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育人水平

南公营子学校打造特色校园文化

辽宁日报 2019年01月29日

本报讯 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南公营子镇是蒙古族人口聚居的地方。如今,坐落在这里的南公营子九年一贯制学校中心校校园内还保存着5座蒙古族古建筑。近年来,该校立足珍贵的历史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不断加强校园特色文化建设,演绎出“老树开新花”的精彩篇章。

南公营子学校从打造特色校园文化环境入手,实现了民族、传统文化在校园内相映生辉。中心校校园内,蒙古包造型、祥云图案、蒙古族文化墙等民族符号随处可见。此外,教学楼一楼、二楼还分别修建了蒙古族文化和传统文化走廊。

开展特色校园文化活动。恢复成立了“石竹花”文学社,并相继成立东仓诗社、东仓书画院、紫砂陶艺社团等文学艺术类社团。每周一次的道德讲堂、以班级为单位的经典诵读活动小组,让校园每天都回荡着古韵之声。射箭、摔跤、马头琴、蒙古象棋、蒙古族歌舞等社团活动,传承着蒙古族传统文化。

建设特色校园文化场所。将现存的5座古建筑建成了蒙古族民俗馆、校史馆、抗日战争纪念馆、喀左历史展馆和东仓书画院。丰富的文本实物资料,精心的设计包装,让这里成为学校展示校园文化建设的亮丽窗口。

组成特色校园文化师资。采取“内引外联”方式,形成了一支达百人的发展校园文化的人力资源群。尤其是校外多个领域的人力资源,成为不在册的强力外援师资,不仅带来了先进、专业的知识和理念,而且极大提升了学校文化育人的整体水平。

王海波 本报记者 张 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