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姨,我俩坐地铁去看大辫子车吧

辽宁日报 2018年12月18日

朱红兵(右)邀请丹娜跟她一起坐地铁。

丹娜是混血儿。

2010年9月27日,东北地区第一条地铁——沈阳地铁一号线正式载客运营。

朱红兵

原15路无轨电车司机,她从无轨电车司机变成公交车司机,现在也是地铁乘客。

丹 娜

2010年出生,辽宁省实验学校学生,经常往返于沈阳和伦敦。

1999年6月30日晚,15路无轨电车司机朱红兵将车送到车库。次日,她由无轨电车司机变成242路公交车司机。1999年7月1日起,沈阳的12条无轨电车全部实行“电改汽”。从此以后,沈阳再无“大辫子”……

丹 娜:阿姨,我听妈妈说,你以前是开无轨电车的?

朱红兵:是的。我20岁就到电车公司了,开了十多年的15路无轨电车。如果不是沈阳市政府决定实行“电改汽”,由公共汽车取代无轨电车,我估计自己一直能开到退休。

丹 娜:我跟妈妈在英国坐过无轨电车,也坐过有轨电车。妈妈说,电车比汽车更加环保。为什么沈阳要取消无轨电车呢?

朱红兵:电车比汽车环保这是人所共知的,1999年取消无轨电车,主要是考虑无轨电车机动性较差,容易因线网脱落及电网故障等原因造成交通拥堵。你妈妈小时候一定见过“大辫子”掉下来。其实,关于“大辫子”总掉的问题后来得到一定解决,据说现在使用无轨电车的城市中,“大辫子”几乎掉不下来了。我记得宣布“电改汽”时,领导给我们司机通报说,全市无轨电车线网老化严重,全面改造投入要好几亿。另外,无轨电力运营效率低,平均时速比公共汽车慢一些。总之,让无轨电车退役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

丹 娜:不开无轨电车后,您干什么去了?

朱红兵:经过重新培训后,继续跑15路的线,但变成242路公交车了。由电车司机变成公交车司机。

丹 娜:开惯无轨电车后,刚开始开公交车适应吗?

朱红兵:刚开始真不适应!那时候的无轨电车全是自动挡,开起来特别省劲儿。说白了,无轨电车跟你们在游乐场开的玩具车很相似。等换成公交车后,自动挡变为手动挡,适应了好长一段时间。

丹 娜:我听妈妈说,她小时候上学都要坐无轨电车,那时候的车厢里把人挤得像沙丁鱼罐头似的,真是那样吗?

朱红兵:确实如此!上世纪80年代,人们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只有自行车和公交车,而公交车又以无轨电车为主。碰到早晚高峰时,我最担心“大辫子”掉了,或者电网断电。一出问题,全车乘客就大喊大叫,指责我开车手法不行。说实话,我比谁都着急,这一车人的生命都攥在我的方向盘上。反正乘客你怎么说我都行,我就时刻控制好方向盘。

丹 娜:原来,开公交车那么不容易。

朱红兵:现在想起来,真不知道那时候是怎么熬过来的。

丹 娜:阿姨,以前的那些无轨电车去哪儿了?我还能看见吗?

朱红兵:当时这些车有的去了哈尔滨,有的去了郑州。反正,在沈阳你是无法找到无轨电车的任何痕迹了。

丹娜全家经常往返于沈阳与伦敦之间。在她五岁那年,当她走出桃仙机场时,被一辆外表光鲜的有轨电车吸引了,丹娜央求妈妈陪她坐一次有轨电车。坐到终点站时,丹娜妈妈一想,反正自己家离地铁站近,今天让女儿再体验一下沈阳地铁吧。

朱红兵:丹娜,你不是坐过英国的有轨电车、无轨电车吗,伦敦的地铁是不是也坐过?感觉跟沈阳的地铁有啥区别?

丹 娜:有轨电车、无轨电车和地铁,我都是小时候坐过,没有太多的印象,总体感觉沈阳的有轨电车和地铁,人太多了,但车辆更新一些,速度没有英国的快。

朱红兵:伦敦人口不比沈阳多呀?怎么沈阳地铁比伦敦更挤呢?

丹 娜:我天天早上坐地铁二号线从三台子站上车,要到中医药大学站下车。有时候,我在三台子站根本就挤不上去。

朱红兵:沈阳地铁车隔有点长,要能缩短到三分钟左右,估计就不能那么挤了。

丹 娜:听我妈说,伦敦地铁也很挤。她带我坐地铁时,是特地避开了早晚高峰。

朱红兵:丹娜,英国公共交通非常发达,在北京奥运会闭幕式上,“伦敦8分钟”的表演中,英国人就把一辆双层公交车开了进来。能不能给我讲一讲你眼中的伦敦公交车啊?

丹 娜:我知道伦敦地铁是世界上第一条地铁,我听姥爷说,他跟我姥姥第一次去伦敦时,在地铁里迷路了,因为地铁线路太多了。公交车嘛,我记得每个车站都有电子屏,电子屏上显示下一辆车的预计到达时间。再有,英国很多人在公交车里爱看书和报纸。沈阳公交车里,我看大家都在看手机,也没有人看书呀!

朱红兵:哈哈,关键是咱们沈阳无论地铁还是公交车,人永远都多。

丹 娜:阿姨,为什么咱们的公交车站不能提醒下辆车的到站时间呢?

朱红兵:我也是普通乘客,尤其是冬天时,谁愿意长时间挨冻等车啊。至于你说伦敦公交车站里的电子显示屏为啥沈阳没有,这个我也不太清楚。但现在有手机软件,也可以查到公交车预计到达时间了。

丹 娜:沈阳冬天好冷,在外边等车真遭罪,以前你开车的时候,也没有手机软件,咋判断啥时候能来车?

朱红兵:我开无轨电车时,乘客在车站等车时抬头望天,天空被电网分割成很多块,什么时候电网晃动起来就说明无轨电车要来了。那时候无轨电车也好,公共汽车也好,一到冬天车窗冻成一块不透明的“白玻璃”,坐过站的大有人在。现在好了,很多公交车里有空调,冬暖夏凉,开车的、坐车的都不那么遭罪了。

2013年8月15日上午,一辆蓝色有轨电车由沈阳桃仙机场缓缓驶出,沈阳浑南有轨电车正式投入运营。随着国际上有轨电车的复兴,曾被全面拆除的有轨电车,在我国也进入一个复兴阶段。沈阳有轨电车成为这一“复兴运动”的先行者之一。

丹 娜:阿姨,我听姥姥说,在她小时候,还坐过有轨电车呢。

朱红兵:在无轨电车以前,沈阳确实有很多条有轨电车线路,后来都被拆除了。在大连,目前还保留着有轨电车。

丹 娜:我有一次从机场出来,跟我妈坐过新有轨电车,觉得挺好玩的。妈妈说,这条线路是2013年才开通的。那么,无轨电车能不能像有轨电车那样,重新回到我们身边呢?

朱红兵:我对无轨电车是有情结的,当然希望能恢复无轨电车了,现在看可能性很小。从世界公共交通发展潮流看,公共交通电力化是一大趋势。你看,沈阳的公交车也开始采用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公交车了,大连已经上线不少辆纯电动公交车了。

丹 娜:纯电动公交车,是不是跟我们小孩玩的小汽车原理差不多呀!

朱红兵:对,大同小异。但纯电动车对电池要求特别高。现在国外专家都在强调,在电池技术没有取得革命性的突破之前,无轨电车和混合动力电车是节能减排的最有效公共交通工具。

丹 娜:阿姨,影响无轨电车重新回归的最大阻碍是什么?

朱红兵:我认为,最大阻碍是无轨电车运行轨迹受架空线网制约,一方面可能影响城市美观,一方面城市道路越来越拥堵,无轨电车机动性较差,一旦出现故障时,容易造成大面积堵车。

不过,我听很多去过欧洲旅游的朋友说,在欧洲很多国家里,无轨电车和有轨电车一直保持着正常运营,甚至还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更有意思的是,一些被拆除的无轨电车线路又重新恢复运营,并以崭新的面貌呈现。

丹 娜:在您看来,无轨电车还是有着强大的生命力的?

朱红兵:当然了,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会解决很多无轨电车的问题,并让其作用进一步放大。我前段时间看过一篇文章,主要是说中国城市的无轨电车大多是落后的车型和技术系统,与欧洲国家相比落后很多,中国城市应该采用现代无轨电车技术,把传统的无轨电车系统升级换代为先进公共交通系统的组成部分。

丹 娜:阿姨,如果无轨电车有回归那一天,车型和技术系统都是世界一流的,你还会去当司机吗?

朱红兵:想开,但不可能了,我肯定经常坐,感受一下无轨电车。现在只要到外地旅游,这个城市不管是无轨电车,还是有轨电车,我都会体验一下,寻找一下自己年轻时的影子。

有座位的售票员

公交车被喻为城市的血管,它的发展与变化,恰恰与一座城市的活力息息相关。通过改革开放40年来沈阳公交的蝶变,我们可以轻松窥见沈阳的发展与进步。

改革开放前20年,沈阳公交的发展比较缓慢,公交线路不过100条,人们的乘车体验就一个字“挤”:上车得挤,下车得挤。彼时,公交车内还有专职的售票员,不少人十分羡慕售票员,因为她有一个固定座位。当时的公交车只有环路等个别线路有空调,所以夏天挤公交一身汗,冬天等车时又被冻得手脚发麻。

转眼到了新世纪,沈阳公交车开始面貌一新。除了所有无轨电车更换为公交车外,交通部门每年都在新开大量公交线路和增加公交车辆。据统计,新世纪头几年,沈阳每年新增公交车数量都在500台以上。到2008年前后,沈阳公交车总数约5000台,线路约170条。另外,沈阳在2004年起,全面启动了公交刷卡乘车,“满天飞”月票就此消失。

在公交车快速发展的同时,被沈阳人盼望许多年的地铁终于来了。沈阳地铁一、二号线分别于2005年11月和2006年11月开工建设。2013年,沈阳地铁九、十号线开工建设。2013年8月,沈阳又进入了有轨电车时代。这让沈阳人的出行更加方便、快捷。

随着沈阳私家车越来越多,道路拥堵现象严重,沈阳市政府提出建设国家“公交都市”示范城市,城市公交车(含地铁)拥有率达到23标台/万人以上。轨道交通形成“一横两纵两L”的地铁骨干网络。到2020年,新能源、清洁能源公共交通车辆比率达到100%,彻底淘汰柴油燃料公交车。

从2015年年底开始,新能源空调公交车大量出现,更重要的是,这样的公交车环保节能,据说百公里能减少三成碳排放。近期,沈阳市有关部门又发布了公交车充电站建设工程招标公告,很快将有一批纯电动公交车行驶在沈阳的主要道路上。

2月28日,沈阳市委、市政府做出了沈阳市东陵区、浑南区、航高基地“三区”合署办公的重大战略决策,揭开了“建设大浑南、迎接全运会”的序幕。“三区”合署办公后,进一步整合了区域资源,确立了“六加一”的七个经济板块,即沈阳高新技术产业区、航高基地、沈抚新城、沈阳出口加工区、沈阳新加坡工业园、三好街和浑南新城,板块间相对独立,形成了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齐头并进的良好发展态势。

3月17日,沈阳至丹东客运专线建设动员大会在沈阳市浑南区白塔小羊安建设工地举行,标志着该铁路正式开工建设。

4月6日,国家发改委批准设立沈阳经济区为国家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赋予沈阳经济区为全国老工业基地探索新型工业化发展模式的重任。

10月10日,备受关注的第十二届全运会沈阳全运村项目正式开工建设。沈阳全运村总建筑规模124万平方米,分为运动员村、媒体村、技术官员村和相关配套工程。预计接待、保障规模将达到2.5万人。

12月28日,哈大高速铁路全线胜利铺通,线下工程和站前工程全部结束,全线投资已完成计划的80%。哈大客运专线(哈大高铁)是我国中长期铁路规划中“四纵四横”高速铁路网的“一纵”,是京哈高铁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车后将成为世界上第一条投入运营的穿越高寒地区的高速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