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学者谈春节习俗

新年俗承载了传统年文化内核

辽宁日报 2019年01月29日

本报记者 高 爽

春节,是中国人最古老也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了,通常称之为过年。比起其他的传统节日,过年的仪式感是最强的,关于“年”的传说与故事也是最为人津津乐道的。但与其他传统节日一样,年文化的内涵同样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变化与丰富的。

对这样一个讲了几千年的老话题,还会有什么新的视角和发现?春节即将到来之际,记者请到了两位文化和民俗学者谈过年。

用爆竹驱赶“年兽”只是传说

关于“年”,我们听得最多的一个说法是:“年”是一只怪兽,过年放鞭炮就是为了驱赶“年兽”。但辽宁大学文学院教授郭醒认为,这只是一个个明清以来流布甚广的传说,如果追根溯源,在早期的文献记载中,学者们尚未找到“年”与爆竹的直接联系。

郭醒说,在迎接新年的时候燃放爆竹至少已有2000年的历史了,传说由东方朔所著的《神异经》一书中就记载了这一习俗,也就是说最晚在两汉时期,这种习俗就已经形成,只不过当时的爆竹和我们今天所看到的不太一样。今天的爆竹是用纸张包裹火药制成的,而两汉时期还没有火药,甚至大部分时间里也没有纸张,当时的爆竹名副其实,就是把竹子放到火里去烧。

那么“年”这只怪兽是怎么来的呢?郭醒说,与“年”最接近的是“山魈”。据《神异经》记载,在西方有一种类似于巨人的怪物,名字叫“山臊”,人遇到之后就会得上寒热之类的疾病。南朝宗懔的《荆楚岁时记》中引用这段记载时称这种怪物叫“山魈”,总之是一种会给人带来祸患的东西。好在这种怪物有一个弱点,最怕火光和响声,所以每到新年,人们便焚烧竹子,发出噼噼啪啪的响声,把山臊或是“山魈”吓跑。

郭醒认为,按科学道理来讲,这种只要遇到就会给人带来疾病的怪物不大可能在自然界存在。所以后代的一些学者也对放鞭炮驱赶怪兽的说法提出过质疑。比如隋朝的杜公瞻认为,燃放爆竹不是起源于驱赶怪物,而是古代王侯所用的“庭燎”在民间的遗迹。所谓“庭燎”,是指宫廷中照明用的火炬,用薪柴制成,形状好像巨大的蜡烛。“杜公瞻的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但没有解释人们何以偏爱竹子燃烧时发出的响声。燃放爆竹应该是上古先民日常生活方式的一种遗存,当人们还生活在野外的时候,都会点燃篝火煮食取暖,而火光与响声也有驱赶野兽的作用,其中的道理并不复杂。”郭醒说。

春联和门神都源于上古的桃符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宋代大诗人王安石的一首《元日》,概括了过年最重要的几大习俗。进入现代社会,放鞭炮的习俗还有,但出于环保的考虑,很多城市有限放和禁放的规定,规模大不如前了,饮屠苏酒的习惯也不常见,但“新桃换旧符”则以贴春联和贴门神的形式保留至今。

郭醒说,春联和门神看似两种不同的东西,实际上都来源于上古的桃符。东汉应劭的《风俗通义》引用《黄帝书》说,上古的时候,有兄弟二人,一个叫神荼,一个叫郁垒,住在度朔山上的桃树下,如果有鬼擅自闯入,就用苇索捆起来喂老虎。后来人们就在新年的时候在门前安放两人的桃木像,用以辟邪驱鬼。制作桃木像比较复杂,后来就演变成了画有二人形象或写着二人名字的桃木牌,这就是所谓的“桃符”。之所以用桃木,是因为传说鬼怕桃木。随着历史的发展,后世渐渐不用桃木牌,改用纸张,但还是叫桃符。

桃符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绘画,这就是后来门神的起源。根据郭醒查到的资料,最早的门神当然就是神荼和郁垒兄弟,后来不断有新的形象占据了门神的位置,其中包括各路神仙以及历史人物,最常见的人物是唐朝的两位将军,秦叔宝和尉迟恭,两人成为门神的故事看过《西游记》的人都很熟悉。不光是武将,著名文臣也曾做过门神,比如魏征、包拯、文天祥等。在抗战时期,人们还曾把抗日将士的形象绘成门神贴在门上。

庆祝感恩憧憬交流共同构成了年味

这些年来,人们经常会感叹:年味越来越淡了。何以如此?最重要的理由是以前那些过年的“老礼儿”现代人越来越不讲究了。

“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这首儿歌里,说的正是丰富多彩的年俗。这些传统农耕社会的习俗,很多已经不适应现代人的工作模式和快节奏的生活方式,特别是由传统的主干家庭过渡到以核心家庭为主的家庭模式,只适用于人口众多的大家庭的习俗都没办法延续下去了。

辽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王焯认为,这些年俗加在一起构成了人们通常所说的年味,就是过节的仪式感。但不能以旧俗是否延续来考察年味,因为年俗一定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产生变化,旧俗消失的同时又有新俗产生。

王焯说,今天的年俗主要是由三个方面构成的:一直延续下来的旧俗,比如节前采办年货,贴春联,贴窗花,回家过年,大年三十儿吃年夜饭、除夕守岁,大年初一开始拜年、走亲访友,等等;一些曾经被忽略的旧俗,因为契合了新的时代需要,成了新时尚。比如以前只流行于东南沿海地区的尾牙节,现在是很多企业年终岁尾的重要聚会和联谊活动,用来感谢和表彰员工一年来的辛勤工作。比如庙会这种原本在寺庙内及附近地区进行的祭神、娱乐和购物活动,现在已经不局限在寺庙周边,而是遍布商业街和公共场所,成了烘托节日热闹气氛的文化活动和商家年前促销的新手段;新的过年方式,比如举家看春晚,老人去外地的儿女家过年,大年初四之后的同学聚会也日渐流行起来。特别需要指出的是,随着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逐渐增强,中国年已经在全世界获得了更广泛的了解和认同,以前海外各国的春节活动只在华人聚居的一些区域举办,现在则遍布各地,去年春节期间,迪拜的世界最高建筑哈利法塔上专门为中国年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灯光秀,都充分说明中国年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了。

王焯说,习俗是文化的载体。从古到今,中国年文化有几大永恒的主题:“庆祝”“感恩”“憧憬”“团聚”“交流”,其核心是中国文化特有的“天人合一”理念,敬畏自然、敬畏祖先,与天地万物交流,与自然和社会和谐共生。新年俗同样承载着这些主题和理念,以此来看,年味并没有变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