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张海浪报道 2018年到本溪满族自治县东营坊乡旅游的游客看到,村路变成旅游景观路,山泉水哗哗地流淌在村屯边沟。村民高兴地说,我们的农家乐能招来更多的城里人,这才是人与自然的和谐。这是本溪市建设“四好农村路”的一个缩影。
“四好农村路”是因地制宜、以人为本,与优化村镇布局、农村经济发展和广大农民安全便捷出行相适应,进一步把农村公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逐步消除制约农村发展的交通瓶颈,为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提供更好的保障。今年,本溪在建设“四好农村路”上有了长足的发展。
“建好”农村路。加大农村公路新建改建、维修改造和安全生命防护工程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完成农村公路新建工程36项55.86公里,维修改造31项共148.6公里,危桥改造26座1014米,各县区共配套资金5552万元。“管好”农村公路。各县区成立交通运输事业服务中心,乡镇政府设置交通管理站,负责乡村级公路日常养护管理、村道班管理。相关部门不定期组织对公路管理情况、工程质量和安全等方面进行检查抽查,对非法占用、损坏公路路产和超载超限问题进行严厉打击。“护好”农村公路。建立以县政府为责任主体、县交通部门具体负责,乡(镇)、村组织实施的管理体制,分层落实责任,全方位做好养护工作。目前,本溪市农村公路列养率达到100%。“运营好”农村公路,探索农村客运多元化发展模式,在乡村客运班车通达率100%的基础上,推进城市公交向近郊乡村辐射,目前已有9条公交线路可延伸覆盖到行政村。投入资金18万元,重新建设两处高标准的农村候车亭。
此外,在“重实干、强执行、抓落实”专项行动中,本溪市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加强与扶贫部门的沟通衔接,深入推进17个贫困村销号中的65公里贫困村道路建设,目前已经全部完成任务,提高了全市路网通达深度和通畅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