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撤并转” 下好先手棋

——锦州市扎实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和党政机构改革纪实
辽宁日报 2019年02月21日

本报记者 高华庚

市民在锦州市公共行政服务中心窗口办理业务。 本报记者 高华庚 摄

352个市直事业单位整合组建成35个公益性事业单位,精简比例达到90%;18个生产经营性事业单位整合组建成3个企业集团,精简比例达到83%;56个党政机构整合组建成45个工作机构,精简比例达到20%。

2018年7月以来,一场大刀阔斧的事业单位改革和党政机构改革在锦州展开。在这场大规模“撤并转”的改革中,锦州市广大党员干部交出了一份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无愧于人民的崭新的、亮丽的改革答卷。

“五级组织”为深化改革提供保障

“改革之前各级领导为我们做足了思想工作,内心的一些想法也想明白了。改革是大势所趋,我能做的就是在新岗位上做好本职工作。”2019年2月13日上午,锦州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在市政府大楼举行挂牌仪式,一名在这次改革中被转入事业单位的参公人员说。

2018年7月,锦州市全面启动事业单位改革方案。此次锦州对机构改革的力度之大、精简比例之高前所未有。面对改革涉及面广、利益关系复杂等现实问题,锦州市不断健全工作组织,率先搭建了“五级组织”架构。一是成立深化机构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由市委书记任组长,全面负责改革工作;二是建立包保组,由21名市领导包保67个筹备组,坚持一线调研、一线指导、一线推进;三是成立改革指导组,5个改革指导组分工负责,加强政策指导,做好服务保障;四是成立筹备组,成立34个新组建事业单位筹备组、33个党政机构改革筹备组,负责组建单位人员转隶和职能整合等工作;五是各筹备组成立4个工作小组,与5个改革指导组相对应,负责各筹备组具体工作对接。

“五级组织”架构职责清晰、工作具体、上下贯通、协调联动,实现上情下达、下情上清一条线,保证了政令畅通、快速及时、简洁高效。

上下联动迅速凝聚改革共识

2018年7月,锦州市事业单位改革工作刚刚启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的胡月星教授就受邀到锦州为全市领导干部作了《机构调整时期的积极心态与心理调适》专题报告,引导参改单位领导干部正确对待深化改革、组织调整、岗位分工和个人去留等问题。

全民健康保障中心主任王德福表示:“工作刚开始的时候,面对整合12家不同单位,事情千头万绪。筹备组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建立临时党委,设立13个临时党支部、23个临时党小组,保证普通党员和群众有事能找到组织。再通过不断组织党员干部学习相关的专题报告,令大家逐步凝聚了改革共识。”

在锦州市委坚强领导下,锦州市全体党员干部用良好的作风和高昂的斗志全身心投入改革攻坚。按照市委确定的时间表、路线图,思想上高度认同、组织上自觉维护、政治上坚决捍卫、行动上始终紧跟,上下联动,整体发力,保证了改革工作步调一致、有序推进,改革举措落地见效、成绩斐然。

锦州市委通过正确的引导,规范的操作,严格的管理,保证了改革工作风清气正、有序推进,未出现与改革有关的违纪或上访问题。

科学推进破解事业单位改革“密码”

深化改革没有任何回旋的余地,这是锦州市委、市政府推进深化机构改革的唯一态度。

将352个事业单位优化整合组建为35个公益性事业单位,将18个生产经营性事业单位优化整合组建为3个企业集团,在这个过程中“加法”怎么做、“减法”怎么办,改革成功的“密码”怎么破解?

锦州市首先从工作职能、内设机构、人员编制三方面着手,按照政事分开、事企分开、管办分离原则,大刀阔斧地推进事业单位改革。

工作职能全面清理。锦州市本着强化事业单位公益属性的原则,全面梳理事业单位职能3000余项。逐条对照市本级1789项权责清单,对167个事业单位承担的315项行政职能进行全面清理,将事业单位承担的行政职能全部回归相应的行政机关。在科学核定内设机构、人员编制只减不增的同时,大胆创新,在全省首创“业务部门”这个全新概念,合理安排中层职数,为部分中层干部锻炼成长提供宽广平台。这次改革,共收回事业编制1418个。

“加法”做得科学,“减法”做得果敢。在锦州市委的带领下,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对内摸底数、明职能,对外搞调研、寻良策,殚精竭虑、勤奋工作,生动诠释了改革成功的“密码”。短短两个月时间,35家新组建事业单位、3家新组建企业集团全部挂牌亮相。动作之大、速度之快、效果之佳,前所未有,改革任务首战告捷。与改革前相比,精简人员编制476个,精简单位领导职数150个,精简内设机构587个,精简中层领导职数686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