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的老年骑行队一起庆祝

辽宁日报 2018年12月18日

冯瑞说,自己是改革开放的亲历者,也是改革开放成就的享受者。

冯瑞

对话时间

2018年11月13日

银行退休干部。

对话地点

沈阳市和平区民族南街86号

与冯瑞在事先约定的地点见面时,记者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站在眼前的,是一位身穿翠绿色大衣,染着红色头发,脚踩高跟靴的女士。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她都不像是年过六旬的老人。

看着记者吃惊的表情,冯瑞捂着嘴笑了。她说:“吓了一跳吧?和想象中不一样吧?大家觉得老年人一定要穿黑、灰、蓝色的衣服,满头银发,出门拎着菜篮,那就错了。改革开放40年了,咱们老年人不一样了。”

采访在冯瑞家中进行。推开门,冯瑞指着有些凌乱的沙发说,她刚从北京回到沈阳,来不及收拾。沙发上,堆着冯瑞和老伴邵振一前几天参加老年模特比赛的服装。

冯瑞带着记者参观她的家。卧室的墙上,挂着好几辆功能型自行车。她说,骑行才是她的“主业”。

原来,这些年,冯瑞和老伴骑着各种自行车,不但走遍了中国,还去了俄罗斯、韩国。一路上,她不但自己骑行,还倡导当地老年人成立骑行队。“老了那又怎么样”是冯瑞常挂在嘴边的话。

对于老伴的“折腾”,邵振一十分支持。他说,老伴总希望自己的人生不要因为退休就退场,老年人也可以活得多姿多彩,多干点有意义的事。比如北京申办奥运会时,冯瑞和老伴儿带领老年骑行队骑到北京,沿途宣传奥运礼仪。

参加过抗美援朝的邵振一感慨地说:“我的很多战友都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我不但活下来了,还亲眼目睹国家的强大。作为改革开放的受益者,我们老年人应该以实际行动为祖国做点什么。”

坐在客厅里,邵振一和冯瑞一起向记者讲述他们的退休生活。

他们的一段段经历让记者感受到,只要观念年轻,老了那又怎么样?

1997年8月,退休的冯瑞第一次参加骑行活动。从沈阳骑车到大连,这是她想都没想过的事情。虽然十分疲惫,但这次活动让她对骑行产生了兴趣。1998年,正值改革开放20周年,冯瑞夫妇和骑友们用跨省骑行的方式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

1997年至今,冯瑞夫妇用坏了不知多少台自行车,带领了不知多少老年人在各地组织骑行活动。指着卧室里各种自行车,冯瑞说,这只是一小部分。

除了山地车、折叠车,两人还有单躺车、全国首辆双躺车。值得一提的是,邵振一为老伴亲手打造了一台双驾三轮车,命名为“爱瑞号”。这台车白天可骑行,晚上可住宿,每到一地都能吸引不少人围观称赞。

采访期间,冯瑞的手机铃声多次响起。接了几次电话,冯瑞有些不好意思。她告诉记者,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全国的老年骑行队有一个大动作——在各自城市同步举办骑行活动,展示老年人的风采。为此,冯瑞特意在北京停留了一段时间,专门协调各省老年骑行活动的前期准备工作。

对于改革开放,冯瑞感触颇深。她拿出相册告诉记者,上世纪80年代,也就是改革开放10周年左右,她第一次走进照相馆。

当时的拍照背景相同,梳的发型相同,连照相的姿势都相同。而今天,人们无论走到哪里,随手用手机就能拍照片,把回忆储存下来。改革开放20年,她加入老年骑行队伍,全新的休闲方式让退休生活充实快乐。改革开放30年,她在骑行中邀请世界各地的1万人在20.08米的条幅上签名,支持北京奥运会。而改革开放迎来40周年之际,她要带领全国各地的骑友以倡导全民健身的方式展现老年人生活观念的改变。

晚上9点,冯瑞通过微信给记者传了一张照片。照片中,身穿旗袍的冯瑞挽着一袭戎装的邵振一走在T型台上,两人都露出自信的笑容。冯瑞说,照片是自己和老伴参加全国中老年才艺评选大赛辽宁赛区比赛时拍的合影。她觉得,今天的中国老年人,有更多的平台表达个性。安定和谐、老有所依的社会环境,给予老年人更多的机会、更大的舞台寻找快乐的生活方式。

很多人看到冯瑞把晚年生活过得丰富多彩,以为她的经济条件非常优越。其实,记者发现,冯瑞和老伴的工资都不算高,住在不足80平方米的房子里,家具十分陈旧。冯瑞患有皮肤色素脱失病多年,邵振一去年也患上心肌梗死,但这些都不会阻挡他们追求快乐生活的热情。

冯瑞说,虽然大部分人都很支持老年人的全国骑行活动,但也有人表示不理解。比如有一次车坏在半路上,两个路过的年轻人议论,现在的老人,不稳稳当当呆在家颐养天年,偏要出来瞎折腾,真是吃饱了撑的。

冯瑞说,这几年,中国老年人频频亮相国际舞台,让外国人看到了中国老人的精气神。老年人的形象,也是中国形象一部分。“不能总想着年纪大了就‘三个饱一个倒’,老年人真正的生活应该是不依附于儿女,不妄自菲薄,努力实现自身价值。”冯瑞说。

对于未来,冯瑞充满信心。她告诉记者,下一个十年,中国的老年骑行队也许会出现在欧洲的街头。到那时,会有更多人看到中国老年人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