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沈阳30年 潘恩友收获奉献奖

辽宁日报 2019年02月15日

本报记者 李 波

51岁的潘恩友是温州人,在沈阳生活了30多年。在邻居眼中,他就是一个以弹棉花为生的外地人。然而,在沈阳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眼中,他却是一个勇担社会责任、积极奉献社会的热心人。在去年颁发给他的荣誉证书上这样写道:你忠实践行红十字精神,以人道力量和博爱情怀,书写奉献华章,为沈阳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授予奉献奖。

弹棉花需要场地,也需要一个习惯使用棉被的人群,城乡接合部的村屯刚好满足他的这些要求。这么多年来,沈阳城区每一次扩容,潘恩友的家就要向城外搬一搬,如今已经搬到了三环外的大东区文官街道文官村。

在与铁路货场、木材加工厂为邻的平房里,潘恩友拿出钥匙打开柜子,小心翼翼地向记者展示他的宝贝——一本荣誉证书、一摞无偿献血证和一本收纳各种票据的相册。

相册中的票据始于1993年3月13日,是一张邮局开具的转账回执单。潘恩友说:“那一天,我在报纸上看到了那个大眼睛女孩,知道希望工程是帮助失学儿童上学的,而且每个人都可以捐款,我就到邮局按照报纸上的账号寄了100元。”

这张比自己儿子还“长两岁”的回执单,让潘恩友想起了自己因家里困难被迫辍学,跟随亲人外出弹棉花,并在沈阳落了脚的经历。有了一些收入后,他开始帮助家里还债,支持弟弟、妹妹上学,而希望工程则引导他走上了公益之路。捐出那100元后,他开始关注身边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开始在报纸上寻找遇到困难上不起学的孩子。沈阳市慈善总会发起助困活动他参与,沈阳市妇联组织助学活动他参与,街道组织帮助残疾人活动他还参与,有时候捐钱,有时候捐棉被,他总是力所能及地做一点儿事。

2008年汶川地震,“我上火车前买了一张报纸,上了火车才知道地震那么严重。我就在火车上给沈阳市红十字会打电话,我说地震灾区可能需要棉被,我是弹棉花的,想捐助100床棉被。”下了火车,潘恩友和妻子用五天五夜赶制出100床棉被,全部寄往地震灾区。两年后,青海玉树发生地震,潘恩友又捐了100床棉被。因为捐赠时沈阳市红十字会的财务人员不在,代开收据的工作人员还将捐赠物资的金额5500元错写成5500万元。潘恩友在退回收据时把那张5500万元的收据复印了一张,他希望有一天自己能做出更大的贡献。

从1993年第一次向希望工程捐款开始,潘恩友一直在以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默默地奉献,在他自己记录的捐助账单上,总金额已经超过了2万元。

潘恩友说:“我能力有限,只是对那些帮得上忙的事,尽自己的一份心意。虽然我们一家人都说不好沈阳话,但是我们对沈阳这座城市非常感恩。这些年,暂住费取消了,借读费取消了,政府这么帮我们,我们也要力所能及地帮助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