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梦朱:百年中国工笔花鸟画重要代表

辽宁日报 2019年02月18日

本报记者 凌 鹤

《玉兰》

《白凤》

与于非闇、王雪涛、启功等合作《群芳介寿》

《墨竹》

《寿桃》

《海棠喜鹊》

《杏林春晓》

《荷花》

《海棠戴胜》

赵梦朱曾任鲁迅美术学院教授,为当代著名国画家,尤擅工笔花鸟,是京津工笔花鸟画派传承发展的代表人物,亦是名家弟子辈出的美术教育家。其白描、勾填、写意、没骨皆能,终生孜孜以求,诲人不倦。赵梦朱与于非闇、吴镜汀、周怀民等当代著名画家多有合作,其人其艺名留史册。

赵梦朱是京津画派的重要组成人员。京津画派是清末民初继承发展国粹文化的精神与群体,是一种文化理念而非地域概念。京津画派主要起源于4个国画团体:中国画学研究会、湖社画会、宣南画社、松风画会。今日的京津画派已是立足于海峡两岸而遍布世界的主要中华国画群体之一,被国际美术界瞩目。

1949年,赵梦朱参与创办北京中国画家协会并任副会长。1953年,为振兴东北的美术教育事业,受国家重托,携20余名京城知名美术家、教育家赴沈阳,在东北美专任教,并于1958年鲁迅美术学院成立后,任鲁迅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教授。教学相长,终生不倦。

赵梦朱的艺术造诣、对东北美术教育的卓越贡献堪称楷模。因其淡泊的个性及历史原因造成的作品传世有限,使得这位花鸟画大师并未有如雷贯耳的声名,但其人其艺的灼灼光华仍香韵美术史册。

作品入选二十世纪《百年中国画》

2000年,在二十世纪《百年中国画》评选中,花鸟画领域,鲁迅美术学院只有赵梦朱一人作品入集,被鲁迅美术学院誉为百年中国工笔花鸟画第一人,并得到中国美术界的赞誉。

赵梦朱清末毕业于北京商部部立高等工业学校图案科,该学校以西方学派的绘画理论为美术教学基础,开创了现代工艺美术设计专业教育的先河。1923年,赵梦朱加入北京中国画研究会,受业于金北楼(金城),金北楼的人物、山水、花鸟画皆精,以花鸟画最为擅长,其中又以工笔为主,兼工书法、篆刻及古文辞。赵梦朱承其花鸟画衣钵有所成就。金北楼去世后,其子及门生等于1927年创立湖社画会,发扬金北楼遗志。

赵梦朱是湖社画会6个主要创始人之一。当时的湖社会刊对现代中西绘画理论与实践的深入研讨产生了积极有益的广泛影响,刊发了大量优秀美术作品和美学理论研究成果,推出画界精英与画坛新秀,为中国美术创作和美术教育事业储备人才。赵梦朱任湖社画会评议,肩负指导培养职责,功不可没。

上世纪20年代,他代表中国参加比利时国际博览会和巴拿马赛会美术展览,获得奖章、奖状。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出版《花鸟图谱》,其作品《葡萄蜻蜓》《梅竹山雀》《玉兰》《翠柳睡莲》《杏林春晓》《东风送暖》等都具有鲜明雅逸的个人风格。其许多作品被中外国家博物馆或美术馆收藏。

精研古法 博采新知 艺以大成

花鸟画在中国画中独树一帜,对民族审美的认知具有独特的表达方式,蕴含悠远的中华历史与文化积淀。尤其在中国哲学思想的表现中有着中和、静美、敬畏自然、寄情于物、天人合一的精髓。大自然中的花鸟被赵梦朱赋予独特生命。赵梦朱的花鸟画成就,秉持精研古法,博采新知的京津画派思想,传承创新。业内美术评论家与同道名家多有评点,认为其远法宋人,近师北楼,重师造化,研成自法,工笔、写意、没骨、勾填、重彩、水墨无所不能,而以工笔兼小写意为佳,形成了技法严谨、秀丽娇艳、雍容华贵、神韵飘逸的个人风格。可谓:“此中有真味,欲辨已忘言。”

其上世纪20年代作品《葡萄蜻蜓》,30年代作品《眉寿图》,40年代作品《梅竹山雀》等已见风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赵梦朱的艺术创作再迎春天,心与画映,再进新境。其50年代作品《玉兰》《富丽长春》,60年代作品《杏林春晓》《东风送暖》等可见风姿。

赵梦朱在教学中注重学习古人的绘画精神,强调临摹古人是必修课,他说:“不读古人不知其形,不临古人不知其神。”他更主张学生师于自然,进行实地写生。他对鸟类的研究情有独钟,在教学过程中收集并制作了大量鸟类标本,包括骨骼、肌肉、羽毛、外形,各种飞行的姿态等,供教学使用,这份对鸟类的热爱赋予画中,生动感人,他的学生深深得益。

艺术理论与实践自成一体影响深远

赵梦朱自幼家教严格,养成谦虚谨慎、刻苦好学的品格。其后代亦是人才辈出。赵梦朱对于中国花鸟画的技法与理论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并阐释个人观点,具有可操作性的指导价值。他从中国画在古代分为13科,后人归纳为人物、山水、花鸟、畜兽4种,花鸟画的4种表现技法,即白描、勾填、没骨、写意论起,细致讲解用笔、用水、用墨、用色,背景、烘托,云雨雪雾、树根、枝叶、花瓣、羽毛等的静动之态,并用“不根而生从意生,不笋而成由笔成,举头忽看不似画,低耳静听疑有声”“竹疏烟补密”“梅瘦雪添肥”等大量优美生动形象的诗句与名家画论解析来层层解读,学术价值高且通俗易懂。

赵梦朱注重西画基础与中国画理论的教育,如将西方水彩画与中国画融会贯通,中西合一,独树一帜,自成一法。虽然在上世纪50年代后赴沈阳鲁迅美术学院任教,但其美术教育理念和艺术创作思想在京津教育界、美术界仍有很大的影响。

其外孙曹忆来撰文谈到,赵梦朱推崇美术教育和艺术创作的中西结合,学生要美术功底扎实,写生是必不可少的重要课程。他认为中国书画的独特性注定了传统教育学习要从小学做起,因此,他曾任北平中小学美术教师,如北京五中、潞河中学、国立师范学校等,先后任国立艺专讲师,北平华山大学美术系、京华美术学院教授。他创立北平女子书画研究会,学员众多且多有成就。著名作家冰心从不讳言自己是赵梦朱的学生,并给予赵先生师德、艺德极高的评价。

赵梦朱以其精工细致的花鸟画技法、教授方式和独特的绘画风格,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前后培养了如白雪石、田世光等一大批近现代名家。

曹忆来回忆:“外公为人低调诚恳,忠厚老实,尊师爱幼。据母亲回忆,外公的一生从未与他人有过什么芥蒂。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不论在中山公园还是在中南海举办个人或多人画展,他都耐心倾听各方评价和反响,他的作品与为人,获得了画界各方人士的认可和褒奖。平素教导子女、学生不求名利,把精力放在艺术修养上,提高自己对艺术的鉴赏与实践。我对外公赵梦朱一生的评价是:仰慕天地,敬畏自然。淡泊名利,嘉业天成。”

花鸟画喜闻乐见,对于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启迪思想,意义不凡。

回顾赵梦朱的艺术人生,弘扬其艺术精神,既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复兴发展的撷萃,也是对当代画家的引领与勉励,艺术是德、文、能的终生修养。

艺术家简历

赵梦朱

(1892—1985年),原名恩熹,号明湖,河北省雄县人。当代中国著名国画家。曾任京华美术学院、华北艺专、鲁迅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曾任中国美协辽宁分会副主席、名誉主席,辽宁省人大代表,辽宁省文联委员等。其多幅花鸟画作品被中国美术馆及国内外国家级美术馆收藏。

他的绘画成就,远法宋人踪迹,而重师造化,习水彩法融国画之中,得法归己,工笔写意,没骨、勾填、重彩、水墨无所不及,他的工笔小写意,技巧严谨,注重写实,秀丽娇绝,雍容华贵。

代表作《玉兰绶带》获得第二届全国美展优秀作品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