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父母的爱跑偏

辽宁日报 2019年02月22日

郭 星

2019央视春晚上,小品《占位子》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小学开学,所有家长都想去抢“学霸区”的好位子,为了一个座位使出浑身解数甚至大打出手。生活中,很多家长像小品中的角色一样,天真地认为把最好的抢到给孩子,孩子就会好。事实上,那只是一厢情愿。

说到座位,谁都有话说。不同座位之间虽然有差别,但教师在排座时会尽量照顾到不同孩子的需求,会定期更换或者循环调整座位以确保公平。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会让每位学生都能感受到关注。座位跟学习成绩没必然联系,坐在“学霸区”的孩子不一定成为学霸,“养老区”的孩子照样能出类拔萃。

为了抢到好学位,学区房的价格被炒得离谱;抢着参加各种课外班,别人家的孩子学骑马,自家的孩子就学钢琴……表面上看,家长的“抢”出于爱,实质上则是在寻求心理安慰:“父母能做的都做了,将来不能埋怨父母没给你投资,自己不成器怪不得父母。”

家长抢位子的背后,是父母的教育焦虑,是对家庭教育及自身责任的忽视。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最重要的老师,更是永远的老师。除学习成绩之外,父母还应关照孩子的个体需求,注重孩子健全人格的培养和心灵健康的成长,赋予他们良好的品质和坚强的品格。小品中,忙于工作的郝建却不知孩子上几年级,这就是对那些把劲儿使歪了的家长的讽刺。

笔者在初中时,曾有一段时间坐在班级的“隔离区”,备受“冷落”而发愤学习。之后,成绩有很大进步,位置被老师调到“学霸区”。可我自习课爱说话的毛病又犯了,成绩直线下滑,就主动要求回“隔离区”。其实,选位子跟谈恋爱一样,适合的才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