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领航 乘风破浪

辽宁日报 2019年02月21日

(上接第一版)

“察消长之往来,辨利害于疑似”。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率先垂范:不打招呼、不设路线,乡镇村屯、街道社区、厂矿企业,一竿子插到底,与基层干部群众面对面、心贴心。

各级领导干部下高楼、出深院,与百姓坐在一条板凳上,了解所思所想所盼,真诚问计问策问效。

于是,一份份沾着泥土、带着露珠的调研报告,更为清晰地描绘出了省情、市情、县情、乡情。

站位宏观审视微观,透过微观把握宏观。二者的不断碰撞,使我省谋振兴的思路越来越清晰、方向越来越明确、措施越来越精准。

2018年10月29日,省委十二届十次全会,出台“1+8”系列文件;

2018年12月8日,全省加快民营企业发展大会,支持力度空前,民企信心大增;

2018年12月29日,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安排部署下一年度工作;

2019年1月15日至18日,省两会,确定全年任务目标。

这些会议的安排部署,每一条、每一款,无不闪耀着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所蕴含的智慧与光芒。

新故相推舒画卷,丹青妙手向翠峰。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辽宁,蓝图绘就,号角响起。

(三)

行为之变,始于思想之变。

昨天的故事,可以给今天以深刻的启迪。

辽宁的每次闯关与腾跃,无不以“头脑风暴”为先导。

正是因为1978年的“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我们才会打破教条主义、思想僵化的枷锁;

正是因为1996年至2001年先后开展的“加快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轨道”“与时俱进求发展,开拓创新建小康”“应对入世挑战,抢抓机遇发展”等思想解放大讨论,才有了我们的国企改革不断深化、民营经济大幅增长、开放水平逐步提高;

正是因为2003年的“东北大振兴,我们怎么办大讨论”,我们才会从“内陆经济”的思维定式中转过身来“拥抱大海”,从“一群城市”的空间概念中跳出来布局“一个城市群”。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实践告诉我们,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征,一个阶段有一个阶段的挑战。如果我们的“想法”和“做法”不能与时俱进、与时同行,就会成为“习惯的奴隶”。

毋庸讳言,目前,在辽宁,对照新发展理念、高质量发展要求,一些干部仍存在着“不懂”“不适”“不敢”“不会”等问题。有的因循守旧、固步自封,有的以官为本、权力至上,有的多诺少信、前后不一,有的坐而论道、说多做少,有的视野狭窄、自我封闭,有的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有的坐等靠要、怨天尤人。

远飞者当换其新羽,善筑者先清其旧基。辽宁的转型升级,必须先来个“思想转型”“观念升级”。

就在总书记离开辽宁一个月后,一场涉及全领域、实现广覆盖的“解放思想推动高质量发展大讨论”在我省轰轰烈烈地铺展开来。

省委下发的大讨论实施方案,提出“七破七立”,确定35个题目,振聋发聩、令人警醒、引人深思。

以此为“纲”,各地区、各部门、各行业纷纷进行思想观念“大扫除”。

“为什么南方一些先进城市的干部遇到新矛盾新问题‘向前看’,用创新的思维寻找解决办法;我们的干部遇到新矛盾新问题习惯于‘向后看’?”

“为什么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们创造了不少改革开放的全国经验,但今天却缺少那么一股改革创新的精神,缺少敢闯敢干的劲头儿?”

……

不回避、不遮掩,全省上下,从现实问题着眼、从灵魂深处反思、从顽瘴痼疾切入,刀刃向内,真查实改。

知一重非,进一重境。这场大讨论,必将在持续掘进中疏浚观念的淤泥、打通思维的堵点,使“思想之河”豁然开朗,汩汩奔流。

(四)

有经济学家说:“任何制度都是对实际生活中已经存在的需求的响应。”

这个“响应”的过程,即为改革。

改革,是振兴的活力之源、关键一招。然而,这也是一道最难解的“方程式”。

有专家指出,如果说,最初的改革是人人都能增加福利的“帕累托改进”,现在的改革则进入到总福利增加,但必定有一部分利益受损的“卡尔多改进”阶段。皆大欢喜,已不可能。

不破不立。破,就要动奶酪、担风险、得罪人。

但不改,振兴没有希望。

这方面,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总书记对辽宁困难成因指出的“三个归根结底”,放在首位的是“体制机制”;总书记2015年长春座谈会上强调的“四个着力”,第一条也是“完善体制机制”;此次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总书记再次将“体制机制”列为“四大短板”之一。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以极大的勇气与决心,涉险滩、拆藩篱、碎坚冰。特别是去年,无论是在除烦苛之弊、施公平之策、开便利之门的“放管服”改革上,还是解决国有企业历史遗留问题、整治“办事难”突出问题、事业单位改革、支持民营企业做优做强、激发乡镇发展经济积极性上,推进力度之大,均前所未有。

然而,辽宁的面前还摆着一串长长的“问题清单”。

我们在优化营商环境上频出重拳、连下猛药,但同“时时好、处处好、人人好”的最优标准,尚有距离;

我们的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众多,但“科技强、创新弱”的局面,并未发生根本性转变;

我们的国有企业,“员工能进不能出、干部能上不能下、收入能增不能减”等积弊依然存在;

我们的民营企业,市场的“冰山”未化、融资的“高山”未移、转型的“火山”未熄;

……

这些,都是振兴路上的“拦路虎”。必须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个下功夫”“五个有利于”要求,完善改革思路,做实改革举措,释放改革活力,提高改革效能。

“只要打开一扇窗,屋子里就能洒满阳光。”新的体制机制,就是为市场主体、振兴发展打开的那扇窗。舍此,别无他途。

(五)

“唱和如一,宫商协调。”

当前,辽宁的经济结构还难以奏出“美妙的乐曲”。

不平衡、不充分。这是我们结构问题的真实写照。

先说区域。

虽然沿海经济带已串珠成链,沈阳经济区也在一体相融。但横向比、纵向看,无论发展速度、经济总量,仍有很大差距和不足。

阜新、铁岭、朝阳,辽西北。近年来,尽管前行步伐加快,但体量依然偏小。三市地区生产总值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仅占全省的7%和6%左右。

县域经济,更是短板。与江浙等经济发达地区对标,我们有的县市甚至不如人家一个乡镇。

再谈产业。

工业,强省之本。这方面,辽宁家底厚实,我们有完备的工业体系、雄厚的工业基础、庞大的人才队伍,可仍面临着质量效益不高、能源消耗较多、环境污染较重等突出问题。“腾笼换鸟”,任重道远;“凤凰涅槃”,何其艰难?

农业,强省之基。辽宁位于世界三大黑土区之一——东北黑土区南缘,农业资源丰富、优势明显,却产业链不长、附加值不高,“原字号、初字号”严重,加工能力与生产能力不相匹配。

如何让各板块、各产业统筹发力、整体升级?近年来,我省立足现在、放眼未来,跳出辽宁看辽宁、站位全局谋一域,以“一带五基地”建设、“五大区域发展战略”为总抓手,围绕落实“新理念”、提升“供给侧”、迈向“中高端”、增强“协同性”,进行顶层设计、密集出台政策,明确任务目标、健全落实体系,积极构建区域协调的发展格局,努力形成多点支撑、多业并举、多元发展的产业格局。

但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冰化三尺,也非一日之暖。

结构调整,是资源要素的重新配置组合,属典型的“慢变量”。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有过程意识,清醒地看到打造老工业基地“升级版”的长期性,坚定信心、保持恒心、找到重心、瞄准靶心,决不能单纯为了“速度”而重走老路、为了“数字”而目光短浅。

(六)

展开中国地图,辽宁的区位优势一目了然。

居东北之南,拥黄渤两海,2000余公里的海岸线,蜿蜒曲折、美不胜收。辽宁,是东北地区唯一沿海省份,是面向东北亚的重要门户,是“一带一路”建设中规划的重要省份,是中蒙俄经济走廊的重要节点。

开放,辽宁得天独厚。

我省是全国最早开放的沿海省份之一。早在1979年,辽宁在香港就设立了中辽贸易公司,开始利用外资。以此为端点,40年来,我省的开放型经济稳步发展。2018年,全省货物贸易进出口规模再创新高,增速高于全国2.1个百分点;全省实际利用外资、到位内资,分别同比增长57%、11.9%。

然而,在全国的“大盘”之中,无论开放层次、水平,还是能级、质量,辽宁还不够突出。

统计表明,我省去年7545.9亿元的进出口总值,仅占全国的2.5%,而广东已经突破7万亿元,江苏也达到了4.38万亿元。我们虽然是制造业大省,但机电产品出口占比仅为44.6%,低于全国14.2个百分点。

站在山巅,遥望寰宇。

当今,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科技创新层出不穷,引发经济格局出现深刻变化、利益格局出现重大调整。参与全球竞争、国际分工,我们不进则退、慢进亦退。

对此,辽宁十分清醒。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多次提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对外开放重要指示精神,切实增强做好对外开放工作的紧迫感,把辽宁放到全国乃至世界发展的大格局中去考量、去谋划,以更有力的措施、更坚定的决心,破解开放难题、扩大开放范围、拓宽开放领域、加深开放层次,以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以全面开放引领全面振兴。

去年3月31日,辽宁人民会堂,全省对外开放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在这里召开。会议深入分析当前开放形势,研究部署新时代开放工作。在改革开放40周年的历史节点,打响了辽宁健全完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努力培育形成开放新优势、加快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的“发令枪”。

5月10日,被媒体称为“辽宁开放40条”的20号文对外发布;8月,《辽宁“一带一路”综合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正式出炉。两个文件,进一步明确了辽宁开放工作的任务书、时间表、路线图,定位之准、举措之实、力度之大,在辽宁开放史上十分罕见。

张开双臂,拥抱世界。不久的将来,开放将会成为辽宁更强劲的引擎、更强大的支撑。

(七)

目前的辽宁,“稳”已是主基调,“进”已是关键词,“好”已是总态势。

但是,一山放过一山拦,一峰更比一峰险。前方的征程,愈发严峻复杂。

向外看。全国各地千帆竞发、百舸争流,检索各省数据,我们便能强烈地感受到什么是“标兵渐远、追兵迫近”。

向内看。尚未解决的老问题,从未遇到过的新问题,互为关联、交织叠加。

然而,我们也从未像今天这样满怀信心、充满力量:有人民领袖的掌舵领航、有真理之光的照耀指引,便没有什么不可战胜。

谆谆教导,耳畔回荡。只要我们擎起前行的灯、高扬思想的帆、齐舞击水的桨,老工业基地终将再立潮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