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讲好中国故事 提供坚实理论支撑

辽宁日报 2019年01月08日

董山峰在《学习时报》撰文认为,必须深化理论传播规律研究,为讲好中国故事提供更加坚实的理论支撑。

抓住事实背后的时代、社会和政策元素,让中国故事脱“轻”向“重”。要走出“简单就事论事”的习惯思维,让中国故事“重”起来。以先进典型报道为例。要根据事实来描述事实,既准确报道个别事实,又从宏观上把握和反映事件或事物的全貌。善于把握一个个具体故事的中国背景,从而让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呈现在公众面前。

抓住国家发展中的群众元素和基层元素,让中国故事脱“薄”向“厚”。真实发生的事情作为真实情况讲出来是中国故事,文学作品作为文学创作讲出来也是中国故事;中国人在中国发生的故事是中国故事,外国人在中国发生的故事是中国故事,在国外发生的与中国相关的故事也是中国故事;一个人的故事、一个家庭的故事、一个集体的故事、一个单位的故事、一个行业的故事、一个地区的故事都可以是中国故事。发现故事的眼睛不能只对着宏观层面,而应在强化“四个意识”基础上对着基层、对着群众、对着问题,中国故事将从单薄变厚重,故事数量将大大增多,讲故事的本领也将随之强大起来。

深入实践,抓住实践,让中国故事脱“虚”向“实”。理论创新只能从问题开始。问题错综复杂,讲中国故事只要针对问题,故事必然由“虚”变“实”,讲好中国故事的空间就极其广阔。我们要引导做实际工作的同志增强讲好中国故事的意识,重视宣传思想工作,主动讲好自己工作中的中国故事,主动配合宣传思想工作者讲好中国故事。

掌握新知识、熟悉新领域、开拓新视野,让中国故事脱“弱”向“强”。一是要在突出人民群众这一故事主角上持续创新。二是要在突出群众喜闻乐见上持续创新。这样讲故事能让中国人舒心,让外国人关心,使“中国理念”更入心、更贴心。三是要在提升理论宣传水平机制建设上持续创新。其中,媒体要在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基础上,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把握时代需要,为既“有人”、又“有人气”的中国故事建立“绿色通道”;为既有“中国”、又有“故事”,既有理念、又有实践的中国故事建立“绿色通道”;为“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中国故事建立“绿色通道”,让中国故事在“绿色通道”的引领中一要多起来,二要好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