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孙合写日记见证十年成长

辽宁日报 2019年02月11日

本报记者 胡海林

一家人为李瑞云过八十大寿。(资料图)

李瑞云和外孙女徐行对坐学习。 本报记者  胡海林  摄

退休对丹东的李瑞云老人来说,只是人生的一个新起点。26年来,李瑞云阅读、写家史、记读书笔记,似乎比上班还忙。一次偶然的机会,她见5岁的外孙女对阅读和写作有兴趣,两人就相约一起写成长日记,至今十年笔耕不辍。上百万字的读书笔记和随感、几十封家书、十余本祖孙成长日记,是岁月记忆和精神交流,更是亲情融融和爱的传递。最近,李瑞云正着手把十余本日记结集出版,让更多的读者从中受益。

1月12日午后,在丹东市永昌社区的一栋老楼里,年届八旬、满头银丝的李瑞云正专注地修改着文稿,定格在记者镜头中的画面,是她最近一年多来的生活日常,她决定把和外孙女长达十年的日记结集出版,让更多的读者能从她和外孙女共同成长的过程中受益。

李瑞云的家收拾得非常整洁,十多平方米的卧室,靠墙放着一张单人床,床头是一张木桌和两把椅子,这是她和外孙女一起学习的地方。而在床的对面,书橱里有《史记》《中国全史》《资治通鉴》《红楼梦》等书籍,其他地方则堆满了她整理的资料、读书笔记、日记。

采访话题围绕阅读开始,却贯穿了李瑞云的人生。尤其是退休26年来,李瑞云上百万字的读书笔记和随感、几十封家书、十余本祖孙成长日记,她以笔劝诫子孙“情之为先,孝敬为本;读书明理,方正做人”,成为这个大家庭和睦幸福的精神之源。

一份难割舍的阅读情结

李瑞云祖籍山东,家里兄弟姐妹8人,她是老大。

1943年,李瑞云和母亲拿着一个小布包,从山东蓬莱坐船起航,在海上漂泊了十多天,“闯关东”来到鸭绿江口的丹东,投奔已在丹东立足的父亲。从此,这个大家庭便开始在丹东繁衍生息。

回忆往昔,李瑞云说:“小时候家里穷,一家十多口人挤在二十来平方米的小平房里,父亲在粮店赚的钱还需拿出一部分寄回山东老家接济族人,家里经常连吃饭都困难。即使这样,父亲也要求我们所有人上学读书,识字明理。”

受时局所限,李瑞云只读书到初中毕业。不过,放在那个年代,能像她一样读书到初中的女孩子也不多。读书,却在李瑞云心中埋下了不灭的念想儿。

在那个缺吃少穿的年代,由于是家中的长女,即便参加工作有收入后,李瑞云也要协助父母照顾弟弟妹妹,仍然舍不得从工资中拿钱来买自己喜欢的书。

“后来经济条件慢慢好些,我走到哪里都喜欢买书。你想,就算是1993年退休,我退休工资也才160多元,退休前始终对买书读书这件事,觉得不够尽兴。退休后,我给自己定的第一个目标就是买书读书。”李瑞云说。

洗手,擦干,铺平书页纸张,这是李瑞云读书写字前的规定动作。在女儿姜晓红的眼里,母亲这套仪式感,源自她对知识的尊重:“她特别好学,有段时间《百家讲坛》开播,她戴上老花镜,拿着笔记本,规规矩矩地坐在电视前,边听边记,谁也不能打扰。”

李瑞云的侄子姜岳,退休前曾任丹东市图书馆副馆长,家中藏书不少。“有一年,婶子来我家做客,看到我书房有一面墙的书,眼神都不对了,我说‘婶子,我书房对您随时开放’,她一把年纪顿时高兴得像孩子一样。”姜岳说。

就这样,李瑞云自己也是书越买越多,边读书边写读书笔记。她在第一本读书笔记的扉页上留下这样一段话:“求知是人类的本性,应该随时学习,学习一切;应该集中全力,以求知道更多……”

一本、两本、十本、二十本……李瑞云的读书笔记、散文、日记也是越写越多,同时她以自己家族往事为背景,多次往返于山东和辽宁,写起了名为《记忆安东》的家族史书。她将手写版的史书复印后,传给家族40多个子辈,以及山东老家的亲戚。

知道老人爱书,姜岳有一年送给李瑞云一整套八卷本的《中国全史》,老人仔细研读,并激动地写下一篇《放飞梦想,承载未来——家庭赠书有感》的万字感言,感慨自己过去读的都是平装单行本史书,这套全书是一笔珍贵的精神财富。

在一本厚厚的阅读笔记里,李瑞云用了一大半篇幅来记录自己阅读《红梦楼》的感受和体会。她说:“足不出户,翻开书本却有着广阔的天地,有书相伴,这是我最大的乐趣。”

看着母亲陶醉的样子,在一旁的姜晓红向记者打趣道:“她的书和读书笔记都是宝贝,别人不能随便碰。”

一本不设密码的祖孙日记

由于姜晓红和丈夫工作忙,他们的大女儿徐行小时候基本是和姥姥李瑞云一起度过的。

打记事起,徐行就习惯了姥姥在自己身边捧书看的样子:“有一年,姥姥从幼儿园接我回家,坐在我对面看书很久,我很好奇,觉得书里一定有什么好玩的或者好吃的,抢过来一看全是密密麻麻不认识的字。姥姥说:‘等你长大了就能看懂了’,书第一次在我心灵中也播下了一颗种子。”

有一段时间,徐行写作业总是注意力分散。琢磨良久后,李瑞云借着一次机会问外孙女:“要不咱俩以后一起写个日记好不好?”徐行带了点小机灵地问:“姥姥,那你是写我的好还是写我的坏呀?”李瑞云回答:“好坏都要写的。”于是,李瑞云拿出了一个绿色的笔记本,祖孙俩开始记录共同的“成长”经历。在姥姥李瑞云的带动下,徐行对书和阅读的痴迷也非同一般。

学习钢琴的第二年,徐行有了厌烦情绪,总是找各种借口不愿意去上课。李瑞云想,女儿家光买钢琴就花了4万元,如果外孙女不学琴,这钱岂不是要白花了?但逼着练肯定不能奏效,还得有些“物质刺激”以鼓励孩子坚持下来。

姜晓红回忆说:“徐行四年级的那个暑假,我回家看见她捧着少年版的《红楼梦》在看,还纳闷她能不能看懂。过了一段时间我回家,她总喜欢拉着我给我讲书里的故事,讲得头头是道,而且还有自己的思想,比如她说自己最爱书里的平儿,因为平儿善良,喜欢照顾穷苦人,当时还是蛮震惊的。”

学着姥姥的样子,徐行也把读书看到的新知识、名言警句、成语释义、思想感悟等一并写进成长日记,但其中对徐行的成长影响最深的还是两人的“互动日记”。李瑞云发现徐行写错字会帮她改正,她在日常生活中有值得表扬或做得不对的地方,李瑞云都会在日记中把自己的建议写出来。而徐行在看到姥姥的建议后,常常会写出自己的反馈日记,有时也会纠正姥姥的语法错误。

在祖孙俩第二本成长日记的扉页上,徐行留下这样一段话:“姥姥,你已经在绿皮日记上,给我童年写了100多篇日记,我俩再写200篇、300篇,长大了看看童年的回忆。”祖孙俩的日记没有秘密,很多时候两人通过文字交流,避免了直接对话中可能有的尴尬,两人通过写日记的方式反而更贴心了。

一场不收礼的文化寿宴

“读书知今昔。”这句话李瑞云时常挂在嘴边,经历过苦难与贫困的岁月,她对当前的生活非常知足。虽然每月退休金只有2000多元,但在李瑞云看来这已是自己退休时的近20倍,最主要的是自己每年花三四千元买书读并没有压力。

永昌社区一位工作人员表示,社区里举办一些老年人交流活动时,别的老人交流重心往往是自己给孩子多少钱多少房子,只有李瑞云在意自己给孩子讲通了什么道理,“她身上有一股自然的书卷气,看不到什么负能量,被称为大院里的气质老人。”

姜岳退休后成了李瑞云的“私人图书助理”,帮助李瑞云整理图书资料,归档整理手稿。他说:“婶子读书没功利心,是为修身养性,并且把这个观念传播给亲人。”

2017年1月,李瑞云老人八十周岁前夕,全家人提议要搞一次大规模的家族聚会,庆祝老人八十大寿,为此,儿孙们先后召开4次家庭会议,甚至对寿宴流程进行了彩排。

意见提交到寿星李瑞云手上时,她给子女讲了苏轼“三白饭”的故事,一碟白盐、一块白萝卜、一碗白米饭也可以找到舌尖的乐趣。她提出两个要求:一是杜绝大鱼大肉,要健康清淡饮食;二是不能收贺礼,宴会要有文化味儿。

这下可让小辈们为难了,去参加长辈的寿宴哪能不带礼物呢?有人悄悄向姜岳请教,他笑着回答:你是不了解她和她的家人,这家人看中的从来都不是物质,而是情。

李瑞云生日那天,寿宴虽在酒店进行,却又与众不同:大家不讲吃喝,只讲家风、谈成长、说读书,而且不收礼金。

寿宴由李瑞云的孙媳妇担当主持,她逐一解读大屏幕上老人80年来留影的故事;姜岳代表族亲献上寿联:“情为世重,寿以人尊”,并讲解寿联含义;随后李瑞云的儿女及孙辈纷纷登台,为老人送上真诚的祝福。

作为寿宴的主角,李瑞云对自己的人生80年作了小结,她动情地讲述了难忘的生活过往、父母如何带领8个孩子走出艰难困苦,实现今天的幸福安康。她还解释了自己对幸福的理解:“幸福就是身边有家人,每天都能保持身心平和。希望后辈们多读书,通过读书明事理,不做莽夫、无理之人。”

李瑞云还在寿宴上设了一个猜谜活动,要求宾客猜一本书名。“是哪本书深得毛主席厚爱,主席先后读了17遍?”现场气氛非常活跃。当天,赴李瑞云寿宴的有140多人,均遵守约定“两手空空”而来,满心愉悦而归,宾主尽欢。

补记

多换位思考

家庭才和睦

李瑞云的生活,读书和写作已是不可或缺的陪伴,除了写阅读笔记、家族历史,她也会写家里鸡毛蒜皮的琐事。

2016年,对李瑞云一家来说是个特殊的年份。这一年,女儿姜晓红决定高龄生二胎,但从她怀孕起,大女儿徐行就表现出很大的不满,担心父母不再关心自己,总是找各种理由闹。而李瑞云也意识到,生下这个“老二”,全家的生活秩序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来自己没有精力照顾小宝,二来担心大外孙女叛逆。

果然,姜晓红的小女儿出生后,一场家庭矛盾由此拉开了序幕。李瑞云还因此与女婿徐晓东发生了争执,并僵持了一段时间,这在这个原本和睦的家庭里,是从来没有过的事。

姜晓红尚在医院坐月子期间,一天突然发起烧来,李瑞云建议女婿当天留下来照顾妻子,她回家安排徐行次日的上学事宜,但徐行坚决反对并躲进厕所放声大哭。

回家的路上,李瑞云告诫徐行应该体谅自己妈妈的不易,却遭到女婿的反对,并声称“我自己的女儿我自己会教育,你知道她现在落差有多大吗”,两人一度激烈争吵。李瑞云虽然心有委屈,却不失理性,主动停止了争吵,而后回到医院,装着没事人一样伺候女儿直至出院,女儿全然不知母亲和丈夫间发生过那么大的争执。

从医院回家后,李瑞云把这段纷争写进自己《家有儿女》的随笔中。她一边写也一边反思,她在随笔中写道,“所谓的家庭矛盾,不外乎人人都想维护自己最亲的人,却忘了每个人也是别人的亲人。有家就有爱,我因爱他们一家而发生争吵,又因爱他们一家而停止了争吵……”

一段时间以后,徐晓东读过岳母的手稿,也向老人敞开了心扉:特殊时期虽然自己冷落了妻子,但他的确担心正值青春期的大女儿做出过激的事情,无论大人还是孩子,都要逐步适应家里的新变化,尤其需要给孩子一个逐步适应的时间。

徐晓东为岳母的大义而深深感动,并为自己当初的行为而羞愧。在全家人为李瑞云筹办八十大寿时,徐晓东说服大家由自己承担全部寿宴的开销,并许诺赞助岳母出版多年写就的文稿。

李瑞云说:“有爱的家庭就有凝聚力。经过这件事,我也懂得了一个道理,多换位思考,家庭才和睦。理解爱的过程,就是心灵提升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