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绿色发展理念 大力发展冰雪经济

辽宁日报 2018年12月04日

冉鸿燕

绿色发展理念遵循历史逻辑、现实逻辑和未来逻辑,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和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必须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重要位置。以开展“解放思想推动高质量发展大讨论”为契机,坚持解放思想,加快转变观念,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理念,着力做大做强冰雪产业,大力发展冰雪经济,培育壮大辽宁经济增长新动能,助推辽宁实现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

绿色发展理念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辩证统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保护生态环境摆在优先位置,坚持绿色发展”。绿色发展理念是对自然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本质的理性觉醒。绿色发展理念遵循历史逻辑、现实逻辑和未来逻辑,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坚持绿色发展理念,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之路,是人类社会在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对资源环境瓶颈等全球性环境问题经过理性反思的必然选择。

如今,坚持绿色发展理念、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已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共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辩证统一,是自在与自为的辩证统一。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就集中体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等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之中,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形成合力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 这是人类社会发展最基本的规律。

绿色发展理念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辩证统一。“合规律性”是指绿色发展理念按照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原理,遵循自然界的客观规律、生态系统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倡导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观念,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资源环境问题,理性地看待资源承载力和环境容量的有限性与发展的无限性,科学地处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合目的性”是指绿色发展符合人们对天蓝、地绿、水清、景美的美好幸福生活的更多期盼和对良好生态产品的需要,科学处理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关系,着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统一。生态兴则文明兴,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资源和环境瓶颈问题日益突出。面对资源枯竭、生态退化、环境污染等严峻形势,中国共产党人充分吸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并反思人类工业文明发展困境,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重要位置,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坚持环境保护基本国策,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建设美丽中国。

巩固提升绿色发展优势提高生态文明水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东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宝贵资源,也是振兴东北的一个优势”。这为辽宁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鼓舞了信心。辽宁省委及时召开全省领导干部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始终把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摆在全省工作的突出位置,努力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体系,使生态美成为永续发展优势。近日,省委召开十二届十次全会,研究制定了“1+8”系列文件。针对生态文明建设,出台了《辽宁省关于更好支持生态建设和粮食生产巩固提升绿色发展优势的实施意见》。

环境污染不仅是社会问题,也是政治问题。如何处理环境污染问题考验着各级政府的执政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重要讲话精神,就要多措并举,加快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完善制度体系。落实和深化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生态环境监管、国家公园建设、生态补偿等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强化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等问责机制,出台环保督察、海洋督察问题整改问责办法,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明确河湖治理主体和职责,严格考核问责。由党政负责同志担任河长(湖长),作为河湖治理保护的第一责任人,实行水安全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

加快治理大气、水、土壤污染问题,推行绿色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现高质量发展。部署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大任务,我省实施了《辽宁省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还出台《辽宁省污染防治攻坚战三年专项行动方案(2018—2020年)》《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意见》,并制定《辽宁省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辽宁省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辽宁省绿色发展指标体系》等。绿色发展指标体系中,包括了资源利用、环境治理、环境质量、生态保护、增长质量、绿色生活、公众满意度七个方面,共涉及56项评价指标。近年来,我省还加大生态文明建设投入,在辽河流域规划建设5个大型湿地和18个河口湿地,以增强辽河的自净能力。加快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体系,把“绿色+”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大力推进产业绿色化差异化发展,努力实现绿色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升生态文明水平,建设美丽辽宁。

大力发展冰雪经济增添辽宁全面振兴新动能

全球化视域下的冰雪经济发展方兴未艾,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从国际上来看,世界著名滑雪胜地法国、意大利、瑞士等地冰雪产业规模效益凸显,冰雪运动、冰雪旅游吸引了世界各地的冰雪爱好者。如瑞士的阿尔卑斯地区每年吸引全球43%的滑雪爱好者。日本北海道、加拿大温哥华、丹麦哥本哈根等地的冰雪产业发展强劲,冰雪经济增长迅速。从国内看,2022年北京冬奥会成功申办带来重大机遇,冰雪产业市场发展潜力巨大,将会创造更大经济效益。国内一些大型雪场经济效益突出,吸引着世界各国的冰雪运动者和游客。据统计,2016年我国冰雪旅游市场规模为403.53亿元,2017年我国冰雪产业总规模约为3976亿元,冰雪经济在北方地区已经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2017年底,全国已建成滑雪场500多个,分布在27个省(区、市)。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多部门印发的《冰雪运动发展规划(2016—2025年)》指出,到2022年我国滑雪场将达到800个、滑冰场馆不少于650个;我国冰雪产业总规模到2020年达到6000亿元,到2025年达到1万亿元。目前,哈尔滨冰雪旅游产业已占全市旅游产业的一半比重,吉林省冰雪旅游综合收入占到该省全年旅游综合收入的1/3……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要充分利用东北地区的独特资源和优势,推进寒地冰雪经济加快发展”。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辽宁加快发展冰雪经济指明了方向。必须深刻认识冰天雪地也是宝贵的生态环境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坚持问题导向,探索如何坚持新发展理念,挖掘辽宁生态资源,利用区位优势,开拓冬季旅游市场,使“冰天雪地”资源变成“金山银山”,加快发展冰雪经济是新时代辽宁全面振兴的新课题。

必须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深刻审视并深入挖掘辽宁冰雪资源价值,加强顶层设计,做好冰雪产业规划、冰雪制造设备产品的研究和开发及各项配套,探索“冰雪+旅游”“冰雪+文化”“冰雪+体育”等冰雪产业发展新模式,做大做强冰雪经济,培育壮大辽宁经济增长新动能。要坚持规划先行,加强监管。2018年辽宁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发展冰雪运动、冰雪产业,积极对接北京冬奥会。应该看到,我省在这方面具备一定基础:全省目前已有30多个滑雪场;2017年国家体育总局公布的第一批运动休闲特色小镇试点项目名单中,辽宁大连、丹东、营口、朝阳等地的特色小镇顺利入围,其中营口何家沟、大连将军石、朝阳庙子沟均建有滑雪场……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激发生态生产力,优化整合冰雪资源,发展生态旅游,积极发展冰雪旅游、冰雪运动等冰雪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应积极对接2022年北京冬奥会,完善冰雪全产业链,创新冰雪产业发展形式,大力发展“冰雪+”产业,如滑雪度假、温泉养生……把我省打造成全国冰雪赛事承办基地、冰雪人才培养高地、冰雪装备研发制造基地、冰雪体育运动胜地。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让生态美成为永续发展优势,加快建设美丽辽宁,对推动高质量发展、凝聚辽宁振兴发展力量意义重大。

(作者系中共辽宁省委党校(辽宁行政学院、辽宁省社会主义学院)文化研究中心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