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高 爽
著名考古学家郭大顺(中)、辽宁大学教授张星德(右)在访谈现场。
辽宁省博物馆“镇馆之宝”红山玉雕龙
辽宁省图书馆“镇馆之宝”《聊斋志异》手稿
沈阳故宫“镇馆之宝”皇太极鹿角椅
藏于沈阳故宫的郎世宁松鹤图
“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习近平总书记的倡导,正在成为全国各大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努力的方向。
近日,一档文博探索类电视节目《辽宁国宝》正在紧张拍摄之中,20件辽宁地区的珍贵文物成为节目的主角。作为有着丰厚文化历史底蕴的文物大省,怎样讲好辽宁国宝背后的故事?对节目的制作者和所有参与者来说,这是一个并不简单的课题,也是一次有价值的尝试。
“大家已经充分意识到了让文物讲故事的重要性”
《辽宁国宝》的策划和实施单位为辽宁省文化演艺集团(辽宁省公共文化服务中心)下属的辽宁省文化艺术研究院(辽宁省文化资源建设服务中心)。节目于2018年立项,共计20集,每集讲述一件辽宁珍贵文物的故事。这其中,既有人们熟悉的辽宁省博物馆“镇馆之宝”玉雕龙、沈阳故宫“镇馆之宝”皇太极鹿角椅、辽宁省图书馆“镇馆之宝”《聊斋志异》手稿等,也有一些大家并不太熟悉,但同样价值极高的文物。
说起立项的初衷,辽宁省文化艺术研究院院长梁海燕介绍:辽宁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大量珍贵文物藏于辽宁省博物馆、辽宁省图书馆和沈阳故宫博物院之中,各市博物馆中也都有一些“镇馆之宝”,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文物价值。我们希望用影像的方式把它们记录下来,完成一份对于辽宁历史文化的责任。同时,这些文物历经百年甚至千年的流转传世,每一件文物背后都有许多跌宕起伏的故事,提供了丰富的拓展空间,可以让节目充满趣味性,让观众们从中充分了解辽宁历史,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文化自信。
辽宁省文化艺术研究院一直致力于对辽宁历史文化资源的记录和介绍工作,先后拍摄了《古塔辽宁》《辽河文明》《一宫三陵》《辽宁长城》等多部电视专题片。在这个过程中,梁海燕亲身感受到了文物工作者观念上的变化:“最开始我们在联系拍摄的时候,受相关的文物管理规定限制,再加上对文物安全的考虑,很多文博机构不愿意把自己的宝贝拿出来。很多文物藏在仓库里,不能与观众见面,让我们感到很遗憾。但这几年,大家已经充分意识到了让文物讲故事的重要性,我们感到他们态度都有了很大转变,还会主动找到我们,共同商量如何做好对文物的宣传。”
毫无疑问,这种变化来自于国家在文物工作上自上而下的倡导,习近平总书记说:“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让中华文明同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和强大的精神动力。”这段话正是几年来全国各地博物馆热兴起的最重要推动力。
各家文博机构的热情也给了制作者很大的鼓励,20件国宝尚未拍摄完成,辽宁省文化艺术研究院已经着手进行第二期《辽宁国宝》的前期立项工作了。“我们计划将《辽宁国宝》作为一个品牌,一期一期做下去,把更多的辽宁‘宝贝’呈现给大众。”梁海燕说。
开了三次论证会,入选的宝贝和出镜专家阵容豪华
作为文物大省,辽宁的珍贵文物实在不少,以辽宁省博物馆为例,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建立的首家博物馆,国家一级文物就有数百件,宋元书画、红山文化出土文物以及三燕和辽金时期文物、缂丝顶级珍品,个顶个都是宝贝。
什么样的文物可以入选《辽宁国宝》呢?梁海燕介绍,他们先后召开了三次专家论证会,邀请省内知名专家学者共同参与讨论。对每一件专家推荐的文物进行反复论证,既要有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文物价值,同时文物的背后还要有生动的故事和文化拓展的空间。最终入选名单的20件国宝有12件来自辽宁省博物馆,分别是:玉雕龙、西周蟠龙纹盖罍、辽代帝后哀册、北宋大晟南吕编钟、欧阳询梦奠帖卷、《曹娥诔辞》卷、北燕鸭形玻璃注、五代飞鱼形青瓷水盂、宋徽宗瑞鹤图卷、虢国夫人游春图卷、元青花松竹梅纹八棱罐、明定辽大将军铜炮;有5件来自沈阳故宫,分别是皇太极鹿角椅、努尔哈赤龙虎宝剑、谥宝谥册、金代大钟、郎世宁松鹤图。这17件都是国家一级文物。还有辽宁省图书馆的两部“镇馆之宝”《抱朴子内篇》《聊斋志异》手稿和一部《御制盛京赋》,三部书都列入了《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参与节目录制的专家阵容也堪称豪华,我国著名考古学家郭大顺出镜,讲解红山玉雕龙的前世今生,还有辽宁大学考古学系主任张星德、沈阳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李理、辽宁省图书馆副馆长杜希林、辽宁省博物馆副馆长刘宁、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李新全等一众省内知名考古专家和文博工作者。
讲述国宝的故事,不是戏说,也不是“迎合”
国宝,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与技艺的结晶,也是一段历史时期的文明坐标。怎样让国宝的故事在充满趣味性的同时,又准确传递国宝的价值,解读其背后的文化密码,这是一个艰难的探索过程。
《辽宁国宝》每集内容依据所介绍文物的产生年代、挖掘时间、曾经有过的故事、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等进行多方面揭示,找到最能说明其文物价值的知识点以及观众有可能感兴趣的兴奋点,讲述的过程也要充满故事性,有铺垫、有高潮,将知识性、故事性和趣味性有机融合。
记者看了一期讲述沈阳故宫收藏的朗世宁松鹤图的故事,层层推进的故事脉络:从清代宫廷画师朗世宁的传奇人生说起,他的松鹤图艺术价值究竟高不高?倦勤斋壁画上的松鹤为什么与郎世宁的松鹤极其相似,是否为朗世宁所绘,是复制还是仿制?每一个问题都充满悬念,饶有趣味。
辽宁省博物馆副馆长刘宁参与了三期节目录制,这次经历,再加上多年从事文博工作的经验,使她对如何让国宝活起来、让文物讲故事有了更深的理解。刘宁认为,在全社会已经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大背景下,文博工作者所进行的文物介绍,应该是在常识之上的提升,“当然要讲得有趣,但同时也要传递正确的知识,不能戏说,也不能媚俗,不能迎合观众对一些荒诞的传说与故事的兴趣。”
“严谨的讲述与故事性是可以兼得的。”刘宁以她讲述的北宋大晟南吕编钟为例:“这是北宋时期宋徽宗所铸的仿古青铜礼乐器。从它身上,可以引申出很多今天的观众感兴趣的话题。比如编钟和中国古代礼乐文化,还可以讲到宋徽宗和‘靖康之变’,可以讲到大词人李清照和她的丈夫赵明诚的爱情故事以及他们所做的金石研究,还可以讲到中国古代历史上青铜器的三次复古高潮……”
“面对镜头讲述文物的故事就像把文言文翻译成白话文”
介绍文物的视频短片和专家的演播室访谈两部分在节目中穿插呈现,访谈部分占了更大篇幅,是这个节目的特色。这也给参与录制的专家提出了一个不低的要求,他们能不能在镜头前用通俗生动的语言讲故事,将直接影响节目的成败。
“专家确实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他们有时候会讲得过深、过于专业,我们就会跟他们商量,能不能变一种讲述方式,让观众更容易理解。有时候,一期节目要录上一整天。”《辽宁国宝》监制张洋说,“对节目组来说也是一个考验。在节目录制前,我们会做大量的准备工作,把文物涉及的故事进行充分的挖掘,写成访谈提纲,主持人会跟专家反复核对流程。但录制过程还会有很多变化,专家知识丰富,常常从主持人的问题中发散开去,牵引出其他的故事来,主持人必须及时抓住一些有价值和有趣的点,进一步发问,一些有趣的故事都是在这个环节聊出来的。”
在辽宁大学考古学系主任、博士生导师张星德看来,面对镜头给公众讲述文物,就好像是“把一篇文言文翻译成白话文”,与给学习该专业的大学生讲课又有所不同。
张星德介绍说,公众对于考古文物的理解上存在困难,原因有两点:首先,考古出土的文物本身大多数支离破碎,即使是一个完整器,也多数不在一个完整的生活场景里,公众如果没有一定的考古和历史文化知识,就很难理解它体现出的功能和文物价值;其次,一件文物可能是为了满足古人的物质性需要,比如服装、盛装东西的器皿,也可能是用于精神性需要,比如礼器、祭祀品等,前者比较好理解,而后者的解释就比较困难了。这些都会让一件文物在专业以外的人眼中变得神秘或不可理解。
“如果我们的讲述中充满了‘地层学’‘类型学’这些专业术语,大家听着就更像天书了。我们必须首先告诉观众,如果这件文物是完整的,它应该是什么样子,为什么是这个样子,在当时人的生活里是充当什么角色,在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都解决了人们的什么问题,然后才讲清楚它的价值和文化意义。”
张星德以她和郭大顺共同解读的红山玉雕龙为例:“学术界普遍认为玉雕龙是氏族首领在祭祀活动中使用的礼器,是原始社会原始崇拜的表现,它证明了5000年前在辽河流域就出现文明聚落了,标志着辽河文明的起源。对一般的电视观众而言,这种表达可能还是很费解的,祭祀跟文明起源有什么关系呢?我们会这么讲述,那个时期,人群已经分出了等级和阶层,为了维持这样的社会秩序,古人选择了使用祭祀的方式。为什么选择走这样一条道路?是不是也有其他的方式,比如战争?从包括玉雕龙在内的文物上,我们不是要宣扬原始的宗教信仰,让大家在今天还去祭天祭地,我们想告诉大家的是文物中所包含的古人智慧,彰显中华古文化的物质的或精神的财富。”
“在向公众普及文物知识的时候,我们考古人要做的,不但要让人听懂,而且要让大家从中得到启发,一件文物在当时有什么积极意义,又有什么是今天我们可以传承的东西。”张星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