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到著名芭蕾舞表演艺术家曲滋娇(右),冯啸天特别开心。
青年时代的曲滋娇。
1981年1月,辽宁芭蕾舞团排演的《天鹅湖》在沈阳上演,宣告中国第三个芭蕾舞团辽宁芭蕾舞团正式成立。
曲滋娇
辽宁芭蕾舞团团长,上世纪80年代初辽芭舞剧《天鹅湖》中白天鹅的扮演者。她是辽宁的第一只“天鹅”。
冯啸天
1981年出生,一位芭蕾舞爱好者,基本上每场辽芭的演出他都会去欣赏。
午后的阳光照在桌子上,曲滋娇得知记者带来一位芭蕾舞粉丝,高兴之情溢于言表。她拿出辽芭历年演出剧目的小册子,指着剧照和粉丝热烈交流起来。
冯啸天:曲团长您好,我特别喜欢看辽芭的演出,也特别崇拜您。
曲滋娇:谢谢!我们欣慰有那么多支持我们的观众,你们也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冯啸天:听说您是咱们省第一只“白天鹅”。您还记得当年《天鹅湖》公演时的情况吗?
曲滋娇:当然记得。《天鹅湖》是辽芭1980年建团后排演的第一部舞剧。我确实是当年辽芭的第一个“白天鹅”。到王韵和赵媛的这版《天鹅湖》,已经是辽芭第五代“白天鹅”了。当年《天鹅湖》的演出创下了108场的佳绩,而且场场座无虚席。
冯啸天:那时大家爱看芭蕾舞吗?
曲滋娇:那时候大家看芭蕾舞多是因为好奇,很多观众甚至拿着望远镜看台上的演员,他们觉得这芭蕾舞鞋都是木头或者铁做的吧,要不然怎么会立起来。
冯啸天:那时的芭蕾舞裙也很华丽吗?
曲滋娇:没有现在这么高级,当年芭蕾舞服装是很珍贵的。最早的时候,芭蕾舞鞋只有两三双,演员要轮流穿。我们都直接在腰上缠皮筋,不像现在,由设计师定制,材料也都是高科技的。
冯啸天:我第一次看芭蕾舞演出时,觉得舞台可真漂亮,演员服装很华美,动作又那么高雅,从此就喜欢上了芭蕾舞。我觉得芭蕾舞能够陶冶性情,我身边很多朋友都喜欢看芭蕾舞。
曲滋娇:这也是观众对芭蕾舞艺术认知的进步。辽芭建团的时候,是改革开放初期,大家对芭蕾舞好奇向往,但认知是零。到了上世纪90年代,观众才真正和芭蕾舞有了共同呼吸的感觉。
辽芭历年获得的奖杯摆在办公室里,每一座都一尘不染。
保洁员说,这些奖杯都是曲滋娇每天亲手擦拭的。
冯啸天:我看见书架上有很多奖杯,辽芭真是得了好多奖啊!
曲滋娇:是的。1988年,我在法国国际芭蕾舞比赛中获得金奖,那也是辽芭第一次走向世界。大概就是从那时开始,辽芭不断参加各种国际比赛,频繁拿奖。我记得,过去出国提起辽宁芭蕾舞团的演员,外国人几乎不知道我们的存在,让我觉得又生气又难过。那时,我就下定决心,一定要让辽宁的芭蕾舞走出去,让大家知道辽宁也有自己的芭蕾舞团。
冯啸天:出去参加比赛一定能学到很多东西吧。芭蕾舞起源于国外,通过参加国际大赛,能让辽宁的芭蕾舞演员开阔眼界,提高艺术水平。
曲滋娇:这话没错。我们出去演出、拿奖,不但增加了知名度,也锻炼和提升了自己,而且强化了交流,对辽芭的发展有莫大的帮助。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群众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不断提高,文艺工作者也要不断丰富自己。辽芭与芭蕾泰斗格里戈罗维奇联合制作演出的芭蕾舞剧《斯巴达克》《罗密欧与朱丽叶》等剧目都获得空前成果,与南非、美国、德国等国的芭蕾舞剧院和编导合作创作的作品也大受欢迎,这都是我们为中国芭蕾艺术的国际交流做出的有益尝试和探索。
冯啸天:这也证明辽芭是改革开放的受益者啊。
曲滋娇:一定是。我记得我们的老团长说过一句话,“改革就是为了让我们的生活质量变得越来越高,活得越来越充实。”
在曲滋娇心里,《八女投江》这个剧目的地位可谓崇高。
而在冯啸天眼里,那也是第一部让他看哭了的芭蕾舞剧。
冯啸天:前阵子我看了辽芭的《八女投江》,很感动。
曲滋娇:这部舞剧获得了全国第十四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是绝对的原创芭蕾舞剧。我们也把《八女投江》带出了国门,希望让全世界都知道中国的英雄故事和中华儿女的民族豪情。
冯啸天:在我的记忆里,芭蕾舞剧大多是浪漫的爱情故事,像《八女投江》这样的题材很少见。
曲滋娇:我们希望用芭蕾艺术来弘扬和传播更多的正能量。我们也把这部剧带进了大学校园,得到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很多大学生感动得热泪盈眶。我觉得这是传播中国精神的一种好方式。明年,《花木兰》也要进校园了,希望同样能够鼓舞青年人。
冯啸天:排演这样的原创舞剧大概需要多长时间?
曲滋娇:《八女投江》用了4年,《花木兰》3年。
冯啸天:这么久?我以为几个月就能排出一台芭蕾舞剧。
曲滋娇:这些都是原创剧本,光是剧本创作就需要很久。而且我们希望树立自己的品牌,因此对每一部作品都精益求精,这也是对观众负责。
辽芭会议室的照片展示墙上有很多国际友人的照片。
曲滋娇笑说,那是她多年出国“推销”的结果。
冯啸天:我很好奇,为什么辽芭想起做《花木兰》这个题材呢?
曲滋娇:我们在美国调研了2年。艺术作品也需要营销,我在有意识地寻找市场。改革开放这些年,艺术家的思维变得更加开阔了。我们经常派出很多优秀团员去国外学习,也是为了寻找更大的市场。辽芭成立了产业拓展经营中心,专门研究开发市场。马上我们建团40周年会排演全新的舞剧,开发中东市场。借着市场走出去,是我们的目标。
冯啸天:这就是芭蕾舞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
曲滋娇:对,就是这个意思。
冯啸天:现在是不是有更多人愿意把孩子送到芭蕾舞学校了呢?
曲滋娇:肯定的。以前发现好苗子需要我们找家长,现在不用了,很多家长主动送孩子来学芭蕾舞。
冯啸天:我也觉得现在学芭蕾舞的人越来越多,成了一种时尚。
曲滋娇:老百姓都期望生活更美好,而芭蕾舞能够让大家近距离接触到美好。从拿着望远镜看演员,到与演员共同呼吸,到如今看完还能点评,这些年的进步太大了。我们也希望有更多观众来欣赏这种美好。
冯啸天:希望辽芭将来有更多更好的作品出现。
曲滋娇:谢谢!我们也希望大家日子越过越好,生活越过越美,没事儿就多看看芭蕾舞啊。
冯啸天:好嘞!
三个阶段
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研究室主任、首届北京国际芭蕾舞暨编舞比赛组委会名誉委员欧建平告诉记者,中国的芭蕾历史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1920年到1949年是第一个阶段。上世纪20年代,教育家冈察洛夫将芭蕾带进了上海租界。
第二阶段是1954年大批苏联专家进入北京舞蹈学院,中国芭蕾建立起一套较为完整的教学系统。欧建平说:“那时候虽然生活条件艰苦,但舞蹈学院的条件很好,不但提供高标准伙食,而且学费、练功服及生活用品的费用都是免费的。但舞蹈界的对外交流还很少,更别说参加国际比赛了。舞者想的只是为剧团跳舞,因为芭蕾就是他们的生命。”
第三次大发展是在改革开放后,这段时间芭蕾舞发展速度惊人,演员也在国际上频频获奖。上海演员汪齐风1980年拿了国际比赛三等奖,而夺得最大奖的是辽宁芭蕾舞团演员吕萌,他在2001年获得被誉为芭蕾舞“奥林匹克”的瓦尔纳比赛大奖。
2002年7月,吕萌又在瓦尔纳第20届国际芭蕾舞比赛中获得评委会特别大奖,这是高于金奖的奖项,近20年无人获得,他也是该奖设立60多年来的第4位获奖者。同年,在第二届CCTV电视舞蹈大赛上,吕萌再次获得芭蕾舞金奖。
近两年,吕萌先后在芭蕾舞剧《胡桃夹子》中饰演王子,在《末代皇帝》中饰演溥仪,他表演的古典芭蕾《吉赛尔》《睡美人》片段也广获好评。为此,吕萌赢得了“中国第一芭蕾男孩”的美誉。
曲妈
记者曾多次采访曲滋娇,每一次都可以感受到她蓬勃的热情。在团里,大家习惯叫她“曲妈”,而她也事无巨细地为孩子们服务。
在曲滋娇心里,芭蕾舞不仅是艺术,更是精神。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辽宁芭蕾舞团成为辽宁最闪亮的艺术名片。
曲滋娇说,自己最爱干的事就是“偷坐在观众席里”。《八女投江》巡演那阵子,她都会坐在观众席里,看一看观众们的反应。在她看来,观众的反馈不仅是证实这部舞剧是否成功的标准,也是让舞剧继续进步的关键。观众们的热情反馈,总能让曲滋娇信心满怀,更觉得这舞剧排得有价值!
虽然再过几年就要退休了,但曲滋娇并没有丝毫懈怠。她向记者展示了自己的“宏大计划”,未来不仅要创排更多优秀的原创芭蕾作品,更要将芭蕾舞推向大银幕,“希望将舞台剧拍成胶片或数字影像留下来”。
1月8日,沈阳变压器厂试制成功中国最大的75万伏9000千伏安超高压工频试验变压器。
2月13日,辽宁省第一家在国外投资兴办的企业辽宁实业公司在日本东京成立。
9月14日,大连造船厂为香港联城轮船有限公司建造的第一艘2.7万吨远洋货轮“长城”号下水。“长城”号的建成,标志着中国造船业开始进入国际船舶市场。
10月1日,由省教育局主办的全国第一张《小学生报》在辽宁省创刊。
10月3日,中国跨径最大的斜张式跨海公路桥长兴岛大桥建成通车。
11月29日,辽宁运动员李月久在莫斯科举行的第二十一届世界体操锦标赛上获得男子自由体操冠军。
12月22日,原国家计委批准建设营口港鲅鱼圈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