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过大年 文化进万家”活动举行

传承人手把手教孩子非遗技艺

辽宁日报 2019年01月29日

本报讯 记者郭星报道 喜庆吉祥的满族荷包、热烈奔放的抚顺地秧歌……1月26日、27日,由辽宁省文化演艺集团(辽宁省公共文化服务中心)主办,辽宁省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的“非遗过大年 文化进万家”2019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展演系列活动,在沈阳文馨苑小剧场及其附属展示空间举行,数千市民和游客参观了展示展演活动,感受古老而神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

“与以往的展示展演不同,本次展演增加了许多互动体验环节,而且专门开设了10节非遗公开课,传承人手把手教孩子做一些非遗手工艺品(作品)。”省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相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为迎接新年的到来,文馨苑处处装点中国红。记者采访时,台上正在演出辽西木偶戏。在两名演员的操纵下,一位身着汉服的书生拿起毛笔,画起了竹子。他作画期间,女子伴着民乐,跳起了长绸舞。一曲终了,栩栩如生的墨竹图也完成了。主持人邀请台下的4名小朋友上台体验木偶戏,两人一组,一组操作长颈鹿,一组操作狮子,“让狮子和长颈鹿握握手,拥抱一下”。在几个小朋友的多次尝试下,两个小动物才拥抱在了一起。

辽西木偶戏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而木偶画竹是辽西木偶戏的独门“绝技”。节目主持人告诉孩子们,他们体验用的木偶是特制的,非常轻,而表演用的木偶含有金属,一个有十多公斤重,一场表演下来,演员胳膊会酸好几天。

在文馨苑的附属空间,则是52项非遗惠民活动展示的主场地。因为临近春节,本次非遗惠民展示活动以“迎春”“送福”为主题,选调了雕刻类、剪纸类、刺绣类及传统饮食类等52项与传统年俗有关的非遗项目,打造了富有浓厚春节气息的“年货一条街”。观众在这里不仅能了解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神奇,观看传承人现场创作,如果有兴趣,也可以拿起工具,坐下来学一些简单的技法。

这一次展演的突出特点是非遗公开课,两天内共安排了岫岩满族剪纸、锦州面塑、丹东面塑等10个课时的非遗公开课。主办方告诉记者,考虑到中小学生放寒假在家,他们就尝试举办免费的非遗公开课,每课安排15对亲子,请传承人授课。没想到消息对外发布后两天内就已报满,有的报名者来自沈阳以外的城市。

“老师快来看,我烙成了一只小猫咪。”烙画艺术课上,伊思睿小朋友从陌生到熟悉,在李瑞群的指导下,已经能画一些简单的动物。省级非遗烙画艺术传承人李瑞群独自承担了两课时的教学。据介绍,烙画源于西汉,最初在木头上作画。纸上烙画是纸与火的艺术。烙画创作时要注重将速度、温度和压力相结合,讲究落、起、止等运烙技巧。课堂还展示了李瑞群的作品,猛虎身上的毛纤毫毕现,令在场的人们啧啧称奇。

主办方告诉记者,他们今后还计划举办非遗公开课,让感兴趣、有时间的小朋友参加学习,以切实行动助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