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骨

辽宁日报 2018年12月04日

高 爽

用了大半天的时间,一口气看完了央视最新推出的纪录片《西南联大》,荡气回肠!

1937年“七七”事变后,为了躲避日本侵略者的战火,为国家留下文化的种子,当时的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三所学校开始陆续南迁,组成了“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三所高校又由长沙迁入昆明,并改称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从1938年5月4日开课到1946年7月31日结束,这所在中国历史上最富传奇色彩的大学,虽然只存在了短短8年,却留下了“短暂但辉煌”的历史,3882名毕业生中间走出了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4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8位“两弹一星”功勋奖获得者、171位两院院士以及100多位人文大师,成就了中国近代文化史上绚烂的一页,成为一代知识分子的精神殿堂。

这8年间值得讲述的故事太多了,师生从象牙塔中走出,冒着生命危险,穿越一道道火线,跨越湘、黔、滇三个省份,行程数千公里,只是为了在中国找到一张安静的课桌。可这张课桌又哪能安静?生活环境艰苦,时有敌军炸弹袭击,还有疾病与贫寒,教授夫人们要亲自做手工、做食品,上街摆摊贴补家用,教授们包括西南联大校长梅贻琦也要帮着夫人们出摊……学者陈平原曾提到西南联大时的老照片带给自己的感动:“西南联大,一群衣衫褴褛的知识分子,气宇轩昂地屹立于天地之间。”

而在抗战中,如此辉煌的“华章”,不仅属于西南联大,更属于所有内迁的中国大学。陈平原的《抗战烽火中的中国大学》,呈现了这段被称为“世界教育史的奇迹”的中国大学集体内迁。

纪录片《西南联大》播出后,好评如潮,网友纷纷留言评论说,“展现当时中国知识分子的爱国良知和担当意识”“这才是中国精神”“学者之风骨,国家之脊梁”。

这段传奇,还不仅仅是由知识分子写就的。有一个故事也特别感动我:四川宜宾的李庄镇,被称为“万里长江第一镇”,1937年,日本侵略者的战火烧到了上海,同济大学准备西迁,向李庄求援,李庄人的回电是:“同大迁川,李庄欢迎,一切需要,地方供给”,3000人的小镇接纳了1.2万人的同济大学等五大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大师学子,给了流离失所的学人们一个温暖的家,用6年的时间倾其所有守护着中华文化的血脉。直到今天,同济大学每年都要为来自李庄的学子们留出招生名额,感念80年前的恩情。

学者罗家伦有一句名言:“武力占据一个国家的领土是可能的,武力征服一个民族的精神是不可能的。”这段历史,展现的不仅是中国知识分子的风骨,更是全体中国人的民族气节。

西南联大的历史,对我来说并不陌生,很多图书、文学作品都对这段历史有过全面及不同侧面的描写。几年前去昆明,在云南师范大学院内的西南联大旧址参观,坐在复建的当年简陋的教室里,读着“刚毅坚卓”的校训,读着“绝徼移栽桢干质,九州遍洒黎元血。尽笳吹,弦诵在山城,情弥切”的校歌,更是别样的壮怀激烈。

在冬日里再看这段影像,就是为了寻找一种感动,让这股清新粗粝之风一洗被暖气烧烤得有些萎靡的情绪,再次感悟“风骨”的真意。