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高”逐“新”再出发

辽宁日报 2018年12月26日

(上接第一版)

与此同时,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列入六大国家研究中心“矩阵”的我国新材料领域重要创新平台——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成功揭牌;芯源公司自主研发的我国首台高产能前道匀胶设备“奉天1号”顺利出厂;富创精密刻蚀反应腔等产品开始大批量应用,产值实现倍增;拓荆科技连续两年入选瞪羚企业和“中国半导体设备五强企业”榜单……

以龙头骨干企业为支撑和引领,浑南区机器人、IC装备、生物医药、健康医疗、民用航空等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实现20%以上增速。区域内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12家,总数达到338家,两年翻了一番;新增科技小巨人企业49家,总数达到132家,为沈阳各区县之首;瞪羚企业达到8家,增长60%;获批科技型中小企业240家,为去年的3.3倍。

高新技术已经成为极具辨识度的浑南标识。“大树”之侧,各类孵化器、众创空间内还聚集着一大批高成长性的“苗企业”,众多项目正在加速产业化步伐。

上扬曲线背后的深图远谋

“创新之苗”如何长成“参天大树”?中国独角兽企业榜单中首个出现也是至今唯一一个东北企业——植根浑南的蓝卡健康集团实现了惊人发展。企业负责人坦言,蓝卡的成长,源于脚下这片创新的土壤。

创新,是浑南与生俱来的城市基因。

这里,创新资源占全省总量超过四成,聚集着东北大学等47所高等院校,中科院金属所等各类科研院所110余家;成长起东软、新松等一批国内外行业领军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占据沈阳“三分天下”;我国规模最大的机器人产业基地——新松智慧园已经投产,东北最大的区域超算中心已经运营……

今年以来,浑南区科技服务体系更加完善。新增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院士工作站20个;科技服务业机构总数达512家,从业人员2.2万人;新增科技条件平台服务机构21家,占沈阳总数的1/4;中科院沈阳国家技术转移中心成果转化基地投入运营,覆盖“研发-中试-产业化”全生命周期的科技服务体系初步形成。

创新创业环境进一步优化。建起全国首家“金融双创示范基地”,中关村双创大街、东大优客工场建成运营;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达到54家,占沈阳市“半壁江山”,培育企业及创业团队3500余个。

“有成绩,但更有空间。”盘点之余,浑南区主要领导感受更为深切的是“区域发展短板尚在,肩上责任重于千钧”。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

之于辽宁,聚创新之力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提供强大支撑,是实现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和高质量发展不可偏离的实践路径。

之于沈阳,紧抓战略性新兴产业,突出高新技术,大力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以增量推动结构优化,以创新促进产业升级,是其在辽宁振兴中当好龙头、作出表率的必然选择。

置身国家、省市发展大格局,浑南区进一步找准定位、精准坐标,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进而确立“做大做强高新技术产业,加快推进产城融合发展,全力打造沈阳开放创新主阵地”。

这是摒弃了“小成即满”思想,而立足全局、放眼未来的深省和远谋。浑南,用智用力,奋勇担当。

稳擎“高新”大旗领军振兴

目标定,方向明。

浑南区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全局性、基础性工作抓紧抓实抓好。目前,全区行政审批事项减至168项,精简率达36.8%,审批时限压缩80%;“最多跑一次、一次不用跑”事项达到107个,占高频审批事项的80%;实施联评联审和容缺审批、推行“订制化+”服务,投资项目审批整体时间平均缩短2个月,市级重点项目审批办结率沈阳市领先。

锁定产业发展规模不大、企业“山多峰矮”、产业链条过短等问题,浑南区一方面以企业和项目为核心,做优民营企业和实体经济,加快以产促城、产城融合发展步伐;另一方面,瞄准重点产业、关键领域开展经贸合作、招商引资,加快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双创示范基地建设,积极培育创新主体、优化创新环境、聚集创新资源,打造沈阳开放创新主阵地。

深度开发“原字号”。推动现有企业升级改造、扩产扩量,实施工业“双增计划”,促进新松机器人、东软医疗、富创精密、沈飞民机等优势企业加速发展;制定“高企—瞪羚—独角兽”科技型企业阶梯式成长培育方案,加强政策支持和金融服务,力争明年全区高新技术企业达到400家以上、科技小巨人企业达到150家、瞪羚企业达到1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300家。

培育壮大“新字号”。高标准推进民用航空产业园等产业园区建设,推动产业要素链式聚集、集群化发展;建好国际软件园、东网科技大数据中心等支撑性平台,培育壮大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经济;加快京东商城“亚洲1号”二期、敦煌网沈阳丝路跨境电商服务基地等项目建设,推动电子商务产业率先达到千亿元规模。

扩大开放合作。结合临空经济示范区、沈阳港建设和“一带一路”建设实施,大力引进境外资金和外商投资项目;支持东软集团、通用电气、蓝英自动化等企业参与海外并购和产能合作;深化京沈对口合作,加强与沈阳经济区、环渤海经济圈以及周边地区协同发展,努力在人才交流、产业对接、园区共建和模式复制上实现新突破。

稳擎“高新”大旗,浑南区向着高质量发展目标全速进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