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下大力气解除历史包袱让国企不再“穿棉袄游泳”

辽宁日报 2019年01月06日

新华社沈阳1月5日电(记者陈梦阳 王炳坤) 新年伊始,辽宁本钢集团卸除社会职能包袱,更加专注钢铁主业。这是因为在辽宁省和本溪市的支持下,集团主办的供水、供电、供暖、物业等业务去年全部分离移交给地方,原先消耗集团高额补贴和大量精力的沉重“包袱”,被彻底清除。

与本钢集团一样,眼下辽宁的国有企业纷纷解除了类似烦恼。过去一年,辽宁省下力气解决国有企业历史遗留问题,目前已在多个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助力企业轻装上阵。

过去一年,在中央相关政策指导下,辽宁省印发多个文件,并建立沟通协调、督查督办等工作机制,推动国企历史遗留问题逐个解决。辽宁省国资委规划处处长王乔鹤介绍,到去年年底,全省14个市驻辽央企的486个“三供一业”项目已全部完成管理权和资产的移交,实质性移交率达100%,省属企业的实质性移交率达到了98.6%,市属企业也全部完成分离移交工作任务。

辽宁国有企业办社会职能分类改革也已基本完成。其中,国有企业对社区的管理职能已全部移交给地方,国有企业兴办和管理的消防机构已全部完成分类处理;地方国有企业的教育医疗机构已完成深化改革,34个省属国企的医疗机构已全部纳入辽宁省新组建的健康产业集团,实现了统一专业化运营。

去年,辽宁积极推动厂办大集体改革,全省14个市的厂办大集体改革方案均已经辽宁省政府审议通过并印发实施,中央补贴资金全部拨付到位,各市正按照省政府要求的时间节点积极推进。辽宁省在大连市开展的国企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试点工作也已取得成效,下一步将按照国家部署在全省推开。

“曾几何时,沉重的历史包袱让国有企业就像穿着‘棉袄’在市场海洋里游泳,怎么游得过别人?”辽宁省社科院副院长梁启东说,尽管国企分离移交办社会职能需要一次性支付巨额成本,但是“长痛不如短痛”,这将让企业和地方政府“各归其位”;特别是对国有企业来说,有利于减轻负担,且为混合所有制改革清除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