既在小事上察德辨才,更在大事上看德识才,既察其表,更析其里,切实把干部的政治品德识别清楚。
干部从事的行业、所在的岗位千差万别、各有特点,不能用同一套指标体系考核所有的干部。这就要强化分类考核,既考出显绩又考出潜绩,干什么就考什么,特别是对主要领导干部和班子成员、不同岗位的领导干部应有不同的考核要求,既考出共性又考出个性。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不细观则不能明识,近距离考核历来就是选人用人的重要方式。实践证明,只有经常性、近距离、有原则地观察干部、识别干部,才能让“当面一套、背后一套”者无处藏身,让喜欢“潜伏”、热衷“伪装”者露出马脚。只有带上“望远镜”“显微镜”,对干部近距离接触、多角度考察,看干部对重大问题的思考、对群众的感情、对待名利的态度、为人处世的方式、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多到基层干部群众中、多在乡语口碑中了解干部,才能选出来让组织放心、群众满意、干部服气的好干部。
考核只是手段,最关键的是要用考核这个“指挥棒”激发干部有新担当新作为。坚持正确导向,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坚持考用结合、奖惩并举,聚焦实践实干实效,将考核结果作为干部选拔任用、评先奖优、问责追责的重要依据,使政治坚定、奋发有为的干部得到褒奖和鼓励,使慢作为、不作为、乱作为的干部受到警醒和惩戒。唯有如此,才能树立讲政治、重担当、改革创新、干事创业的鲜明导向,最大限度调动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