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鸣冈:以版画深刻反映时代变迁

辽宁日报 2019年03月04日

本报记者 凌 鹤

《雄关漫道真如铁》 1962年 套色木刻

本版图片翻拍 杨君毅

《三代》 1946年 木刻

《流汗的一群》 1939年 木刻

《放学归来》 1958年 石版

《食摊》 1946年 木刻

《跋涉》 1940年 木刻

《渐入佳境》 1986年 钢笔画

核心 提示

朱鸣冈是我国当代著名版画大家、美术教育家,鲁迅美术学院版画系创建者、终身荣誉教授。其艺术才华多面,不仅版画造诣精深,在国画、书法、连环画、钢笔画等艺术领域均有不俗成绩。终生育人不倦、教学相长、德艺双馨,荣获“新兴版画贡献奖”。其版画创作坚持现实主义创作道路,从生活出发,深刻反映大时代变迁、人民生活变化。刀与心应,既有艺术创造力,又有艺术感染力,在中国当代美术史上有着重要地位。

提起朱鸣冈,艺术界人士竖起了大拇指,尤其是受过他教诲的学生们,无不对朱老的德艺双馨赞不绝口。这份赞誉来自朱鸣冈对中国当代版画的贡献、对美术教育事业的倾力付出,以及他的博学多知、淡泊名利、与人为善。

坚持鲜明的现实主义创作道路 作品成为历史缩影

追溯历史,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版画的国家,汉朝即有。言及现当代,上世纪30年代,鲁迅先生在中国倡导新兴木刻运动,载入我国现代美术史册。中国版画伴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发展,以其独有的艺术特质、崭新的艺术风貌,在世界文化史上书写了独特的新篇章。在当代版画发展历程中,朱鸣冈是一个响亮的名字。

1935年至1937年,朱鸣冈在苏州美专学习国画山水、花鸟,打下扎实的美术基础。新兴木刻运动在祖国大地兴起后,朱鸣冈积极投身其中。抗战初期,他把文人抒情写意的逸趣暂搁一边,放下花鸟画,拿起了木刻刀,以现实主义的艺术创作,承担起社会责任,倾注满腔爱国热情。他用刀锋反映人民抗战的顽强意志,揭露侵略者的罪恶,刻画水深火热中的百姓生活,忠实地记录下历史的原貌。朱鸣冈成为我国早期进步木刻家群体的重要成员。

他从木刻家王良俭的作品中获得启示,并得到宋秉恒、陈庭诗和李桦等木刻家的帮助,1939年,在《大众画刊》上发表了第一幅木刻作品《出发之前》。1940年,担任《战时木刻画报》编辑,他谦虚地说自己是“一个被伟大时代潮流裹进来的木刻小兵”。

1941年春天起,朱鸣冈开始了美术教育生涯,先后在福建长汀中学、水安师范等学校担任美术教员,直到抗战胜利。这一时期,他创作发表了大量进步木刻作品。如《同志!我们的血不是白流的》《跋涉》《囚·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星期日》《敌机走后》《在美术教室里》《伉俪》等,令人瞩目。抗战胜利后的1946年初,朱鸣冈来到台湾台北师范任美术教员。在台湾的两年间,他目睹台湾人民生活的艰辛,先后创作了《摊贩》《食摊》《朱门外》《争取生存的空间》《准备过年》等生动感人的版画作品,产生很大社会影响。这些作品以思想深刻、艺术形式朴实、技巧上日趋成熟而引人注目。

朱鸣冈多才多艺,在版画之外擅长钢笔画,其风格清新明快、富有诗意。他晚年的国画花鸟创作将木刻刀法融于笔墨之中,章法平中见奇,笔墨劲健又充满趣味和灵性,并赋予浓郁的时代气息。他的诗歌与书法创作也可圈可点,正如其人生格言“活到老,学到老”。朱鸣冈的一生孜孜以求,学养深厚,是后学的楷模。

推动美术普及教育 开风气之先

1949年,朱鸣冈作为代表出席了第一次全国文代会。文代会后,他被派到当时的辽宁旅大市文联工作,担任美术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新的时代、新的生活使朱鸣冈焕发了艺术青春,生命充满蓬勃的生机。他激情满怀,积极参加各项社会活动,同工农群众、中小学美术教师和广大美术爱好者打成一片。

朱鸣冈的学生、大连籍画家张家瑞深深记得朱鸣冈在大连工作的5年时间,在推动美术创作及美术普及教育上,皆开风气之先,堪称大连新美术活动事业的开创者和奠基人。

朱鸣冈在市文化宫设置了教室,此即大连业余艺术学校的前身,自任教员,对美术爱好者进行培训。当时的很多学员后来成为大连美术界的骨干和著名画家,有的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1949年9月,被誉为“新中国工业雏形”的大连工业展览会盛装启幕。朱鸣冈为展馆绘制了宣传画。鲜明的主题、准确的造型、明快的笔触和鲜明的色彩,给人们留下了极深的印象。当时的《大连日报》经常刊发朱鸣冈的连环画、宣传画、漫画,特别是党的好女儿赵桂兰、劳动模范刘立福及抗美援朝等连环画,不仅起到了切实的宣传教育作用,还成为后学的学画范本。这一时期,朱鸣冈先后创作了《党的好女儿赵桂兰》《友谊的花朵》等四套新连环画,热情歌颂了英雄人物的美好品格和先进事迹,得到广大读者的好评。

1953年,朱鸣冈奉调沈阳,执教于东北美术专科学校,该校前身为东北鲁迅文艺学院,1958年改为鲁迅美术学院。1955年,组织上委托他创建版画专业。在他担任版画系主任期间,建立起一整套新的正规教学体系,领导制订了版画系教学大纲,并亲自编写木刻专业教材。1982年,朱鸣冈担任了鲁迅美术学院第一个硕士研究生的导师。1983年,他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三十余年,朱鸣冈忠诚于党的美术教育事业,培养了大批美术专业人才,历任创作教研组组长、版画教研组组长、版画系主任,副教授、教授等职。先后开设木刻、水彩、创作等课程,在教学中,他继承发扬延安鲁艺传统,遵循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坚持现实主义创作道路,认真钻研马列主义文艺理论,亲自带领学生下基层,深入到社会主义建设的火热生活中。他处处为人师表,身体力行,深受学生们的拥戴。多年来,他创作了许多表现新时代、讴歌新生活的作品,包括宣传画《咱们共同努力,建设社会主义》,铜版画《商量未来的事情》,木刻《天下无难事》《宪法公布了》《田间学习》《课后归来》《战地黄花分外香·踏遍青山》《雄关漫道真如铁》等,其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美术展览,并被收编入国内外的版画集中。

木刻界对朱鸣冈的艺术创作予以褒奖。他的木刻艺术从上世纪30年代早期起步,以细致阴刻线条的小幅黑白木刻为主,发展到上世纪40年代后期,开始探索自己的创作风格,更为生动地表现时代变迁,展现深刻的社会主题。在民族风格的确立上,实现了历史转变。画面明朗,以阳刻为主,中国风鲜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开始大幅套色木刻创作,章法与刀法更臻圆熟平稳。艺术表现一方面沿用精雕细刻的严谨稳健技法,一方面大刀阔斧,豪放驰骋,敢于创新。不论画面简繁、单色套色、小幅大幅,现实主义的艺术创作原则始终坚守,在思想内涵的深化和艺术本体意识的增强两方面均有飞跃。

缅怀朱鸣冈的艺术人生,是向版画艺术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所起到的积极作用致敬,更是对版画艺术在新时代的创变寄予期望和祝愿。

艺术家简历

朱鸣冈(1915一2013年)

安徽凤阳人。鲁迅美术学院终身荣誉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一、三、四届理事,中国版画家协会理事、顾问,全国文代会第一、二、三、四届代表。作品曾参加国内外美展,并被收入《抗战八年木刻选集》《新中国版画集》《中国新兴版画五十年选集》《中国百年版画》《寒凝大地》等画集。代表作品有版画《台湾生活组画》《天下无难事》《战地黄花分外香》《新的课题》等,国画《盛世难逢今幸逢》《朗吟图》《丰碑》等。出版有《鸣冈木刻集》一二集、《朱鸣冈作品选》(版画)、《雪泥鸿爪——朱鸣冈钢笔写生画集》《朱鸣冈题画诗选》《朱鸣冈书画集》《朱鸣冈作品集》(诗、书、画)等。

1991年9月,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版画家协会授予其 “新兴版画贡献奖”。1993年10月1日,获国务院颁发为高等教育作出贡献证书和特殊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