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讨好”年轻人

辽宁日报 2019年02月27日

高 爽

作为农历中国年的最后一场文化盛事,北京故宫博物院在成立94年后首开故宫夜场,在元宵节举办“紫禁城上元之夜”。这场活动在被万众瞩目的同时,也迎来了一大拨吐槽,堪称华美的灯光秀,却被网友吐槽为“夜店感”“大型迪斯科现场”“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溢出来的土味”。

首次举办的故宫灯会,确实还有改进的空间,但对于故宫这些年来在开发紫禁城这一文化符号上所做出的创新和努力,我是非常欣赏的,只要勇于尝试,就有积极意义。相关的比较严肃与理性的总结已经有很多了,我倒是想借这则新闻说说最近比较困扰我的一件事:年轻人为什么这样难以“讨好”?

这几天,我正在读一部80后作家的小说,关于校园生活的一段写得很精彩,突然感觉一下子触摸到了年轻群体的精神世界。像发现了宝贝一样,把它推荐给一位年轻人,还认真地将其中几个精彩的段落画上线,没想到,对方只浏览了几秒钟,就扔过来一句简单的话:“不喜欢。”

年轻朋友的态度里多少带有些轻蔑:你以为读几本年轻人写的书,就能了解我们了?那一刻我有些失落。每当有年轻朋友推荐一些当下正流行的文学、影视作品或者时尚的艺术门类时,我可是不敢轻易说出“不喜欢”的,至少会读一读,看几眼。我是多么希望了解年轻人,又是多么担心被年轻人嘲笑落伍啊。

故宫灯光秀的遭遇与我的经历多少有些类似。最近几年,故宫一直在尝试让文物活起来,让将近600岁的古老故宫年轻起来,以此来赢得年轻人对故宫、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认知。将元宵灯会这种古老的传统习俗与灯光秀这一现代艺术手段结合,正是如此。但显然,年轻人也并不太买账。

虽有失落,但我并不认为自己关注时尚潮流的做法是错的,圈层和代沟的存在既是事实,同时也是需要有人付出努力去打通和消弭的。我错的也许只是“讨好”的态度罢了。回想我们年轻时候,也是既看不惯那些落伍者,又对那些带着兴奋、好奇与“无知”闯入他们专属时尚领地的年长者怀有一丝轻蔑的。同样是与时俱进,“引领”“融入”与“跟随”的姿态是完全不同的,以故宫的尝试为例,《国家宝藏》《我在故宫修文物》可以视作融入和引领,“元宵灯光秀”与“故宫口红”就多少有些跟随的味道了。

说到这儿,我想到了著名作家王蒙。在他的作品和访谈里,他一点儿也不顾忌说自己对某些新事物、新现象不知道、不感兴趣,但又总能精辟地进行归纳总结,点出问题的痛处,从来不会让人产生落伍之感。他的与时俱进、骨子里的文化自信真是让人佩服。

所以,引用一段他关于文化自信的言论来激励自己:“文化不是物资也不是货币,它是智慧更是品质,是精神能力也是精神定力,它不是花一个少一个,而是越用越发达,越用越有生命力,越用越本土化、时代化、大众化。它有坚守的一面,更有学习、发展、进步的一面,学习是选择、汲取与消化,不是照搬和全盘接受,‘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谁学到手就为谁所用,也就归谁所有,旧有体系就必然随之调整变化,日益得心应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