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学者谈民俗

元宵节带有全民狂欢娱乐色彩

辽宁日报 2019年02月19日

本报记者 高 爽

《文心雕龙》书封。

《太平广记》书封。

每年农历正月十五的元宵节,是中国春节年俗中最后一个重要节令。老百姓常说“闹元宵”,一个“闹”字,充分体现了元宵节热烈喜庆的节日气氛。南方有耍龙灯、耍狮子,北方有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元宵节的传统民间庆祝活动各地虽有不同,但都离不开吃元宵、观灯、猜灯谜这几项主要内容。

记者邀请到两位文化学者,谈谈元宵、观灯和猜灯谜这三项主要节庆活动的来源和文化内涵。

宋代起才开始吃元宵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这些称谓哪一个是最早的?正月十五吃元宵,先有元宵还是先有元宵节?记者曾经进行过一次民间调查,发现很多人对这些问题并不了解。

辽宁大学文学院教授郭醒的回答是:元宵是今天我们过元宵节的专属食品,但可不要以为因此才把正月十五称为元宵节的,元宵节一开始的节日食品也并不是元宵。

郭醒介绍,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代把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就是正月十五称之为“上元节”,又因为古人称“夜”为“宵”,所以上元节的晚上简称“元宵”,也叫“元宵节”。古人在元宵节这天吃什么呢?据《四民月令》《续齐谐录》等书记载,魏晋时期人们会煮一种添加了油脂的“膏粥”,用来祭祀蚕神,祈祷蚕桑丰收。到了唐代,又出现了吃“面茧”的习俗,面茧本质上就是一种带馅的馒头,但从名称可知其形状模仿蚕茧,可见其内在精神还是延续了丰收之意。当时的人们还会在面茧的馅中放入写着官品的纸签或木片,或选取名人警句中可以占卜前途的吉祥词句,以占卜将来官位的高低。

到了宋代,元宵或是汤圆才成为元宵节食俗的重要组成部分。据吕原明《岁时杂记》记载,北宋汴京上元节流行两种食物,一种是“焦公式”,流行最广,其大者称为“柏头焦公式”。所谓“焦公式”,就是油炸的“公式子”,用面粉包裹馅料制成,类似于现在的麻团,在唐代就已经出现了,《太平广记》中对“公式子”的制作方法有详细的记载。北宋时卖公式必鸣鼓,谓之“公式鼓”。另一种是“圆子”,即煮糯米丸,这种糯米丸是实心的,要配合用糖煮成的汤汁来吃。从蚕茧形状到后来的球形,食品中的寓意也从祈祷丰收扩展到了团圆美满。

郭醒说,今天的元宵就是在“公式子”和“圆子”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各地叫法不同,也有叫成“汤圆”“汤团”“团子”“圆子”的,叫“元宵”是在强调它的节日食品属性。从馅料上看,比起古代更为丰富多彩,不论是肉馅、糖馅还是五仁馅,总有一款适合你。

谜语的起源与元宵节没太大关系

猜谜是一种很独特的中国文化。最开始的谜语是写在灯笼上的吗?猜灯谜的习俗又是始于何时呢?

郭醒介绍,谜语在古代被称之为“廋词隐语”,也就是隐晦的、不显豁的语言。人们在进行语言交流时,偶尔会由于某种特别的原因,不便直截了当表达思想,而要通过拐弯抹角、迂回曲折的语言来暗示另一层内容,这就有了“谜语”的萌芽。

中国古代的文学理论巨著《文心雕龙》中有“谐隐篇”,专门讨论谜语问题,作者刘勰给谜语下的定义是:“谜也者,回互其辞,使昏迷也。”刘勰指出,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谜语的雏形就已经出现,“楚庄齐威,性好隐语”,楚庄王和齐威王都是谜语的爱好者。据《史记·滑稽列传》记载,齐威王刚即位的时候,整天吃喝玩乐不理朝政,大臣淳于髡感到忧虑,于是问齐威王说:“国中有大鸟,止王之庭,三年不蜚又不鸣,王知此鸟何也?”齐威王回答说:“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两人都采取“隐语”的方式进行交流。

到了汉魏之交,谜语正式成型。中学课本中有一篇选自《三国演义》的课文《杨修之死》,其中的一个情节就是以一个谜语的故事为背景而展开的:东汉末年的文学家邯郸淳写过一篇相当出色的《曹娥碑》。著名学者蔡邕曾特地去看这个碑,在碑的背面题了八个大字:“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当时谁也不明白这八个字是什么意思。这个谜底首先是杨修揭开的,他说:“黄绢,色丝也,这是一个‘绝’字;幼妇,少女也,这是一个‘妙’字;外孙,女之子也,这是个‘好’字;齑臼,受辛之器也,这是一个‘辤’(辞)字。所以这八个字的意思是‘绝妙好辞’。”

但猜谜与元宵节又是如何产生联系的呢?郭醒说,在文献中并未找到依据,只能猜测是把谜语写在花灯上,更能增加观灯的趣味性吧?

元宵赏灯发生了很多爱情故事

电视连续剧《大明宫词》中,太平公主初遇意中人薛绍的一幕就发生在上元节灯市上。这一情节虽然是虚构的,但是所描绘的唐代都城长安热闹的元宵之夜却是符合文献记载的。

宋代的文学作品中,同样记载了很多发生在元宵节的爱情故事,比如最有名的两首宋词: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欧阳修(也有人说作者为女词人朱淑真)的《生查子·元夕》:“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元宵节为什么会与爱情发生关系呢?辽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王焯认为,元宵节是春节的一部分。从除夕关门守岁开始,到元宵节,是一个人们不断扩大活动范围、人际关系不断得到扩大的过程。春节是家庭、家族之间的活动,内容以祭祀、守岁、团聚和交流为主,而元宵节活动则扩展到了公共区域。古代社会里,妇女的社交圈是很狭窄的,只有到了元宵节这一天,才有机会出门赏灯游玩,也才有机会与陌生人相识,遇到意中人。也正因此,有些学者认为,元宵节就是中国古代的情人节,这种说法虽然并未得到学术界的一致认可,但元宵节是一种全民参与的公共娱乐活动却是肯定的,也可以说,它更像是中国古代的狂欢节。

而除了与陌生人结识以外,灯会作为元宵节最重要的载体,还有更丰富的文化内涵。“灯”,谐音为丁,寓意着人丁兴旺,五谷丰登,各地都会在元宵节这一天开展跟“灯”有关的公众娱乐活动,一直传承到今天。2008年,元宵节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出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保护。我省也有很多非遗项目与元宵节有关,比如正月十五的海城高跷节,朝阳建昌灯会有“撒灯”、扭秧歌等习俗,都很有特色。

王焯说,学者们一般认为,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转型就是从传统的“熟人社会”进入到“陌生人社会”。但元宵节却证明了传统的中国社会也是有陌生人之间的交往的,颇具现代色彩,它是中国人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体现,也是中国人追求幸福快乐、渴望和谐人际关系的体现。挖掘元宵节的文化内涵,传承元宵节的传统,很有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