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在莫地沟的百姓老开心了

辽宁日报 2018年12月18日

改造后的莫地社区,是老百姓安居的美丽家园。

王雅君(右)给王馨阳讲述莫地沟的前世今生。

莫地社区棚改纪念馆中展示了过去的居住环境。

2005年,一场轰轰烈烈的棚户区改造在抚顺莫地沟拉开帷幕。

王馨阳

2005年出生,父母都是莫地社区当年棚户区的居民。生活在莫地社区,她觉得很幸福。

王雅君

抚顺市东洲区新屯街道莫地社区党总支书记。当年棚改工程启动时,她挨家挨户帮忙解决困难。

莫地在满语中的意思是“野生的大麦”,寓意为孕育生命的土地,是吉祥的地方,但曾经的抚顺莫地沟,却并没有给居住在这里的人们带来希望。

王雅君:听你爸爸说你最近又得奖了?

王馨阳:是呀。我爸常跟我说,要感谢现在的好日子。

王雅君:那是当然的,以前的条件和现在可没法比。

王馨阳:以前这里是什么样子呢?

王雅君:我们这里啊曾经是抚顺最著名的棚户区,很多都是上世纪30年代建的老房子,夏漏雨,冬吹风。冬天家家都要劈柴生火取暖,几百户人家共用一个旱厕,而且也没有人清理,脏得不行。路也不好走,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当时这里穷和乱是出名的,甚至还有很多顺口溜,比如“好女不嫁莫地沟”,还有形容当时居住环境的“夏天屋里倒灌雨,冬天四面墙漏风;喝的井水全是菌,火炕比那马路低”。方圆35万平方米的社区内没有一个商店、粮站、浴池、诊所、幼儿园,没有一家企业,唯一的一所中学也于2003年前迁出了莫地沟。可以说,当时莫地沟的生存环境极差。

王馨阳:那为什么还会有那么多人住在这里呢?他们为什么不换好点的房子住?

王雅君:因为咱们抚顺当年是煤都,后来煤炭资源保有量下降,主体煤矿衰落了,很多企业破产,大批工人因此下岗,而他们住的地方就是棚户区集中的地方。当时的棚户区每户平均住房面积不到24平方米,人均不到8平方米。很多是一家好几口都挤在一起。

王馨阳:我也听我爸爸说过,当年他跟爷爷奶奶姑姑都住在很小很旧的房子里,冬天晚上都不敢出去上厕所。

2005年,在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市领导的亲切关怀下,一场轰轰烈烈的棚户区改造在莫地沟拉开了帷幕。而这里,也是辽宁打响棚改战役的第一枪。

王馨阳:那后来怎么变成现在的样子呢?

王雅君:从2005年起,国家开始大规模推行棚改,咱们这里是辽宁棚改的第一站,其实2004年底,就有上级领导来咱们这里视察,当时留下一句话,就是砸锅卖铁也要把棚户区改造工程做好。2005年4月就开始改造莫地沟了。

王馨阳:换更新更好的地方住,大家一定很开心很配合吧?

王雅君:大部分居民都积极配合,但也有人因为房屋面积的问题拒绝改造搬迁。有的人坐在房顶死活不下来,还有的人拿猪粪泼工作人员、死活不开门、直接把家里狗放出来咬人,总之场景特别混乱。

王馨阳:那后来怎么解决这些问题的呢?

王雅君:挨家挨户劝,分析利弊,解决问题。当时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就基本解决了大部分居民的问题了。

王馨阳:这么快,那是有什么诀窍吗?

王雅君:有,就一个,你要时刻关心社区群众的安危冷暖,诚心诚意为他们办实事,尽心竭力解决他们的困难,成为居民的贴心人。

王馨阳:我们老师也总说,做人要诚心以待,那后来大家都住上新房子了吗?

王雅君:2005年11月11日咱们开始回迁,2009年11月就全部迁入新居了。咱们一共进行了三期棚改,建了106栋楼房,建筑面积近35.8万平方米。其中莫地社区住宅楼54栋3308户8270人。

莫地社区曾经被打趣说有“十多”:下岗失业人员多、低收入和老年人多、残疾人多、离婚单亲的多、酒蒙多、刑满释放人员多、怨声载道的多、钉子户交不起过大面积款的多、家庭矛盾邻里纠纷多、上访户多。因为穷,莫地社区管理难也是出了名的。

王馨阳:我听爸爸说,以前莫地沟大人小孩一到晚上都不敢出屋。为什么大伙儿这么害怕呢?

王雅君:因为治安不好啊。失业和闲散人员多,还有很多刑满释放人员,有的一家四口三个都是刑满释放人员。而且低保户就1000多家。“一进莫地沟,进沟先翻兜”,是当时的流行语。

王馨阳:现在治安很好啊,我爸晚上总带我出去看电影、逛超市。

王雅君:对啊。搬进新楼,我们又帮助很多人找到新工作,还经常找他们谈心,解决他们的困难,同时组织开展荣辱观教育、传统文化教育。棚改以来,咱们莫地社区再没发生一起刑事案件了。

王馨阳:我看见墙上有很多奖状。我们社区得了很多奖吗?

王雅君:2009年咱们社区就被评为辽宁省文明和谐社区了;2010年还被评为全国和谐示范社区呢。

有人曾这样评价棚户区改造工程:“抚顺棚改成功昭示着一个真理:发展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王馨阳:有了新房子住,再也不用全家人挤在一起,大家一定觉得很开心。

王雅君:那是一定,很多人都说,以前住棚户区,路不好走,下雨天鞋上都是泥巴,穿着泥鞋进城甚至有点不好意思,但现在,干干净净,清清爽爽,都觉得活得有尊严了。

王馨阳:我记得我爸爸说过,我姑姑和姑父也是搬进新家后不久结婚的。

王雅君:是的,那段时间,咱们莫地社区娶媳妇办喜事儿的特别多,小区的路上都铺了一层厚厚的鞭炮纸屑。

王馨阳:为什么都选在那时候结婚,是因为有新房子了吗?

王雅君:以前莫地沟穷,差不多有100多个大龄男子找不到老婆。只有姑娘嫁出去,几乎没有姑娘愿意嫁进来。后来棚户区改造了,搬新楼了,生活变得好起来了,喜事也就多了。

王馨阳:搬进新房子大家生活就变得富裕起来了吗?

王雅君:也不是。搬进新居其实生活成本相对还提高了,这也是当年棚户区居民顾忌的一个大问题。但咱们当时也积极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了,比如以土地置换为依托,重点发展社区服务业、家庭手工业,建设农贸市场和工业园,广开就业渠道……现在在莫地沟,只要有劳动能力,就一定能找到工作。

在莫地沟社区广场四周,在小区楼道,最常见的是以妙语、成语、谚语、漫画等图文形式展示的居民才艺栏。“每天晚上社区广场都有文艺活动,扭秧歌的,跳舞的,大伙儿老开心了!”一位莫地沟居民高兴地说。

王雅君:昨天晚上咱们社区的演出你看没?

王馨阳:看了,特别精彩,感觉没看够。

王雅君:咱们这样的活动很多,以后你可以经常看。

王馨阳:嗯,咱们小区的那些绿地啊、树啊,夏天的时候也长得很好,是咱们找了专人修剪吗?

王雅君:那倒没有,是咱们社区有绿地认养政策,很多居民都义务当了社区护绿大使。发现草高了他们就去剪,发现环境脏了就去清理,大家都以社区为家了。对了,咱们社区图书室、活动室、健身室、多功能厅每周一至周五都开放,你放学没事就可以来看看书。

王馨阳:我知道,我总来图书室看书,上次咱们社区组织的“我心中的幸福”演讲比赛,演讲稿还是我帮刘大爷写的呢。

王雅君:是吗?真厉害。我们现在能有这样的生活十分不易,一定不能忘记党和政府的恩情,一定要珍惜美好生活,努力学习。这也是我们棚改新区居民对党和政府为我们创造美好生活的回报。

王馨阳:放心吧,我肯定会的。

特殊党旗

在莫地沟社区广场旁边,有一间小小的展览馆——抚顺棚改纪实展馆。

一张张老照片展示了莫地沟的旧貌新颜,还有当年棚户区居住环境的“实景展示”。展馆有一幅用“十字绣”技法绣出的“特殊党旗”,这幅“特殊党旗”是由18位棚改居民历时79个日夜,用绣线4384.9米、针脚535920个精心绣制出来的,它长2.15米、宽1.5米,整幅作品由89面小党旗围绕一面大党旗构成,象征为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而作。画面构图巧妙,看上去蔚为壮观、十分大气。这面党旗凝聚了棚改居民深深的感激之情。

2005年11月11日,很多老棚户居民拿到了新楼的钥匙,他们像过大年一样高兴,奔走相庆。那是王雅君记忆里最温暖的一天。四十多岁的王雅君,兢兢业业在这干了十多年,很多人都亲切地叫她“社区经理”。当年棚改工程启动,王雅君为了解决大家的困难,挨家挨户的拜访,自行车就骑坏了四五辆,有一次路滑骑车摔倒,胳膊骨折了都不知道,还坚持去住户家了解情况。“我觉得棚户区居民住的条件实在太苦了,我记得有一位老大爷,1980年开始就一直住在棚户区,北屋,特别潮湿。他说,自己25年没见过屋里的阳光。咱有一天,哪怕能住上新房,咱这辈子就没白活。”王雅君说,在棚改工程中,她始终会感受到有一种令人激情燃烧的精神力量回荡在她的心里,“那就是要千方百计把党和国家对棚户区的关怀和温暖送到老百姓的心里。”

辽宁是我国棚户区最多、最集中的省份之一。曾经为国家发展作出历史性贡献的老工业基地,伴随着资源枯竭和体制转型,大量职工下岗失业,数百万工矿企业工人长期生活在棚户区中。早在1987年,我省就曾尝试主要运用市场化模式改造棚户区,但无力推动改造大片、处于偏远地段的棚户区。2005年之前,辽宁仍有70多万户210多万棚户居民。2005年,我省在全国率先开展大规模的棚户区改造工程,截至2011年底,全省累计改造棚户区2910万平方米。

可以说,作为大规模棚改的先行者,成效斐然的背后,辽宁棚改走过的是没有太多国内经验可循的攻坚克难之路,为圆棚户区百姓的“安居梦”进行了艰苦而有益的探索。

3月23日,在中国步行街工作委员会发起并实施的“中国著名、特色商业街”评选活动中,沈阳市中街商业街入选全国首批“中国十大著名商业街”;沈阳市三好街荣获“中国十大特色商业街” 称号。

4月24日,全国首个城市零工市场农民工工会——沈阳鲁园劳动力市场农民工工会成立。

6月8日,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航空技术进出口总公司和美国波音公司在沈飞举行仪式,启动了波音787飞机垂尾前缘项目。

6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实施意见》。

8月16日,由鞍山钢铁集团公司和本溪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联合组建的鞍本钢铁集团在沈阳挂牌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