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自贸试验区大连片区

持续创新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

辽宁日报 2018年12月13日

本报讯 记者王刚报道 作为中国东北地区最大的开放口岸,辽宁自贸试验区大连片区承载着引领带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和东北亚开放合作的重大使命,以开放倒逼改革,持续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完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功能,创新互联互通合作机制,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对外开放再上新台阶。

立足地缘开放优势,大连片区通过完善外贸促进政策、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建立国际接轨市场监管体系,极大促进了跨境电商、跨境贸易等企业的发展。

目前,大连片区已建成出口加工区跨境电商园区、保税区跨境电商园区、保税港区跨境电商园区和跨境商品展示交易中心,涵盖电商企业所需的展示交易、商贸洽谈、质量溯源、供应链管理等服务,已进驻爱丽思、欧姆龙、中粮、首农、卓志等数十家知名品牌及跨境电商平台企业,经营来自日本、韩国、泰国、俄罗斯、法国、意大利、澳大利亚等国家的特色商品。

来自比利时、美国、德国、俄罗斯等国家的驻华使节在参观大连片区之后,都表示这里舞台广阔,潜力巨大,很愿意开展合作。

构建互联互通机制,大连片区抓住机遇、协同发展,成为东北腹地对接“一带一路”的新起点。在这里,每天都有来自我国华东、华北、东南沿海及日本、韩国、东南亚国家的电子产品、日用商品、设备、汽车、建材等在此集结后,面向广袤的欧洲腹地“整装待发”。而欧洲的板材、纸浆、机械零件、汽车配件等进口货源也会抵达这里,借助大连港的海陆双向通道销往目标市场。

在大窑湾保税港区,大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是全国最大、东北唯一的港口型中心站,也是大连港中欧班列的起点和终点。由于有了大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东北腹地的大宗物资通过海铁联运,实现了与保税港区的无缝对接,打通了东北腹地连通世界的“主动脉”。大连片区揭牌以来,多条班列线路和产品的密集上线,使得大连港中欧班列进入发展速度与质量同步上升期,品牌影响力日渐增强,成为大连融入“一带一路”的强劲引擎。

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大连片区积极进行制度创新,在2017年通关时间压缩1/3的基础上,今年年底前大连海关通关时间将再压缩1/3,口岸物流成本再降低1/10。由此,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大大提升。

在金融创新方面,中国银行在大连设立全国唯一的船舶航运专业性融资中心,工商银行大连分行提供跨境风险参贷融资方式,建设银行大连分行与中国华粮物流集团北良有限公司合作提供“通港达”供应链融资服务。

围绕大宗商品国际交易,大连片区与大连商品交易所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同时,积极开展大连自由贸易港的申办工作,学习借鉴上海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和部署,全面对标国际先进自由港建设经验,探索建设“大连准自由贸易港”。

随着创新红利的不断释放,大连片区累计完成进出口总额2113.31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333.4亿元,实际利用外资33.15亿美元;累计新增注册企业11215家,其中外资企业176家,注册资本30.27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