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十万事业人如何变身

辽宁日报 2019年01月23日

图为无人机拍摄的大连国际会议中心。新华社发

■改革时间短,涉及人数多,尤其还有大量“事转企”人员,“铁饭碗”没了后,最大的难题就是解决人的稳定问题

■这是一次没有参照样本的改革。为了能够顺利推进,改革选择“不留后门”;为了改革方向精准,则需加大调研,把控节奏和力度

■激发改革动力,让“改革者利益不降”是确保改革顺利推进的关键。改革中,涉及各类群体的新诉求将不断出现,更需以人为本

一场大刀阔斧的事业单位改革在辽宁展开。在这场大规模“撤并转”的改革之中,数十万“事业人”的工作轨迹发生变化。改革之难在于触碰利益,而此次改革对利益格局的重塑涉及人数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又鲜有先例。

辽宁是怎么做的?改革后这些“事业人”的工作状态怎么样?《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近日对此进行了跟踪调研。

触碰利益,更触碰灵魂

1月2日,沈阳市林业局的牌子被摘掉,事业单位改革之后,机构改革的大幕也被拉开。一些此前在事业单位改革中被划走的“老人”,再次回到局机关门前合影留念。

“尽管各级领导做足了思想工作,但内心还是有抵触情绪。一方面熟悉的工作环境、模式发生变化;另一方面也对未来会怎样有些担心。”一位在这次改革中被转入事业单位的参公人员说,不过也知道改革是大势所趋,而且“不留后门”,个人只能顺应新形势,在新岗位上做好本职工作。

2018年5月,辽宁省启动公益性事业单位改革方案。按照功能相似、职能相同原则,省委、省政府力推事业单位优化整合。去年8月底,省直659户事业单位已合并为65户。到去年底,全省医疗、教育、税务系统以外的27514个公益性事业单位已优化整合为2366个,精简幅度达到92%,涉及人员41万人。

辽宁省还延续“事转企”的改革方向,将经营性事业单位“能转尽转”,全部转成企业,涉改人员身份也从事业编变成企业编。

“这么短的时间内实现改革,最大的难题就是怎么解决人的稳定问题。”辽宁省委改革办副主任李方喜说,涉及人数太多了,尤其还有大量“事转企”人员,意味着“铁饭碗”没了,这不仅触碰利益,更触碰灵魂,涉及到思想观念转变的深层次问题,因此做通思想工作是第一位的。

在改革之初,辽宁省就从讲清道理、明确政策、给予关心三个方向入手。部门涉及转出人员,原单位领导要谈话;转入到新部门,新领导要谈话;领导要跨层级谈话,到基层谈话。

“我们是第一个挂牌的,现在大家都稳下来了,干起来了!”辽宁省信息中心主任甄杰说,全省25家省直机关所属的政务信息类事业单位被统一整合并入省信息中心。改革之初,统一思想是第一位,也是最难的。“我们的班子成员都很有担当,每一个人都谈话,到基层谈话。”

“改革能快速顺利推进的另一个法宝,就是‘不留后门’‘不搞例外’‘一把尺子量到底’。”李方喜举例说,辽宁新成立辽勤集团时,包括很多原来省直机关的处长、副处长派到事业单位任职的,直接从公务员变成企业编,这让很多人看到改革没有例外。

瞄准正确方向,坚持随调随改

为了改革能够推进,辽宁选择“不留后门”;为了改革方向精准,辽宁也绝不搞“一言堂”“拍脑门”决策,不仅在改革之初大范围走访调研,而且在改革中随时根据遇到的新问题、新难题,调整改革举措。

亲历改革全程的李方喜翻开自己的工作笔记细细盘点:去年4月以来,仅省委书记陈求发带队的调研就走了6个市、39个县、59个乡、10个街道和10个村,与150余名基层工作人员座谈;改革启动以来,相关部门工作日推进落实,双休日开会总结部署,目前已召开改革领导小组和改革文件起草小组会议20余次。

“这是一次没有参照样本的改革。”对待这次改革,辽宁省在推动中没有“一锤定音”,而是不断根据遇到的新问题,调整思路,注重把控节奏和力度。

“公益性事业单位改革遇到的一个新问题就是,有参公人员的事业单位怎么办?”辽宁省委编办副主任陈相元举例说,很多参公人员提出自己不愿意转成事业编制。他们认为如果自己此前就是事业编制,可能已经申评职称,如今已经错过了最好时期。对此,省里立刻开会研究并出台政策。参公人员可以选择保留参公身份,也可以转成事业编制。对于因为历史原因没有申评职称的,给予综合考虑,尽量使他们不吃亏。

对于一些转企的事业单位,一些马上就要退休的人员想要保留事业身份怎么办?对此,辽宁参照相关政策给予解决,即工龄满30年,或距法定退休年龄5年以内且工龄满20年的,可以按事业待遇提前退休。

事业编与企业编人员的养老金还没有完全并轨,退休后待遇差怎么办……一些新问题还在不断出现。“对于这些新问题,辽宁还在不断探索解决之道。”李方喜说。

(下转第十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