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家堡村有个超市专做线下展示

辽宁日报 2019年01月29日

方伟

沈阳市政府办公室

主任科员

派驻沈阳市法库县依牛堡子镇

祝家堡村任“第一书记”

第十届沈阳食品节期间,方伟在祝家堡村展台前向消费者推介农副产品。

春节快到了,祝家堡村年味儿渐浓,家家忙着蒸黏豆包、写春联、包饺子。村民徐德启的女儿在沈阳工作,这两天要带着外孙提前回家过年。老两口忙着给外孙包饺子,方伟(右)也跟着擀起了饺子皮。

祝家堡村有不少村民通过种植玫瑰花致富。春节前,方伟(右)走访玫瑰花种植大户。村民说,上一茬花期刚结束,春节过后会迎来下一个花期。

村民徐金慧家是精准扶贫户,现在,徐金慧被聘为慈善超市唯一的员工,方伟还教会她用微信销售自家的溜达鸡和溜达鸭。因为常到徐金慧家走访,方伟跟徐金慧的妹妹(右)成了好朋友。

年 话

除夕夜我等所有家庭都煮完饺子再回家

我是祝家堡村“第一书记”方伟,马上要到中华民族重要的节日春节了,现在村里家家户户都在忙,有的人家忙着蒸香喷喷的黏豆包,有的人家忙活着杀年猪、宰年鸡。我有三个新年愿望:虾稻共作有个好收成,精准扶贫户徐金慧家的微商小买卖来年增收1500元,给四五组村民铺上柏油路。

虾稻共作,事关祝家堡村能否脱贫致富。祝家堡村虽然是产粮大村,但是因为增收渠道窄,全村七成以上青壮年常年在外务工。所以我们不但要发展庭院经济、成立合作社,而且要不遗余力地推广虾稻共作项目,既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又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重要的是农药化肥的少使用甚至是零使用有利于食品安全。

第二个愿望是关于徐金慧家的。徐金慧患有癫痫病,小学毕业后就辍学在家,现在她是村慈善超市里唯一的员工,学会了使用微信推销自家农副产品,她家的溜达鸡和溜达鸭非常受城市百姓欢迎。今年,我打算鼓励她发展庭院经济和认养农业,争取微商小买卖做得有声有色,再增加1500元收入。至于困扰四五组村民多年的行路难问题,通过与有关部门沟通基本有着落了,今年一定要铺上柏油路。

咱们村的共建企业给村里的低保户准备了饺子。我向村民承诺,今年一定让每家每户都吃上饺子,除夕那天我要等所有家庭都煮完饺子再回家。

1月10日上午,在辽宁工业展览馆举办的第十届沈阳食品节上,沈阳市法库县祝家堡村的展台吸引了不少消费者前来“打卡”。

祝家堡村“第一书记”方伟,为带动村民致富开通了电商平台,手把手教村民使用微信销售农副产品,让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经济模式成为村民的致富手段。

好东西卖不出去干着急

甜得流油的黄瓤地瓜、招人稀罕的溜达鹅蛋、甘香味美的虾田稻米……方伟在祝家堡村的展位前向络绎不绝的消费者介绍当地的土特产品,最受欢迎的是与沈阳农业科技龙头企业合作的虾田大米。

家住沈阳市多福社区的高春兰说,她去年曾经抱着试试看的心理买过这种大米,不但绿色健康、营养丰富,而且吃到嘴里还非常弹牙。

在为期5天的第十届沈阳食品节,祝家堡村的各色农产品供不应求,村民们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规范种植的实惠。

去年初,在沈阳市政府办公室工作的方伟,被选派到法库县依牛堡子镇祝家堡村任“第一书记”。

祝家堡村位于法库县东南,距沈阳市40公里,自东向西奔流而下的辽河滋养了那里的土地,村里大面积种植水稻,还出产野生河蟹。祝家堡村在户人口1985人,有246.7公顷水田和160公顷旱田,不过,村里大部分是留守妇女和儿童,还有22户低保户,涉及困难群体共计69人。

方伟算过一笔账:祝家堡村平均每人拥有0.3公顷土地,按照每公斤水稻3元钱的收购价格,去掉种子、化肥和农药等各项农业支出,年人均收入只有3000元左右。

跟着方伟来参加展会的村民李博说,为了增收,村里家家户户养溜达猪、溜达鸡,到秋天再去河边捕蟹,但是因为不了解城里的需求,始终卖不上好价钱。

开阔村民的视野

“方书记来了后,咱村变化老大了!”记者跟随方伟在祝家堡村走访,村民徐德启这样告诉记者。

到祝家堡村就任后,方伟制定了“党建引领,集体带动,因地制宜,美化宜居”的工作方针。祝家堡村村委会东侧有一个慈善超市,是方伟提议成立的。超市里销售各类用品,售价远低于市场价格,因为不以盈利为目的。值得一提的是,慈善超市既是祝家堡村农副产品展销平台,也是与中国邮政合作的电商平台的线下展示售卖区。方伟说,为了带动祝家堡村全体村民共同致富,他想到成立养殖集体专业合作社的办法,另外就是让村民学会利用互联网来销售产品。

“每家每户都在房前屋后种植白菜、辣椒、茄子、芸豆和西红柿。”方伟说,村民自家吃不完但又卖不出去,现在村里通过电商平台发布信息,由村民负责在沈阳与法库间进行物流配送,上线不到半年就实现交易额近9万元,其中农户增收6万多元,还带来集体收益金4000多元。

此外,方伟尝试开展“农厨对接”,在沈河区多福社区现场销售,一天卖出4000元农副产品。他还带领低保户一起参加各类农副产品展销会,不仅赚了钱,也开阔了村民的视野。

一亩稻田两份收益

修砂石路、建调节室、装摄像头……任“第一书记”不到一年,方伟做了不少实事,村民都称赞他工作细致稳当。

记者了解到,因为祝家堡村外出打工的村民比较多,村里居住的大多是妇女、老人和儿童,过去村里路灯少,大伙儿总感觉不是太安全。方伟了解村民的需求后,想方设法给村里的主要路口安上了摄像头,从此再没听说谁家少了这丢了那的。

方伟认为,祝家堡村的自然环境、地理条件都有优势,只要把经济搞上去,在外务工的青壮年一定愿意回到家乡创业。

那么,怎么发展经济?方伟想到的办法是发挥地域特色。“祝家堡村地处辽河河套,辽河冲击而成的平原可谓沃野千里,是法库地区传统的种粮和产粮大村。”方伟说,他通过招商引资与沈阳农业科技龙头企业合作,在水田里种植水稻的同时又养殖了经济作物小龙虾。

一方面,通过绿色种植提高水稻附加值;另一方面,通过规范种植形成产业和品牌。方伟说:“过去每亩水稻的纯收入是1000元左右,但虾稻共作后稻米每亩可增收1000元以上。”

另外,由于虾稻共作对种植的要求更高,可以减少污染并让土地更有“后劲”,“每亩小龙虾的收入也能达到万元左右。”方伟说。

祝家堡村与辽河湿地公园近在咫尺,方伟还想通过发展旅游来增收。方伟认为,祝家堡村发展旅游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咱们村距离法库县和沈阳市分别只有35公里和40公里,不仅自然风光美,还有不少与历史传说相关的地点可以开发。游客来了,能吃到地道的农家菜,还可以到苇田捕蟹,去稻田捉虾,下果田采摘,临走再买上三五样农副产品回去走亲访友。多好啊!”方伟对祝家堡村的未来有很多设想,他说,如果一天有48小时就好了,可以多做点事。

离开祝家堡村前,方伟告诉记者,祝家堡村与中国邮政合作在沈阳市农产品展示体验中心销售笨鸡蛋和虾田稻米。一位村民笑着说:“咱们祝家堡村出品,保证质量好,记者同志,回沈阳后,你也去买来尝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