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幢楼和一个县

辽宁日报 2018年12月17日

(上接第一版)

除了这幢老楼,县委、县人大常委会、县政协的办公环境也都好不到哪里去。县委办公楼是上世纪60年代建的,县人大常委会的办公楼比它晚几年,县政协则是在两年前才入驻了一幢宽敞点的旧楼,此前几十年里,它一直在“县委后院,车库楼上”。

县委办公楼从正面看还可以,可绕到楼后身就露馅儿了,罩面的砂石绝大部分已经脱落,红砖都裸露出来了。整个楼里最大的会议室是常委会议室,不足50平方米,除了20多个扶手椅,屋中间还摞着高高的两摞塑料凳子。县委办的工作人员解释说:“座位不够用,县里各个局和乡镇的负责人来开会,一进门先去拎个塑料凳,然后找空地坐,最多的时候,挤下过80多个人。”几年前,为了适应办公信息化的要求,县委在后楼改造出了一个视频会议室,面积大了一些,“可大部分会议还在这里开,大家拎塑料凳都习惯了。”

“‘官不修衙’是古训,做起来也不难”

从1978年算起,桓仁历经13任县委书记、14任县长,为什么一直没有改善办公条件呢?

记者试图一一采访这些干部,但遗憾的是,其中有的同志已经离世,有的年事已高不方便,还有一些调到了外地联系不上。少数几位接受采访的同志,回顾起桓仁的变化感慨万千,对没建办公楼的事却都一笔带过,认为这是党的领导干部应该做的,“不值一提”。

1978年之后,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到桓仁,城乡面貌变了,县城里的供销社、百货商店也陆续建起了楼,政府办公楼已经不是全县最高、最气派的了。可那时的桓仁仍是国家级贫困县,经济总量在全省各县中垫底。给政府建新楼?县领导压根儿就没那份儿心思。

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情况好了些。县政协原主席黄柏栋1995年任副县长,直到2001年。他回忆说:“那一任县委书记是史会云,他工作有魄力,争取到的各类项目资金加起来有几亿元。可当时用钱的地方太多了:连续7年的扶贫任务;新建水库的移民安置;农村和学校里的危房、险房改造;被连续两年的水灾冲垮的堤坝急需修建;大量困难家庭的住房需要改善。还有县城街路改造问题,都是土路,一下雨泥泞不堪……”

2004年,桓仁五女山山城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桓仁干部群众士气大涨,有人提出了建办公楼的事。曾在县委办公室工作过的县委宣传部部长辛晓明,清楚地记得时任县委书记孙旭东的回应:“把钱拿出来搞民生,老百姓乐意;搞项目,能增值。建办公楼,既不能增值,又让老百姓骂!不建!”

2006年至2015年,蒲信子先后做了5年的县长和5年的县委书记。那时的桓仁,拿出几千万元建办公楼不算太难,各级干部也都在议论。可蒲信子说:“扶贫的任务还很艰巨,修路也到了紧要关头,还是先把老百姓的事办一办吧,多想想他们的难处。‘官不修衙’是古训,做起来也不难,历任领导都是这么做的,我们也该如此。”

年年国庆前,用红漆刷一遍“为人民服务”

今年年底,田桓铁路将建成通车,桓仁由此有了直通省内中心城市的铁路,这件事,桓仁百姓期盼了多少年!加上此前建成的通灌铁路、丹通高速、桓永高速,制约桓仁发展的最大障碍——交通不便难题,终于在历届桓仁领导班子的接力奋斗下逐步得以解决。

发展难题一项一项破解,民生问题一件一件解决。县里干部虽然对办公条件仍有抱怨,但建新楼的声音却越来越弱了。

现任桓仁县委书记孟广华说:“还有省级贫困村和贫困户没有脱贫销号,要用钱的地方很多,有限的资金要用在刀刃上,用在保民生、谋发展上。‘一桌一椅就能为民办事’,这是桓仁党员干部的精神传承,现在,接力棒交到我们手里,我们要继承这个好传统。”

40年间,桓仁摘掉了贫困县的帽子,成了远近闻名的山水旅游地和生态经济县,经济总量跃升到全省中上水平。40年前,全县有各类企业121户,产值只有4000多万元;40年后,全县各类企业已经发展到2187户,产值达到164.3亿元,中医药健康食品、冰葡萄酒、康养旅游业等重点产业齐头并进,张裕、王朝、同仁堂、天士力等一批知名企业入驻桓仁。特别是交通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持续改善,让越来越多的旅游者来到桓仁,休闲旅游产业突飞猛进,就连相对偏远乡镇的农户也都因为“农家乐”生意鼓了腰包。

2017年,桓仁地区生产总值从10年前的56.6亿元增加到120.2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从10年前的16.06亿元增加到27.75亿元;城镇和农村居民的年人均收入分别从10年前的6960元、4506元增加到23594元、14554元。

40年过去了,桓仁发生了历史性巨变,但县政府老楼依旧,年复一年,修修补补。老楼的外饰面,每两三年会粉刷一次,楼内,只能哪儿破补哪儿。但是,每年国庆前夕,县里都安排给“为人民服务”5个大字仔仔细细刷一遍红色油漆。

刷过新漆的大字,又深沉,又抢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