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展区风格不同又相互呼应

多种创意融合立体呈现40年巨变

辽宁日报 2018年12月21日

本报记者  郭  星

观众在观看辽宁舰模型。 罗  文  摄

现场邮寄辽宁改革开放40周年成就展纪念封、体验游艇驾驶乐趣、尝鲜5G信号高速上网……正在省档案馆举行的辽宁改革开放40周年成就展,以立体化、多维度、全景式方式展示我省改革开放40年取得的巨大成就,许多观众慕名而来。展览运用多种展览语言,融合多种创意元素,为众多参观者带来了丰富的观展体验。

“数说”改革开放成就

本次成就展共分为“历史性变革”“历史性成就”“英模辈出”“美好生活”4个展区,浓墨重彩地展现改革开放40年来辽宁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

展览设计总负责人张庆波告诉记者,要在有限的空间中集中展示发展成果,必须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展品、数据,标志性的事件、人物,为此他们做了充分的准备。主办方共征集图片2万多幅、实物(含模型)1000多件。在这些资料中,他们经过筛选后采用图片1200多张、实物(含模型)300多件,并嵌入11幅绘画作品和一件雕塑。

“展览着力强化前后对比、突出横向对照,为让观众易于接受,精心打磨展览元素,综合运用了多种呈现形式。”展览设计、施工方鲁迅美术学院艺术工程总公司总设计师赵宇说。

从1978年到2017年,辽宁地区生产总值由229.2亿元增加到2.34万亿元; 1978年辽宁沿海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为2937万吨,2018年达到11.3亿吨……为突出成就感,展览中多处使用数字来“数说”辽宁。而在所有的数字中,一个巨大的“1”吸引很多观众拍照发朋友圈,原来,在数字“1”内,是一条条辽宁在全国的首创,激发了观众强烈的自豪感。

一步一景融入创意

据介绍,为使展览更加鲜活生动,这次展览打破了以往图片展、实物展的固定模式,其创新性在于一步一景,设计方别出心裁地在各个环节融入多种创意。

作为展览的视觉系统的延伸,展馆外的红色大门选择了“时空之门”的创意。“时空之门”呈长方形,与档案馆的建筑风格相融合,左侧门框上是巨大的“40”,走过此门,给人以时空穿越之感。

展览序厅同样很特别。序厅屏幕下方是个正方形高清LED屏幕,当举行开幕式时,参加者浇筑台上的“钢水”时,LED屏幕将播放铸造效果,随着“钢水”的不断注入,屏幕上形成40周年字样,很快把仪式气氛带向高潮。

赵宇告诉记者,四大展区是展览的主体部分,他们根据各个展区内容,精心设计了主体色调、平面布局和展示流线,使各单元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呼应。“历史性变革”展区由于政治性比较强,设计上采用简约的现代主义风格,整体基调以红色和橙色为主。“历史性成就”展区所有的展板和展示形式围绕着实物展开,选用以具有现代感和科技性蓝色系为主的色调烘托整体氛围。“英模辈出”展区巧妙运用展厅过廊构建一个小型英模事迹展,在狭长的空间内汇集大量的英模事迹展板,融入大量的暖色基调。“美好生活”展区,在设计上则采用多种亮丽的颜色,彰显人民的美好生活。

突出体验增加观展乐趣

体验性是本次展览的亮点,观众通过眼观、耳听、体感等多种方式参与进来,在互动参与中感到震撼、得到感悟。同时,也增加了观众滞留的时间和观展乐趣。

“美好生活”展区有个5G基站体验的展览项目,摆放了5G通信基站和两部电话,观众可以拨通电话现场体验。场景《辽宁一家人》运用人物剪板生动再现人们日常起居生活的变迁:1978年,一家人住在平房中,陈设仅有常见的酸菜缸、收音机和二八自行车;2018年,还是这家人,他们已经住上了楼房,一家人开着汽车出门旅游。

展览中,类似这样巧妙的体验和再现场景还很多,比如点赞辽宁的笑脸墙、模拟游艇驾驶、与智能机器人互动等。这些元素的融入丰富了展览的层次,为观众带来了多维度的体验。

“我们最初完成两套方案,最终呈现的方案则是两套方案精华的结合。仅图片、文字、实物设计方面,我们投入40多人的设计团队,耗费2个月才完工。看到观众在现场思考、微笑、体验,久久不愿离去,我们感到很欣慰。”张庆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