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敏娜
马秀岚为植入人工耳蜗的小患者检查术后恢复情况。
核心 提示
3月3日是全国第20个爱耳日。今年爱耳日的主题是“关爱听力健康,落实国家救助制度”。围绕爱耳日主题,辽宁省及沈阳市残疾人联合会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联合组织开展系列宣教活动,呼吁人们关爱听力健康,特别是关注儿童听力健康。辽宁省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马秀岚教授表示,听力障碍对儿童影响很大,被确诊为重度或极重度听力损失的儿童,应及时干预,尽可能抓住学习语言的黄金时期,在3岁前植入人工耳蜗,获得较好的听觉和言语能力。
我省每年 新增听障儿童1000余人
“目前,我国有听力残疾人2780万,听力言语残疾是各类残疾中人数最多的群体,我国也是世界上听力障碍人数最多的国家。我省有听力障碍患者38.6万人,由于遗传、先天畸形、感染、耳毒性药物、中耳炎性疾病、创伤、脑病、环境影响等各种原因,每年新增听力障碍患儿1000余人。”日前,省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耳鼻喉科主任马秀岚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听力损伤可发生于小儿、成人、老年人各个年龄段,其中小儿是受影响最大的一个群体,特别是对语前聋的孩子而言,听力缺失导致言语功能障碍,既“聋”又“哑”,影响尤其大。按照耳聋出现的时间不同,耳聋可分为语前聋和语后聋两大类,语前聋,即在学会语言之前发生的听力损失,包括先天性的和各种婴幼儿语言发育期前出现的听损问题。由于此时小儿语言尚处于发育学习期,听力受损连带言语能力也受到很大的影响,进而导致身心发展水平落后于一般儿童。语前聋患儿需要得到及时精准的干预,才能重新获得听觉和言语功能,才有利于听力及言语能力的恢复。
语后聋的患儿亦要引起重视。语后聋是指语言习得后出现的听力损失,语后聋患者通常是后天性疾病导致的耳聋,但如不加以干预,久而久之言语功能也会逐渐退化。
重度患儿
应尽早实施人工耳蜗手术
根据不同的听力状态和程度,听力障碍患者需实施不同的干预方式。按听力损失程度,耳聋通常分为轻度、中度、中重度、重度、极重度五个等级。根据发病部位的不同,又可分为传导性耳聋、感音神经性耳聋及混合性耳聋。其中,感音神经性耳聋是不易治愈的较为严重的一类,通常是内耳有问题,或者听神经发生病变所致,听力损失等级多为重度或者极重度。
人工耳蜗是能使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恢复听力的一种非常先进和精致的电子装置,目前人工耳蜗植入是治疗重度和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最有效的方法。人工耳蜗通过体外言语处理器将声音转换为一定编码形式的电信号,通过植入体内的电极系统直接刺激听神经来恢复或重建聋人的听觉功能。相比于助听器单纯扩大声音,人工耳蜗可以绕过受损的内耳,直接刺激听神经纤维,使患者重获听力。
马秀岚表示,患有双耳重度或极重度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的患儿应尽早实施人工耳蜗植入手术,以期获得最佳效果。3岁之前是孩子学习语言的黄金时期,应尽可能在此期间为患儿植入人工耳蜗,术后辅以科学的听觉言语康复训练,能够获得理想的听觉和语言能力,与正常孩子一样学习和生活。
“我们医院实施人工耳蜗植入手术的患者中,年龄最小的仅9个月,最年长的80多岁。当然,3岁之后接受人工耳蜗植入手术也能重建听觉功能,只不过语言能力恢复比较慢。”马秀岚说。
植入人工耳蜗
可获一次性补助10万元
在我省每年新增的1000余名听力障碍儿童中,有300余人为重度听力障碍者,需要植入人工耳蜗。
人工耳蜗价格昂贵,国产的市场价格在7万-10万元左右,进口的从十多万元到二三十万元不等,而患者后期的康复费用每年大约还需一万多元,这给很多听障患者及家庭带来很大的负担,一些听障患者因此延误最佳治疗时机。
辽宁省残联党组副书记、副理事长赵冰冰介绍,为使更多的听障患者得到救治,近年来我省实施了许多救助政策,对植入人工耳蜗的重度听力障碍儿童给予人工耳蜗成本费一次性补助10万元,免除手术费及康复费,且救助力度逐年加大。2018年10月,我省正式出台了《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建立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的实施意见》,对包括听力障碍儿童在内的0到7岁残疾儿童进行救助。同时,考虑儿童康复需要专人陪伴,有的还需要到异地机构训练,生活成本增加,因此,对经济困难的城乡贫困家庭重度残疾儿童在康复训练期间增加了生活补助,以逐步解决贫困家庭重度残疾儿童因生活窘迫无能力进行康复训练的困境。我省的救助标准远远高于国家救助标准,以保障符合救助条件的残障儿童应救尽救。
今年,沈阳市人民政府印发了《沈阳市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实施方案》,进一步放宽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年龄到10岁。经过申请、审核、认定等程序后,患儿可享受人工耳蜗救助,并到人工耳蜗定点医疗机构接受手术治疗。目前,我省有国家人工耳蜗定点医疗机构两家,即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