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丰在《学习时报》撰文认为,“国进民退”之类的问题是伪命题。从政策导向看,党的“两个毫不动摇”政策一直没有变,何来谁进谁退?伪命题不能成立,但“伪命题现象”应该思考。
第一,伪命题是观念和体制错位的产物。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体制政策导向经历了两次转变。新中国成立初期,体制政策导向是“公私协调”,执行的是“公私兼顾,劳资两利”方针。第一次转变,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开始“社会主义过渡”,后来搞割“私有制尾巴”,体制政策导向转变为“公私排斥”。第二次转变,改革开放以来,体制政策导向由“公私排斥”转变为“公私协调”。观念思维与体制政策的变化是不同步的。新的体制政策已经建立和运行,而旧的观念思维并没有完全退出历史舞台。一方面,观念思维既有强大的整体惯性,又有复杂的个体差异性,一旦形成,彻底转变很困难。另一方面,改革是渐进的,长时间两种规则并行,而市场经济又滋生了“唯利是图”“拜金主义”,形成对“公私协调”的干扰。这种状况为旧的观念思维继续存在提供了客观理由。
第二,用理论创新促进观念更新。解决“公私排斥”观念思维问题,根子在解决理论认识问题。多年来,我们理解的社会主义是“公私排斥”的。改变了体制政策,不等于同时克服了对社会主义理论的片面理解,因此要用理论澄清和理论创新回答新问题。“公私协调”论符合马克思主义吗?马克思、恩格斯认为,阶级斗争只是人类社会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优越性在于每个人都可以得到自由全面的发展。共产主义这个“公”之所以好,是因为在这个“公”下面,每个“私”都能好。这清楚地表明,他们正是用“公私协调”来界定理想社会的。关于公有制和私有制的关系,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社会主义在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前提下,重建劳动者个人所有制。这仍然是“公私协调”的思想。这个论断几乎成了“哥德巴赫猜想”,共同占有,怎么还能个人所有?不同人做过不同的解释。实际上,我国的改革开放已经破解了这个“猜想”。如今的劳动者,包括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自身拥有的货币、技术、技能、知识、文化都可以转化为产权,许多个人在各类企业都有了股权、股票,政策鼓励劳动者增加资产性收入,鼓励发展中产阶级。共同占有和个人所有越来越走向和谐。不是说公与私、公有与私有没有矛盾,关键是如何处理这个矛盾。在社会主义社会条件下,可以不通过彼此排斥,而是通过互相协调来解决这个矛盾。这就是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我们通过改革开放使这个优越性真正发挥出来。我们党推行的“公私协调”体制政策和观念思维,不仅符合马克思主义,而且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第三,执政者的观念思维起重要作用。政策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公私协调”为主导的体制政策更好地发挥作用,关键在于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把民营企业家当作自己人,才会亲;遵守公权力规则,才会清。只当“清官”不够,还要加上“亲”的要求。我们的干部,是人民勤务员,必须有“公私协调”的理论自觉和工作素养。
第四,民营企业家要提高自身素质。一些民营企业家自己的观念思维还没有从“公私排斥”阴影中走出来。中央政策已经十分明确,忧心忡忡的一些人就应该想一想,自己的腰板和素质是不是有问题。大局意识如何?从大局出发,就会看到,国企是大哥、是伙伴,不是敌手。务实态度如何?认识问题要从客观实际出发,防止抽象概念演绎。国企和民企相互依存、相互合作是正常事,用务实的态度,就不会产生“谁进谁退”的误解。包容胸怀如何?改革在探索中深化,政策在实践中完善,应该有包容的胸怀,相信党的基本政策,用互相交流、上下沟通、讨论协调、总结经验的办法解决问题,不能心无定力、左顾右盼、惴惴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