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大庆
盘锦市农业农村局
副局长
派驻盘锦市盘山县
胡家镇任“第一书记”
冯大庆(右)说,在胡家镇,即使冬天,也可以通过室内养殖池进行河蟹养殖。
盘锦当地的“老把头”,经过打眼凿冰、下绳子、合力拖拽等程序,终于从冰下面捕捞出数百只活蹦乱跳的河蟹。忙活了一上午的“老把头”,脸上洋溢着笑容。原来,为了当天的冬捕顺利,他们早上6点多就来到蟹塘做准备,仅打眼凿冰就用了两个多小时。“老把头”们说:“今天的河蟹特别肥,肯定能卖个好价钱,咱们可以过个肥年了。”
深加工对蟹农增收大有帮助。目前胡家镇的河蟹深加工产业已经初具规模,陆续开发了卤蟹、醉蟹、呛蟹、蟹黄酱、蟹罐头等产品。
冯大庆指着刚刚生产出来的蟹罐头说:“咱们盘锦的蟹罐头,全国知名,网上好评特别多。临近春节了,蟹罐头、卤蟹、醉蟹都是走亲访友可以当作馈赠礼品的好年货。”
年 话
快递小哥再加把劲儿,24小时送到啊!
自打我参加工作以来,便一直在“农口”工作,最近十年更是直接负责盘锦市河蟹产业,亲眼见证了盘锦河蟹如何走出辽宁,走向全国。
去年春天,我到盘山县胡家镇工作后,只要有时间,就深入养殖户家中,与他们一同研究怎样提高产量,到河蟹合作社与河蟹加工企业中,琢磨如何通过网络渠道把河蟹卖到全国各地。
现在,全国人民对盘锦河蟹特别认可,各类电商企业也十分愿意销售盘锦河蟹,再加上我们合作的快递公司非常给力,还特地准备了河蟹专机,以确保主要城市能在24小时内收到盘锦河蟹。
今年春节销售季的宣传语是“地道盘锦蟹,给年味儿添道鲜”。为了让全国人民吃上地道盘锦蟹,盘锦大约有22万人在生产环节上忙碌着河蟹孵化、养殖、加工、包装等。
尽管盘锦河蟹产业的发展速度很快,但跟阳澄湖那边相比,还是存在不小的差距。比如,我们河蟹的品牌内涵较低,品牌延伸较少,龙头企业与农业合作组织力量薄弱,市场营销能力不强。此外,产品附加值并未完全得到开发,精深加工产业有待大发展,等等。
2019年,希望盘锦河蟹产业能够更上一层楼。
1月8日上午,盘锦河蟹冬捕大幕开启。在一处河蟹养殖基地内,盘山县胡家镇“第一书记”冯大庆指着刚从冰封20多厘米的蟹塘里打捞出的几十斤河蟹说:“这两年我们把冬捕河蟹打造成品牌活动,也为全国人民的春节餐桌添了一道鲜。组织派我到胡家镇当‘第一书记’,就是希望我把这里的河蟹产业继续做大做强做精,同时因地制宜地搞一些特种养殖。”
蟹农的丰收年
十多位胡家镇的蟹农分成两组,他们高喊着口号,用力拖拽坚冰下面的蟹网。“快来看啊,河蟹捞上来了。”一位蟹农激动地说。
此时,100余只河蟹开始在冰面上四处乱爬,冯大庆忙喊上记者,“来,咱俩跟蟹农一起把河蟹装到水桶里。”看见记者笨手笨脚地抓河蟹,冯大庆说:“第一次干这活吧?”“我给你讲,冬捕捞河蟹看起来挺简单的,凿冰、下网,最后一捞就完事了,其实我们这十多位蟹农准备了好几个小时。”冯大庆说,“咱们本地人管这些蟹农叫‘老把头’,全国人民春节餐桌上的盘锦河蟹,都是靠他们冒着严寒捞上来的。”
1月8日这天盘锦的最底温度是-8℃,但在空旷的蟹塘里,体感温度接近-20℃。“老把头”们被刺骨的寒风吹得双颊通红,但他们十分高兴。其中一位叫张永利的蟹农说:“今天的河蟹特别肥,卖相好,肯定能卖个好价钱。”
为了能让更多的人吃到地道的盘锦蟹,为年味添道鲜,盘锦今年冬捕河蟹再创历史新高。冯大庆说,盘锦是中国最大的河蟹冬储基地。2018年冬储蟹种40万只,扣蟹1200万公斤,商品蟹860万公斤,冬储面积达3335公顷。这其中,胡家镇的冬捕河蟹又占盘锦的一半以上。
登录电商网站,很容易就能找到卖盘锦河蟹的商铺。胡家镇一家河蟹加工企业的负责人安寰宇告诉记者,以前盘锦河蟹只有一张网——用于捞蟹的蟹网,但这张网捞出来的河蟹只能卖到东北三省。现在,有了电商平台和现代物流这张营销网,盘锦河蟹可以卖到全国各地。
冯大庆说:“沈阳桃仙国际机场每天都有两至四架专机,等着把盘锦河蟹送到全国各地!”“长江三角洲一带有大闸蟹,咱们盘锦河蟹能卖到那边去吗?”记者问道。“当然啦!就连珠江三角洲那边也已经吃上盘锦河蟹了。目前,盘锦河蟹在很多南方城市都实现了次日达。”冯大庆说。
今年春节全网销售
中国河蟹看盘锦,盘锦河蟹看盘山,盘山河蟹看胡家。作为全国闻名的“蟹田小镇”“第一书记”,冯大庆三句话不离河蟹。他的办公电脑里,存储了大量关于阳澄湖大闸蟹的营销、推广资料,他说:“存这些,是为了学习。咱们盘锦河蟹肉质鲜嫩、风味独特、膏满黄多、野味十足、营养好吃,可无论交易量还是影响力,与阳澄湖大闸蟹相比,都有不小差距。”
“去年我组织胡家镇的一些河蟹养殖户、加工企业代表到江苏省兴化市等地调研河蟹加工、网络销售等项目,通过考察发现,我们在产品包装、市场营销以及网络销售等方面有欠缺。”冯大庆说,“举个例子,阳澄湖那边的螃蟹已经是机器绑绳,可咱们还是靠人工。盘锦河蟹年产量约7万吨,根本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应该扩大养殖面积,提高产量,机器绑绳也就是河蟹预处理中心争取在今年能投入使用。”
冬捕开售以来,盘锦河蟹的销售量同比去年增加了至少两成,尤其是来自南方的订单增幅最大。冯大庆说:“2019年我有个愿望,那就是带着胡家镇的河蟹到上海、南京、杭州、广州等城市做推广,要知道,盘锦河蟹从口感、品相等方面都能跟阳澄湖大闸蟹媲美。”
冯大庆告诉记者:“仅河蟹一项,胡家镇农民人均增收可达3000余元。从趋势上看,河蟹市场需求空间较大,市场价格还将持续高位运行,全镇农民增收没什么问题,但我们不能就此满足。”利用河蟹越冬池养殖便是进一步为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之一。在冯大庆看来,“春节其实也是河蟹销售的旺季,以前我们冬捕河蟹产量不够,也不太重视春节期间的销售。前些年网上全是阳澄湖大闸蟹唱独角戏,今年我们也开始全网销售。”此外,针对蟹塘每年5至10月闲置问题,冯大庆在胡家镇尝试养殖小龙虾,“北方小龙虾上市时间为8至9月份,由于这个时间正是南方小龙虾夏眠时间,北方养殖小龙虾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价格会达到一年之中的高峰值。”
做好全产业链
胡家镇姚家村党支部书记陈景玉告诉记者:“我们村以前靠传统水稻种植为主,在冯书记和驻村‘第一书记’孙磊的帮助下,发展了河蟹水产养殖,村民增加不少收入。”
在胡家镇,几乎全民养蟹。镇政府附近,随处可见河蟹合作社,另外还有河蟹大市场。“怎么样,我们这不愧是河蟹特色小镇吧?”冯大庆乐呵呵地说。
在秀玲河蟹合作社内,到处都是河蟹的深加工产品。冯大庆说,胡家镇的河蟹产业已经从最初的“养殖+餐饮”,向稻田养殖、餐饮物流、河蟹深加工、销售出口一体化服务拓展,基本形成了从田间地头到百姓餐桌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他对记者说:“我跟你透露一个好消息,农业部不久前批复胡家镇为全国产业强镇示范镇。”
那么2019年是不是更可以大展拳脚了?“肯定要把胡家镇河蟹的全产业链做好。根据我们之前的规划,一定把稻蟹生态养殖、河蟹深加工、河蟹预处理中心、稻蟹电商销售平台和特色民宿这五大项目做扎实。”冯大庆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