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形成完整畅通的创新链条,“创新要有开放的格局和心态,不能要求大而全,要发挥各类主体在创新链、资金链、产业链方面的优势,进行有效组合,打造创新生态平台,发挥比较优势,实现快速迭代创新。”
科技创新本质上是人的创造性活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多项举措,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和潜力。如赋予创新团队及领军人才更大的人财物支配权和技术路线决策权,开展项目经费使用“包干制”改革试点,大力简除烦苛,使科研人员潜心向学、创新突破……“以往,有研究人员因为课题费使用要求多觉得麻烦,因而不愿申报课题。如今,这些举措的出台,将打破制度‘梗阻’,激励科技人才参与创新。”武献华委员表示,“辽宁是一个科研院所集中的省份,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利好。落实好这些政策,科研人员的创造性将如泉水一样涌流。”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赵继委员提出了关于推动沈阳进一步深入开展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提案。他认为,近年来,我省通过实施兴辽英才计划等举措汇聚了大量人才,但仍要持续解放思想,在破解影响创新创业、影响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上迈出更大的改革步伐,积极打造有利于创新型人才干事创业的良好生态,“比如,通过及时清理不合时宜的地方性法规,为创新型创业深层次清障、汇聚创投基金为创新创业者提供金融支持等,通过精准施策,实现各类英才竞现、创新成果泉涌的生动局面。”
一国参与和主导国际标准制定的程度,反映了国家的技术创新水平和产业综合竞争力。胡军委员表示,由于资金、人员等多方面原因,我国目前参与国际标准制定过程的程度不够深,“不深入参与就不能在国际标准制定过程中发表有影响力的意见,有时会使我国的采标过程陷入被动。”为此,他建议,在国际标准制定领域有所作为,通过加大国际标准制定的参与力度,将我国的行业需求和特点逐步反映到国际标准中去,进而获得竞争优势。同时,对标国际标准,加快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我省也应当高度重视,制定激励政策,鼓励专家学者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组织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