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村里去看看“第一书记”

辽宁日报 2019年01月29日

本报评论员 张小龙

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年贺词中,专门提到了脱贫攻坚和“第一书记”。1月25日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总书记与扶贫驻村的“第一书记”视频连线交流,向全国所有的“第一书记”致以诚挚问候,向大家拜个早年。

总书记何以如此关注脱贫攻坚?何以如此牵挂“第一书记”?

脱贫攻坚是一项历史性工程,是中国共产党对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打赢脱贫攻坚战,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脱贫攻坚进入最为关键的阶段,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存在的绝对贫困问题,就要历史性地得到解决。

辽宁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大力推动乡村振兴,坚决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从2018年开始,我省选派1.2万名干部到经济困难乡镇村工作3年,担任“第一书记”。一年下来,他们的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果?“第一书记”们有哪些心得体会?

每年春节前夕,本报都会推出《望年》特刊,选取当年最有代表性的一类群体,跟随他们匆匆的脚步,倾听他们至真的心声,一起感慨,共同展望。一粒沙里看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我们的目的,是通过一个个丰富的断面,反映时代前进的主题,捡拾人潮背后留下的文化珠贝,呵护让我们年复一年不倦奔跑的心灵温度。

今年,我们把目光投射到驻村“第一书记”身上。春节前夕,本报记者兵分14路,从每个市随机选择一位“第一书记”,与他们面对面交流,分享他们取得成果时的得意,体会他们遇到挫败时的沮丧,理解他们因为工作亏欠家庭的遗憾。

当所有的素材集中起来,仿佛构建一个多棱镜,每一面呈现的景象,都足够丰富,令人思悟。

其一曰“亲”。乍一进村,穿着西服打着领带,手里捧着保温杯,老乡肯定见外,觉得你一看就是城里人,跟他们不是“一路的”。角色真正转变之后,你就不嫌农村脏,不嫌老乡土,紧握他们沾满泥垢的手,喊着老王老李亲戚里道的称呼。亲切,亲和,而后亲人,这是“第一书记”的入门考试。

其二曰“正”。农村人大部分时间都猫在村里,大多数没有见过大干部,甚至连乡长都没打过照面。但他们心里有杆秤,来了位“第一书记”,老乡们开始是怀疑的,是挑剔的。唯有正派、正直,才能让人接受。一个“第一书记”的形象,在很多老百姓看来,可能就是对党和政府的全部印象。

其三曰“实”。不管你有多大志向,也不管能耐多大,到了村里一定要先搞好调查研究,摸清底数,多听村民的想法。如果自以为了不起,吹吹呼呼,虚头巴脑,随便夸海口,答应的事儿办不成,老乡们就会瞅你不顺眼,时间长了就不搭理你了。

其四曰“能”。“第一书记”大多是优秀党员干部,在原来的岗位上是一把好手,能力是有的。怎么通过电商平台让村民的农产品卖个好价钱,如何改善村里的面貌,能否拉来一两个项目帮大家脱贫致富,如何借助外部资源丰富老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要干的事儿太多了,空间和舞台太大了。

其五曰“引”。“第一书记”们普遍反映,在村里最难的事儿就是做思想工作。你让老百姓改变种植结构,凭啥听你的?歉收了怎么办?你劝他们参加农业合作社,是不是有啥猫儿腻?亏了谁赔?你动员党员发挥带头作用,他们说基层党组织不健全,说话也不一定好使。所以,如何引导,如何做好思想工作,让村里人信你、服你、听你,愿意跟你走,是门大学问。

其六曰“舍”。这是对“第一书记”本人说的。大家都是城里的干部,开小车,下馆子,看电影,家常便饭。住在村里,吃在村里,生炉子引火恐怕都不会,屋里成箱的方便面,的确不容易。更难的是想家,父母需要照顾,妻儿需要陪伴,夜深人静的时候,愧疚涌上心头。过年了,听到鞭炮声,见到老乡家饺子下锅,这种情绪更浓厚。

这期特刊的名字叫“向往”,表达了我们几点朴素而美好的冀望——

我们向往,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这个重要的年份,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定然成功,国家越来越好,民族迈向复兴。

我们向往,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在新的时代坐标里,辽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更大成就,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加速推进,不负党中央嘱托,不负全省人民期望。

我们向往,每一个个体,都能依靠奋斗拥有精彩的人生;每一个家庭,都能用爱书写美满的故事。所有的付出都有价值,每一点贶赠都值得珍惜。

已识乾坤大,犹恋乡土亲。新春快乐,宏图再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