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龙谷温泉戏水大厅。
龙源湖景区。 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
喀左县中医院和喀左县康复养护中心外景。
浴龙谷温泉夜景。
巍巍娄子山层峦叠翠,植被繁茂。悠悠凌河水逶迤绵长,花香两岸。
在这座有着“塞外水城”和“龙源喀左”美誉的辽西小城里,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在山和水之间,用汗水凝聚着力量,建造万千广厦,接连打造龙源湖、浴龙谷两个AAAA级旅游景区,让一座集医疗、急救、康复、养老养护于一体的大型综合医疗养老机构,以昂然之姿屹立于凌水河畔。这群人所在的集体就是辽宁喀左建设集团。
近年来,辽宁喀左建设集团凭借着质量过硬的产品、准确的市场定位以及优秀的企业文化和稳健、专注的发展模式实现快速发展,从一家单一的建筑施工企业逐步发展成为集建筑施工、房地产开发、旅游度假、医养康复等多元化发展于一体的集团化企业。
转变观念 提升能力
催生改革发展新动能
近年来,集团董事长、总经理张世中带领集团领导班子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破除影响和阻碍发展的陈旧观念、僵化思想和惯性思维,以能力提升为目的,大力实施管理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文化创新等,不断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通过创新管理方式,提高管理效率。该集团在进一步梳理和完善制度与流程的基础上,以安全、经营、资金三大风险控制为抓手,逐步建起组织结构更为科学、流程管理更为顺畅、制度设置更为规范、控制程序更为精准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在安全管理上,实施集团安全总监负责制,开展安全标准化活动等,确保无重大事故发生。在经营上,实施项目风险评估制度、合同评审和集中管理制度,注重经营品质的有效提升。在资金管理上,强化集控管理,加强资金的全面预算管理,做好重大投资的可行性研究、集体决策,有效规避了投资风险。
通过以短平化、集约化管理为抓手,逐渐建立起组织结构科学、责权利明确、运转顺畅高效的现代化管理体系。进一步规范、优化组织结构,减少管理层级,提升了企业运行效率和效益。本着加大激励与加大风险相结合,放开经营与强化管理相结合的原则,以调动项目经理的积极性,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增强企业发展的后劲,进一步提高职工收入,提高经济效益。
坚持诚信为本,以工程合同履约能力为抓手,加强工程项目管理,增强了对工程项目成本、进度、质量、安全的控制力,通过强化对一线的基础管理,提高竞争能力。从现场管理、质量控制、 工艺规范、安全生产、项目进度、成本控制、服务水平七个维度打造精品工程、示范工程,从每一个细微小处着手, 提升“喀建品牌”的内涵。几年来,该集团在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以实施“城市牵动”总体发展思路为牵引,高质量完成了老城区改造、城市广场建设、大凌河治理、中小学危房改造及廉租房改造等一大批公建、公益工程;通过严格质量管理,狠抓施工安全生产各项工作,先后开发了和顺家园、在水一方、河畔新城、博望家园、金鼎龙湾等十余个中高档住宅小区,工程优良品率100%,先后获得“全国AAA级信用企业”“全国优秀施工企业”“全国质量安全管理先进单位”“全国重合同守信用单位”“全国诚信施工企业”等诸多荣誉,张世中连续多年获得“全国优秀施工企业经理”,省、市级“建筑企业优秀经理”“朝阳市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抓住机遇 直面挑战
高效配置产业服务要素
“步子再大一点,工作再实一点”,这是张世中常对身边人说的一句话,在企业发展壮大的过程中,他清醒地认识到转型发展是集团适应新形势、应对新挑战、谋求新发展的必由之路。
2015年以来,该集团顺应国家、省、市大力发展旅游产业的发展形势,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打造文化旅游产业的号召,冒着极大的投资风险,先后投资近15亿元,规划建设了浴龙谷和龙源湖两个AAAA级旅游景区。在整体布局中,通过统筹细化景区内各种文化主题元素,不断完善基础设施,高效配置各类产业和公共服务要素。同时明确了“以重点景区为支撑、凌河景观带为串联、带动全域旅游大发展为主导”的文化旅游产业整体布局。在景区规划中,他们对景区的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实现社会、经济、文化、环境多重效益。其中,浴龙谷景区设计规划建设包括休闲文化温泉度假区、田园文化观光园、分时度假文化旅游区、山体自然文化景观区等五大区域多个主题,一期休闲文化温泉度假区已于2017年10月投入试运营,二期主题水乐园项目已于2018年7月投入试运营。目前,浴龙谷一期、二期已累计接待游客50万余人,实现营业收入5000余万元,直接就业和间接带动就业1700余人。龙源湖景区自2016年开始改建,他们以凌河文化主题公园为中心,共建设7处湖中岛,20公里滨河大道,5座展示民族文化、生态、环保等不同文化风格的跨河大桥,两个大型广场公园,15处特色主题小型开放式园林,1条特色烧烤文化街,1处大型水幕音乐喷泉,1处1.5万平方米的人工沙滩,日承载游客4万余人。
在重点景区的建设过程中,他们坚持以建设特色文化为引导,增强文化旅游的吸引力,打造文化旅游精品。在浴龙谷和龙源湖景区建设初期,他们将喀左的民间文化融入其中,突出蒙古族特色,以饱含蒙古族文化的旅游景点为载体,让游客对其文化内涵进行体验。2015年以来,结合“旅游文化节”的蓬勃开展,充分发挥景区优势,先后举办了“浴龙谷杯”篮球邀请赛、“龙源湖杯”环湖自行车赛等体育赛事,吸引众多外地游客前来观赛,形成了“体育+旅游”的特色旅游品牌;开展了主题灯光节、主题文艺演出、主题赏花节、主题冰雪节等活动,不仅提升了景区的知名度,还促进了喀左县全域旅游整体布局的深入落实。目前,已经形成“体育+旅游”、广场文化特色旅游、民俗文化特色旅游、田园文化采摘、“养生+旅游”等多种特色多种主题的文化旅游品牌。同时,先后多次组织人员到新疆、杭州、大连等地考察,对户外房车营地、恐龙主题游乐园等特色文化旅游项目落地做好前期调研,为做大做强辽西旅游市场夯实了基础。
突出主业 注重多元
提高创新发展新质量
为落实“十三五”规划,该集团坚持调结构、促升级,抓转型、促发展,以“立足主业,一体多翼,多元发展”战略为指引,跨界经营医疗养护、文旅和商贸购物等产业,开创了跨界发展新局面,不断增强企业的创新力、竞争力和带动力。
为进一步推进喀左县医疗技术水平,提升社会养老水平,落实好国家对地方医养康相结合的惠民政策,该集团于2015年投资4.5亿元建设了喀左县中医院、喀左县老年康复养护中心,自投入使用以来,始终坚持“患者需求至上”“以病人为中心”的核心价值观,把人性化服务实施于医疗的全过程。机关人员为临床一线服务、全员为患者服务,努力在提升医疗服务水平上下功夫,在温馨和精细化服务上下功夫,并依托人才设备优势提升服务水平。几年来,通过采取“请进来、送去出、学回来”相结合的方法,多层次、多渠道培养和引进人才,培养一大批技术精、医德高、锐进取、服务优的医护人员。目前,该院已聘任专家16人,现有执业医师107人,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16人,中级职称36人,中医院和养护中心507名医护人员均为大专以上学历。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医院要在竞争激烈的医疗市场站稳脚跟,就必须全面加强医院的硬件建设,他们先后引进先进的医疗设备,加快现有医疗设备的更新换代,提升医疗水平,与优质护理服务相结合,提高医院的竞争力。该院先后购入日本东芝1.5T磁共振、日本东芝160层螺旋CT、日本东芝四维彩超及数字乳腺钼靶机、进口DR等大中型先进诊疗设备。全面开展介入治疗、微创手术、腔镜技术等高难度技术服务,填补了多项辽西地区空白,有的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满足了群众就医需求。目前,该院及养护中心已形成门诊区、住院区、健康体检中心、康复中心、养护中心、后勤保障区六大区域,现有临床科室18个、医技科室4个,编制床位1100张,共设有住院床位500张,养护床位500张,平均年接诊1.3万人次,承接单位体检近万余人次。建成并投入使用空地联合救援停机坪1座,具备24小时全天候医疗救治条件。门急诊量、住院人数、总资产额等指标每年都以高速度递增。
2015年12月,医院根据发展需要,投入使用了建筑面积1700平方米的体检中心,该体检中心环境优雅、流程优化,设有体检区、休息区和咨询区,实现“医检分离”和一站式服务。该体检中心大型检查设备设施齐全,所有医护人员均经过专业培训,可以满足不同层次体检对象各种需求。通过采取集中体检和个性化服务相结合的方式,并由具有中级以上职称医师帮助体检对象依据不同的健康情况制定不同的个性化体检方案,体检结果由不同专业高级职称医师讨论分析,提出合理的健康指导意见。体检对象体检时享受独立空间,体检报告单人密封装订,充分保护个人隐私。几年来,为全县100多个单位和2万多名个人进行了健康体检,赢得了社会好评。
2016年,他们率先在辽西地区成立了康复中心,成立至今已逐渐向多元化发展,充分彰显出“医者父母心”的职业操守。几年来,全体医护工作者,以人民群众健康生活为己任,以专业化、人性化的服务理念,坚持“为政府分忧、为民众疗疾”,康复中心秉承着“一切为病人着想,一切为健康着想”理念,就运动神经、现代亚健康等方面的疾病进行治疗。从传统的中医针灸,发展到今天的由传统中医针灸和现代医学物理疗法及康复训练三者结合的新疗法,已成为辽西医疗行业的品牌专科。目前,该中心有专业技术人员72人,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5人,初级职称55人。开放床位数150张,三年来累计住院人次1943人次,在辽西大地赢得美誉。
2016年,为进一步提升社会养老水平,落实好地方党委、政府的惠民政策,他们通过进一步整合资源,一座辽西最大的综合性医疗养老康复中心挂牌开业,该养护中心是集医疗、养老、托管、护理、临终关怀于一体的老年医疗呵护中心。对老年人实行“既养又治、养治结合”,还推出了可根据病情和家属要求实行差异化陪护等特殊的服务模式,填补了辽西机构特需养老工作的空白。
据了解,一个全失能的老年人在这里平均一个月费用在2000元左右,相对低廉的费用和优质的服务使得该中心每天门庭若市,这种“医养结合”的医疗模式深受患者家属好评,已出现一床难求的局面。为及时缓解该中心养老病人住院难的突出矛盾,养护中心二期项目已启动,规划开放床位1500张,设有单人间、双人间、大床房等房间,养员可根据个人情况选择房间。同时,将进一步依托医院强大的技术团队,可为服务对象提供优质康复服务和医疗服务,在养护房间内即可进行治疗,做到“小病不出屋,大病不出院”。同时,全面落实老年医疗服务优待政策,为60岁以上老年人特别是高龄、重病、失能及部分失能老年人开通就医绿色通道,提供挂号、就诊、转诊、取药、收费、综合诊疗等一站式或全程陪护式就医便利服务,并与县内多家养老机构建立全面协作关系,满足院外养老机构养老人员的医疗需求;与乡镇卫生院协作,构建服务网络,通过远程诊疗等方式,使养老服务深入乡村,覆盖全县,并延伸至周边地区。
2018年8月,该院与上海金汇通用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及辽宁锐翔祥鹏航空公司签署了航空医疗救援协定,为进一步提升医院的医疗救助能力,完善辽西地区立体化应急救援网络,有效突破路程漫长、交通堵塞、地理环境等限制,能够抓住紧急救援的黄金救援时间,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促进辽西地区紧急医疗救援水平和提高辽西地区航空救援能力增添了浓厚的一笔。
以人为本 共建文明
推进改革发展新驱动
在改革发展的过程中,该集团始终以党建为引领,进一步发挥基层党组织建设优势,催生推进改革发展的新驱动,为改革发展提供政治保障。多年来,该集团始终把党建工作当作企业的“金名片”来打造,开展了多项创新性、有效性的活动,通过注重党员队伍素质整体提升,以领导班子能力素质提高带动全体职工素质的整体提升,通过加强经营团队建设,强化项目团队管理,向社会展示集团品牌实力;不断健全人才成长、干部培养选拔机制,加大年轻干部的培养力度。目前,该集团35%的中层管理干部均为80后的青年人,拥有一级、二级建造师55名,各类技术人员530名。
注重和谐用工关系的构建。大力开展关爱农民工活动,进一步加强民主管理,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建立健全了职工维权机制,发挥职代会作用,组织签订了集体合同,开展合理化建议征集活动,开展“十大优秀农民工”评选活动。开展困难职工帮扶和“金秋助学”活动;积极开展文体娱乐活动,进一步丰富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几年来,先后有280人次向集团递交了合理化建议,有23条获得了落实;有30余人次获得“优秀农民工”称号,并有1人获得“喀左好工人”荣誉。
为更好地开展扶贫工作,他们结合企业实际,制定了定点帮扶、结对帮扶实施计划,不断扩大行业扶贫涵盖范围,切实为深入开展扶贫、惠民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领导班子坚持定期召开扶贫工作会议,及时跟踪检查扶贫工作进展情况,协调解决问题。近年来,该集团用于美丽乡村建设和精准扶贫的总投入达1000余万元,直接和间接受益贫困户达1100多户、3200多口人。
任何一家企业的繁荣与发展,非自强不能立足,非创新不能取胜。当前,辽宁喀左建设集团正在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抓手,坚持“科技引领、创新驱动、以质取胜、做强品牌”的发展战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打造新常态下发展新动力、新优势。喀建人继续坚守传承已久的匠心精神,以“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追求,撸起袖子加油干,朝着既定的目标不懈奋斗。
回 春 李国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