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平县岔海挠村农民重拾草编手艺

小小蒲苇草 资源变财源

辽宁日报 2019年01月18日

本报记者 李  波

坐在自家炕头上编蒲苇草拖鞋,两个月就挣了2600元钱,这个冬天,67岁的宋淑华成为沈阳市康平县二牛所口镇岔海挠村的话题人物。宋淑华以卧龙湖边的野生蒲苇草为材料,编成拖鞋出售,每天都能挣上几十元钱。

1月16日,记者来到岔海挠村采访,宋淑华一家人正围着蒲苇草忙碌,老伴帮着打草、破草,女儿负责编鞋梁。宋淑华高兴地说:“我每天都能编出两三双达到收购标准的蒲苇草拖鞋。两个月时间,靠手工编拖鞋,我挣了2600元!”

岔海挠村紧邻卧龙湖,因为湖边生长着大量蒲苇草,村民一直有用蒲苇草编筐编篓的传统。但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最近这20年,村民家里的草编制品几乎被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产品所取代,村民的草编手艺渐渐失传。

去年,驻村“第一书记”任笑言刚来到岔海挠村时,就被卧龙湖成片的蒲苇草震撼了。听到村中老人讲起从前编筐编篓的趣事,他就上网查询,发现了一条帮助村民致富的门路。网络解决了供需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草编制品不仅不愁销路,还因为柔软、耐用、透气性好成了热销商品。

通过对网售草编制品的研究,任笑言确定市场对手工编织的产品非常认可;通过对村中老人的走访,他确定卧龙湖里的蒲苇草是发展草编的上佳材料。为了让村民掌握草编技术,任笑言在上级部门的帮助下专门到盘锦请来了两位草编专家,对村民进行培训。

在专家手把手地指导下,宋淑华成为岔海挠村第一批学成手艺的村民。去年10月参加培训,到11月份,她编织的蒲苇草拖鞋就达到了收购标准。由于家里储存的蒲苇草日渐减少,宋淑华现在就开始为今年编织用的蒲苇草来源做打算了。“今年立秋一过,我就和老伴上沟里割蒲苇草去。坐在炕头上每个月能挣1000多块钱,这样的好事上哪儿找去!”

同样靠一双巧手坐在炕头上挣钱的还有曲玉杰,她在家里一边带孙子一边编拖鞋,每天都能编出3双成品。由于为人热情,无论谁来请教编织技术,曲玉杰都讲得明明白白,被村民亲切地称为“曲教授”。曲玉杰对记者说:“不耽误烧火做饭,不耽误带孩子,坐在家里就把钱赚了,现在邻村村民都张罗过来学习呢!”

现在,村民编好的拖鞋已经卖到了一些景区,还开起了专门出售草编拖鞋的网店。随着产量的增加和村民编织技术的提升,岔海挠村的草编产品将越来越丰富,草编品牌也越叫越响。未来,岔海挠村将做大草编产业,目前村里已经和山东一家草编企业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