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官清廉的书法家自制速食面招待客人

“伊面”原是惠州知府伊秉绶所创

辽宁日报 2019年02月28日

本报记者 傅淞巍

伊秉绶的《礼义廉耻格言轴》。

伊秉绶画像。

清朝书法大家伊秉绶的书法艺术独树一帜,其为人为官也备受世人推崇。他重视修缮古迹,发掘出苏轼所用砚台;他访贫问苦,行法不避豪右,设计擒获绑匪;他于扬州水灾之际日夜救灾,终使大灾之年无饥民饿死。作为一位清官,为招待来访客人,伊秉绶自制速食面飨客,此面被称作“伊面”,是现代方便面的雏形。

好结交、倡清廉、善做美食的知府

清代书法在隶书、篆书等方面实现蜕变,形成了可与唐代楷书、宋代行书、明代草书相比肩的雄浑书风,并涌现了一批造诣颇高的书法家。康有为曾指出清朝有四位书法大家,其中就包括伊秉绶(1754年—1815年)与刘墉(1719年—1804年)。

辽宁省博物馆学术研究部主任董宝厚告诉记者,伊秉绶是位大书法家,他对中国饮食文化的独特贡献,却很少人知晓。

伊秉绶好结交。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伊秉绶自家乡福建汀州府宁化县赴京赶考考中后,留居北京,成为纪晓岚(1724年—1805年)的门生,从此广交志同道合、声气相通的朋友,即使到地方任上,仍然喜爱交朋好友。

伊秉绶清廉节俭,终身布衣粗食。据史料记载,他“每食必具蔬”, 称之为“藉以清吾心耳”,即使好友上门,也不摆酒席相待。

伊秉绶为官的广东惠州、江苏扬州,均是注重美食之地。受民俗影响,伊秉绶也好美食。现代书法家凌云超在 《中国书法三千年》一书中介绍,伊秉绶于公案文牍之余,除遣兴书画诗文之外,就是喜欢研究美食了,盛传著名的“伊府面”、扬州炒饭,乃伊府厨师的得意之作。

嘉庆四年(1799年),伊秉绶任广东惠州知府,家里经常有文人墨客造访,大家在一起交流书法、品茗抚琴。伊秉绶虽不会以酒肉待客,但到了吃饭的时间也要尽主人之谊,于是伊秉绶与家中厨师反复探讨,创制出一种速食面。

此面的制作方法是将面粉和鸡蛋液混合调匀,然后擀成线条状,煮沸晾干,油炸后取出,放入瓷罐中储藏,招待来客时,将面条用高汤略煮一下,然后伴着作料即可上桌,非常简易方便。

一次,伊秉绶用这种面条招待有“广东第一才子”之称的宋湘。宋湘食过后觉得非常美味,遂问其名。伊秉绶说此为自家所创,尚未有名。宋湘便说,如此美食,竟无芳名,未免委屈,取名“伊府面”如何?伊秉绶表示赞同。

从此,伊府面的名字和做法流传开来,并延续至今,后被称为“伊面”。因其加工方法与现代方便面很相似,后人就把“伊面”看作是现代方便面的雏形,视其为方便面的鼻祖。

目前,在伊秉绶曾经为官的广东及其家乡福建,一些厂家所生产的方便面并不叫“方便面”,而是叫“伊面”,或“三鲜伊面”“牛肉伊面”。在河北秦皇岛、内蒙古赤峰一带,受扬州人所带来的饮食影响,人们习惯于将方便面称为“扬州面”,这些称谓均由“伊府面”发展演化而来。

扬州炒饭的历史悠久。伊秉绶从扬州离任回到福建宁化老家时,将扬州炒饭的制作方法带回家乡,并对其制作工艺加以改进,在葱油蛋炒饭的基础上,加入虾仁、瘦肉丁等,使其演变成多品种的什锦蛋炒饭,味道更为鲜美,这些故事在伊秉绶的文集《留春草堂集》中有记载。

经伊秉绶改进后的扬州炒饭广泛流传,成为中华饮食文化中的一道佳肴,并由客家人带到海外。

修缮苏轼故居偶得苏轼砚台

“伊秉绶与刘墉的书法艺术各有千秋,同时他们还有师承关系,刘墉为师,伊秉绶为生,而纪晓岚则是这对师生的牵线人。”董宝厚说。

上海博物馆藏有刘墉为纪晓岚书写的《真行书诗文合卷》册页,该册页写于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四月,纪晓岚在跋文中写道:“石庵(石庵为刘墉的号)与余同充读卷官,为余书此轴,门人伊子墨卿(墨卿为伊秉绶的号)酷爱石庵书,因以赠之。”纪晓岚与刘墉的交情,纪晓岚对伊秉绶的体恤之情,油然可见。

纪晓岚的一大嗜好是收藏砚石,受恩师纪晓岚影响,伊秉绶也钟爱砚石,结下“砚缘”。

北宋文豪苏轼曾在惠州做官,将自己的居室称为“德有邻堂”,取孔子“德不孤,必有邻”之意,并在居室附近开凿洗砚池。伊秉绶在广东惠州为官期间,对古迹的保护修缮尤加注意。他多次瞻仰苏轼在惠州的故居,见其已破损倾颓,便捐资重修。

在清浚苏轼洗砚池时,意外地发现苏轼遗物“德有邻堂”砚,砚底刻有“轼”字,下方有“德有邻堂”四字,显然,这是苏轼自用之砚,伊秉绶欣喜若狂。这一过程,被伊秉绶好友、诗人宋湘以一首五百余字的长诗《德有邻堂砚歌》记载下来。

伊秉绶将此砚的拓本寄友人题咏,友人反响热烈,均说这是东坡先生以此砚馈赠贤太守。

目前,此砚被福建省宁化县博物馆收藏。该砚为广东肇庆端石制成,形制简洁,至今呵气即成云雾之状,移墨便可振笔挥毫,为国家二级文物,是宁化县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日夜救灾,数万饥民无一饿死

董宝厚说,作为一代书法大家,伊秉绶未像其他书法家那样入选《清史稿》中的《文苑传》,而是被录入到《循吏传》中。

循吏就是奉公守法的良吏,受百姓钦敬的好官。为循吏作传始于司马迁,此后世代相承。只有那些重农宣教、清正廉洁、造福一方、受人爱戴的州县级官吏才有资格在《循吏传》中留名。记者了解到,伊秉绶是《清史稿》中唯一载入《循吏传》的书法家,主要原因是其在广东惠州和江苏扬州时政绩斐然。

据《清史稿·循吏传》记载,伊秉绶一到惠州即“问民疾苦,裁汰陋规,行法不避豪右”。当时在陆丰,有一伙大盗四处抢劫绑票,穷凶极恶。伊秉绶设计擒获7名强盗,为当地除一大害。

据《惠州府志》记载,对所有讼牒,伊秉绶必亲自审理,受株连者当即遣释。惠州有一富豪欺凌寡母弱子,寡妇在堂上呼冤,伊秉绶调查后将该富豪拘留审问,怒斥其不道德行为,民众拍手称快。同时,伊秉绶在当地重建丰湖书院,奖掖后学,聘请被嘉庆帝称为“广东第一才子”的宋湘来主持教学。

嘉庆十年(1805年),扬州发生特大水灾,两江总督铁保举荐伊秉绶勘查灾情。伊秉绶乘一艘小舟,顶风冒雨,冲涛搏浪,前往南河、高邮、宝应等地,遍历村庄,亲手查阅账册,核发银米。

不久,伊秉绶奉命就任扬州知府,又逢扬州连年水灾。他“买舟如小瓮,从者二三人”“饥咽脱粟(糙米)饭,渴饮浊流水”,日夜查看灾情,指挥救灾。伊秉绶亲自核发救灾钱粮,赈灾之事,锱铢必核,官吏们无法藏奸,赈灾过程深得民心。

水灾过后,3万多灾民逃荒涌向扬州府城,城中许多人主张关闭城门,将饥民挡在城外。伊秉绶闻讯星夜赶回扬州城,劝富商巨贾捐资6万余金,开设棚厂安置灾民,按人口发放钱粮,又设置粥场,救济贫困灾民。有灾民想杀耕牛充饥,伊秉绶决定按牛的估值作价给灾民相应银钱,招募专人牧养,准许灾民来年春季赎回,以保证春耕生产。

为稳定社会秩序,伊秉绶派兵剿灭北湖巨盗铁裤子等人,打击靠封建迷信行骗的组织,奸猾扰民的流氓地痞都受到严厉的惩治。多种努力之下,在大灾之年,扬州数万饥民没有一个饿死。第二年,扬州风调雨顺,百废皆兴,伊秉绶声誉更隆。

史记

“礼义廉耻,用以律己”

辽宁省博物馆学术研究部主任董宝厚告诉记者,清代著名书法家伊秉绶以书品和人品并称于世,书品和人品相互映照。年少时,伊秉绶曾专攻宋儒理学,讲求立心行己的正道。后拜纪晓岚、刘墉等品格高尚的大家为师,在为人、为官上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既积极入世,忠君爱国,又清廉耿介,为民请命。其儒家人格中浩然正气、清正刚直的气质浸染到书风中,则表现为气势雄强、平正劲健的书法风格。

目前辽宁省博物馆正在展出伊秉绶的书法作品《礼义廉耻格言轴》,为伊秉绶去世之年书写,内容为:“礼义廉耻,用以律己,律己寡过,律人寡和。”

此内容取自宋代林逋的《省心录》,意思是礼义廉耻要用来要求自己,严于律己就少犯过失,严格要求别人则难以与人和睦相处,所以君子只严格要求自己,小人则对别人求全责备。

董宝厚说,这十六个字,正是伊秉绶品格的写照,也是他一生中对人对己尺度的概括。

在担任扬州知府期间,伊秉绶虽在政治上声名鹊起,却从不以功自居。为了解民间疾苦,他将自己的住所从官员和富商集聚的“休园”,搬到平民集中的旧城“黄氏园”,并常自警:“人生也,直即天地之性,无少回邪,行则正。”

父亲伊朝栋去世后,伊秉绶辞官护送灵柩回福建家乡,在其离开扬州那一天,扬州数万百姓泣泪送别。嘉庆十六年(1811年)秋,伊秉绶重访惠州,当地百姓闻讯争相迎接。在走访丰湖书院时,伊秉绶见到书院内设有供奉自己的生祠很不乐意,他认为自己身为知府,做些利国利民之事乃分内之责,坚决要求把供奉自己的生祠撤掉。

嘉庆二十年(1815年),伊秉绶于赴京城途中在扬州小住,不慎染上风寒,不久病逝。当地人在纪念扬州历史上三位贤明太守欧阳修、苏东坡、王士祯的三贤祠里,将伊秉绶列入其中。

《芜城怀旧录》称:“扬州太守代有名贤,清乾嘉时,汀州伊墨卿太守为最著,风流文采,惠政及民,与欧阳永叔、苏东坡先后媲美,乡人称道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