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赠粥6年多,顾客自己盛不限量

肖金敏:“雷锋之家”就是我的名片

辽宁日报 2019年03月05日

本报记者 金晓玲 丁 冬

他的饭店每天早5点半至晚9点提供免费小米粥,顾客自己盛、不限量,堂食、打包带走都可以。

总有人问:“这你得搭进去多少钱啊?”他的回答总是这几个字,“没有事,没有事。”可事实上,这样的免费粥一天能送出去十几锅,至今已持续送了6年多。

这家饭店就开在沈阳市大东区小什字街,老板名叫肖金敏。3月3日,记者来到店里,肖金敏指着门口挂着的“雷锋之家”牌匾,有点不好意思地说:“我没有名片,这就是我的名片了。”

肖金敏老家在福建省清流县。15年前,30岁的肖金敏北上寻找发展机会,误打误撞来到沈阳。没想到这一落脚,肖金敏就和这片土地深深地结下了缘。“我不仅喜欢这里的气候、环境,更喜欢这里人热情、豪爽、乐于助人的性格。”他说,“我得到过很多帮助。我理解,这就是雷锋精神吧。”

生活的日子越长,和周围人打交道越多,雷锋精神的“种子”在肖金敏的心里悄然萌了芽。

6年前,肖金敏的“手工饺子馆”在小什字街开张。因为毗邻两家大医院,饭店才开了几天,肖金敏就发现一个怪现象:很多人要买粥,尤其是小米粥。

原来,他们多是为术后休养的患病家属购买的。但熬粥费时费力,又卖不上价,很多饭店都不愿意做。了解到这一情况,肖金敏第二天就到市场买了一大袋小米开始熬粥,并免费送给有需要的人。

打那时起,肖金敏的店里就多了两口大锅。一口锅盛满熬好的粥放在出菜口,供顾客自己盛取;一口锅留在后厨,时刻熬着米,等待“接班”。“一碗粥两三块钱,不收也穷不了。”提起这些,肖金敏总是轻描淡写。

为了这笔不挣钱的“生意”,肖金敏的饭店从不敢轻易休息。赶上春节员工都回老家了,肖金敏的爱人、孩子就到店里帮忙,让这锅热粥永远续得上。

日复一日,一锅粥的温暖慢慢传播开来。一拨患者接收到了善意,带着温暖回到各自的家;另一拨患者又慕名而来,成了温暖的体验者、受益者和传递者。

现在,肖金敏不仅接来父母、迁来户口、在沈阳买了房、安下家,社区党支部还发展他成为预备党员。“顺利的话,今年7月我就能转正了,我要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更好地传承雷锋精神。”说到这儿,肖金敏的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一碗热粥 一股暖流

勿以善小而不为。“雷锋之家”的肖金敏,坚持为群众免费送粥6年多,是他长期以来道德素养的体现;从获得帮助到乐于助人,是他传承雷锋精神的体现,令人称道。

一锅锅热气腾腾的小米粥为百姓带来了温暖,也为社会注入了一股股暖流,带给我们更多的是感动。肖金敏平凡善良的举动续写了雷锋故事,弘扬了雷锋精神。

心如福田、播撒善良的种子就会收获福德。每个人都从小事做起,从力所能及的事做起,多做好事、善事,社会才能更加温暖、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