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博中国古代书法展第二期重磅登场

41件展品件件内涵深厚
辽宁日报 2018年12月28日

编者按

辽宁省博物馆中国古代书法展第二期12月20日开幕了,国宝集群式呈现,得益于其丰富的书画馆藏。也正因此,作为备受瞩目的省级博物馆,辽博的影响力达至海内外。尤其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面前,辽博让国宝近距离与公众见面,感受经典永流传的内在魅力,认知中华文化的传承永续。

不断在软硬件上争创国内一流的辽宁省博物馆,随着万众瞩目的一期古代书法绘画展、古代缂丝刺绣展的闭馆养护,二期古代书法展接续而来,41件国宝的分量再次令人震撼。以高雅精专的传世经典藏品闻名的辽宁省博物馆如今成为了网红打卡地,观众从四面八方涌来,足见其与公共文化艺术、与为人民服务的紧密融合与步步践行,有力见证了复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带来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追求,开始改变人们的日常生活内容及审美思维。走近经典,走进民族历史,传承发展中华文化艺术,已经凝聚起越来越广泛的力量。

辽宁省博物馆馆藏珍品书画数量巨大,尤以清宫散佚书画著称。历年来辽宁省博物馆推出的书画展览,既有古代书画珍品,也有当代书画家的创作,从不同角度反映了我国书画艺术的悠久历史与发展生机。

本期专版特邀展览策展人对经典作品予以精炼解读。

凌 鹤

馆长说:

辽宁省博物馆馆长吴炎亮

为了进一步满足广大观众的观展需求,提升辽宁省博物馆在树立辽宁文化大省和文化强省形象中的作用,按照辽宁省文化演艺集团的统一要求和部署,20日起,隆重推出中国古代书法展第二期。

今年8月,辽宁省博物馆“中国古代书法馆”“中国古代绘画馆”落成,从8月至11月,共有30余万观众参观,成为辽沈大地上一件文艺盛事,令人瞩目。

按照定期轮换、闭馆养护的展出方案,迎来了中国古代书法展第二期。延续第一期的构思和序列,用41件书法作品,以5个单元顺序,阐释我国书法艺术源远流长的发展史。

辽宁省博物馆自今年全面开馆以来,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今后将不断推出各类精品文物展览,给观众提供优质服务,更好地服务社会。

策展人说:

辽宁省博物馆学术研究部主任董宝厚

辽宁省博物馆所藏古代书画享誉世界,为了让这些经典藏品与大众见面而策划了中国古代书画展。8月时举办的一期展,观众互动热烈。二期展以41件书法作品尽可能反映中国3000年的书法发展历程,尽管仍有局限,但其中展现出的唐宋时期名迹、名作,元明清时期的代表作,在中国古代书法史上是不可替代的,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期待广大观众来到辽博展览现场,通过与书法真迹的接触、对话,感悟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体会到书法艺术的永恒魅力。

唐 欧阳询行书 《千字文》卷

欧阳询(557—641年),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历仕陈、隋、唐三朝。博览古今,书法尤工正、行二体,学二王,吸收汉隶和魏晋以来楷法,笔力险劲刻厉,意态精密俊逸,法度森严,世称“欧体”。

此卷为欧阳询早年用功之作,自始至终,丝毫不苟。字体修长,结字疏密适度,章法字距密,行距疏,用墨虽重而肥瘦适中,无“绝浓必滞锋毫”的弊病,虽为早期之作,却已有险劲刻厉的风格。此卷包首为宋缂丝,卷后有宋驸马都尉王诜一跋,又经南宋宣和内府,明项元汴,清卞永誉、安岐及清宫收藏,至今仍保存清宫原装裱。

清 金农 隶书 《相鹤经》册(局部)

金农(1687—1763年),工诗文,精篆刻。其书法出入楷隶之间,所创“漆书”尤为奇古,富于金石意味,为时人所推重。

《相鹤经》相传为淳丘公所撰,后世多有传抄集佚。此册金农以“八分书”二十开抄录全文。全册浓墨如漆,用笔扁方,毫端平齐,于字里行间可见金农放胆独创的精神。由自题可知书于乾隆六年(1741年),作者时年55岁。

宋 朱熹 行书 《书翰文稿》卷(局部)

朱熹(1130—1200年),徽州婺源人,官至焕章阁待制,为南宋理学的奠基人和发扬者。书法早年学钟繇,善行草,尤善小字,书风沉着典雅。

此卷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覆允夫纠掾书》手札,也称《七月六日帖》,是朱熹在67岁时写给表弟程洵的一封信,信中提及自己有眼疾,看文字辛苦。第二部分是朱熹《大学或问诚意章》手稿,据记载朱熹在临死前仍在改定其《大学或问》的注释,可见这份手稿是大儒生命尽头焕发的最后火光。此卷原还有朱熹《独有宝应寺诗》,但被拆下,至今下落不明。全卷运笔迅疾,前后呼应,转折自如,行笔中稍敛笔锋,掺以隶意。卷前有佚名绘肖像,卷后有元朱公迁、明文徵明等十一人题跋,遍述流传经历。

宋 陆游 行书《自书诗卷》(局部)

陆游(1125—1210年),曾官至枢密院编修、知夔严二州、宝章阁待制等。以诗著称,一生作诗近万首。亦擅书法,草书学张旭,行书学杨凝式,笔姿瘦硬清新,风格独具。此卷行书自书诗《记东村父老言》等八首,均刊入《剑南诗稿》卷五十五。书法笔法老到,行笔流畅,既无刻意求工,又不故作姿态。书于嘉泰四年(1204年)一月三十日,作者时年80岁,由其自题亦可知所用笔为“猩猩毛笔”。此卷前有程南云“放翁遗墨”篆书引首,后有元郭畀、俞庸等5家题跋,是传世陆游墨迹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

唐 怀素 《论书帖》卷

怀素(725—785年),长沙人。书法得张旭狂草之传,又性狂逸,其草书运笔如骤雨旋风,飞动圆转,多变化而饶法度,是唐代又一位著名的狂草书家。

此卷书法圆转灵动,结字神采飞扬,布局雅致,出规入矩,全法二王。赵孟頫评为:“此卷是素师肺腑中流出,寻常所见皆不能及。”安岐《墨缘汇观》里说此帖:“字字规法右军,不作纵横之势。”其书法风貌虽与习见的怀素草书风格有所不同,但明清诸鉴赏家所言其有王羲之父子法度,而顾复还指出其为怀素早年之作,这些论断都有参考价值。此帖仍保留宣和原装裱,“宣和七玺”历历在目。卷后张晏及赵孟頫跋经考证原是为怀素《食鱼帖》所作,后改配此卷之后。

唐人摹《万岁通天帖》(局部)

央视《国家宝藏》第一季的27件国宝中,《万岁通天帖》作为唯一的书法作品入驻“国家宝藏特展”。此帖勾摹精妙,有“下真迹一等”之誉,是研究王羲之及东晋至南朝书法最可靠的依据之一。启功曾在《唐摹万岁通天帖考》中说:“《万岁通天帖》不但没有误摹之笔,即原迹纸边破损处,也都钩出,这在《初月帖》中最为明显,如此忠实,更增加了我们对这个摹本的信赖之心。”古代书画作品依托于纸绢,尤为脆弱,此作流传过程中已遭火劫,观众仍可见火烧痕迹。

明 董其昌 行书

《东方朔答客难并自书诗》卷(局部)

董其昌(1555—1636年),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官至礼部尚书。精书画鉴赏,在书画理论方面影响深远。其书画创作讲求追摹古人,体现出文人创作中平淡天真的个性。

此卷共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用宣德笺纸乌丝栏行书汉东方朔《答客难》全文,原为册页,改装为手卷,无年款。第二部分是行书自作《朱云来太常园中观梅》五言诗,书于戊辰(崇祯元年,1628年),时年作者73岁。全卷用笔纯熟,使转灵活,有一泻而下的气势,字里行间气势一贯,富有节奏感。

明 祝允明 楷书 《东坡记游卷》(局部)

祝允明(1460—1526年),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曾任南京应天府通判。工诗文书法,尤擅草书,博采众长,远法晋唐,复具创新意趣,蜚声于当时书坛。

此卷为袖珍小卷,书心高仅13.5厘米。祝允明以清健沉雄的小楷书摘录了苏轼游记数则。由自题“步月宿东禅寺书此”可推想是受到了苏轼《东坡游记》浪漫气息的影响,犹如身临其境,借以抒发个人情感。书法风格出自钟繇,用笔柔中寓刚,古趣盎然。祝允明多以行草书流传后世,楷书少见,故此卷历来受到鉴藏家的珍视,其纯熟的书法也让人观后兴味无穷。

元 赵孟頫 行书 《欧阳修秋声赋》卷(局部)

赵孟頫(1254—1322年),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宋宗室,入元曾任翰林侍读学士等职。书画造诣极为精深,倡导复古,强调“书画同源”,主张师法自然,篆、隶、真、草各臻神妙,为元代艺坛的领袖。

此卷行书宋欧阳修《秋声赋》,行间茂密,气韵相通,深得二王笔意,虽无明确的书写年款,但经与《吴兴赋》等对比,在运笔、结体等方面有诸多相似之处,故推测应为作者50岁后所书。《秋声赋》全篇借景抒情,词意并茂,兼赵孟頫之流畅洒落的书写,可谓相得益彰,令人回味无穷。

清 张照 临《董其昌书苏轼杂帖》卷(局部)

张照(1691-1745年),江苏娄县(今上海松江)人,官至刑部尚书。早年学书从董其昌入门,参习颜真卿、米芾,点画活泼爽利,气势古荡雄浑,深得乾隆赏识。

张照书法受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皇帝喜爱,乾隆对他的书法评价极高:“书有米之雄,而无米之略,复有董之整,而无董之弱,羲之后一个,舍照谁能若,即今观其迹,宛似成于作,精神贯注深,非人所能学。”此幅临明董其昌书苏轼《送寿圣聪长老偈》等五帖,书于乾隆丁巳年(1737年),作者时年47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